眼下,云计算是最热的科技概念之一。在去年相关部委一纸通知后,各地政府大兴云计算中心建设,投资动辄四五百亿元。
6月下旬,华胜天成(600410,SH)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资5亿多元的申请通过证监会审核,成为第一家以“云计算”概念融资的A股企业。在它之后,还有浪潮信息 (000977,SZ)、滨海能源(000695,SZ)、中电广通(600764,SH)等企业持这一概念排队融资。
狂热的投资背后,云计算的商业化前景是否已经明朗?
完整产业链诉求
“客户需要云计算,如果我们不做云计算,将来会死掉。”马云(微博)在公开场合这样表述了阿里集团做云计算的需求。2009年,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云”,专注云计算的研发。
阿里云的定位是立足为中小企业提供云存储、云计算以及云服务,即帮助客户实现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互通服务。
在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之外,搅动云计算产业大局的还有电信业的转型者。
从今年开始,华为在智能手机终端业务上发力。公司总裁任正非表示,终端将是华为“云管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单一电信设备商”转型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将从电信运营商身后走到前台。
这对华为无疑也是一次考验。从研发到管理再到市场,华为一直强调终端部署是“云管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苹果盈利模式在前,华为将如何赶超?
华为方面表示,目前他们把精力聚焦在打造一个可提供高效虚拟化、高效运营管理、开放的云平台上。“在云计算产业链中最重要的是平台,平台做结实了,各种应用都可以在上面运行。”
终端业务的地位不断上升,但华为并没有放弃运营商业务。“在云平台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绑定电信运营商去创新,否则我们的云就不能生存。我们是根据电信运营商需求来做云平台、云应用的。”在云计算发布会上,任正非强调了华为的云计算战略。
云计算中心建设升温
不仅仅是企业,地方政府对云计算的热情亦十分高涨。去年11月,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出《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圈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5个城市为云计算试点城市后,各城市就纷纷开始搭建云计算蓝图:上海提出了“云海计划”,准备在未来3年培育10家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北京提出“祥云计划”,力争到2015年,形成2000亿元产业规模,建成“亚洲最大超云服务器生产基地”。
“试点”之外的重庆今年1月也提出,要将重庆建成国内最大的云计算中心,打造“全球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今年4月,重庆的两江新区就开建 “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实验区”——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总投资400亿元,建设规划期为5年,最终将达到千亿级规模。
仅十多天后,上述项目就被当地开建的另一工程赶超——江津区云计算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总投资达500亿元。
“它们一个走国际化路子,一个专注国内。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主要从事大规模离岸数据;而江津云计算产业基地从事在岸数据处理。”重庆市长黄奇帆这样表述两个基地的分工。
产业链尚是一头热
这些政府主导建设的云平台,商业前景在于将提供云服务的企业连接起来。但到目前为止,这些云平台还看不出清晰的盈利前景。
日前,微软正式在全球40个市场推出Office365云计算办公软件套装,但中国内地并不在上述市场之列。媒体报道称,微软公司一位工程师表示,主要是因为微软在华没有自己的数据中心。
Frost&Sullivan首席顾问王煜全(微博)介绍说,按照相关规定,国外大型企业在中国开展电信和数据服务,必须经过国家关口局的信息检查,“云计算数据中心并非就一定要占用很大场地,国内这种场地成本对外资企业根本不具有吸引力。”王煜全认为,重庆这一“云特区”最终还是会面向国内企业,但目前各地都在建云计算平台,产能过剩不言而喻。
比如阿里集团下的云计算子公司,就选择了自主搭建平台,“就成本而言,以阿里云的集群采购量和设备及带宽使用量,购买是短期投入大,但自主建设更能做到有效管理,并且安全可控。”阿里巴巴公关总监杨磊磊向记者表示。
相比微软的小心翼翼,6月28日,惠普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艾科亲赴天津,与当地政府签署云计算合作备忘录,同时,该公司云计算解决方案中心在开发区投入运营。
“由于他们是硬件厂商,在数据安全上的担心要小得多,中国各地云计算平台建设正是他们卖设备的好机会。”王煜全说。
在王煜全看来,如果产业商业化程度足够高,政府出面引导能够加速行业标准的建立,但在产业起步阶段就由政府引导,一是会出现产能过剩,二是商业化程度严重不足。
“大规模的云计算中心兴建以产业地产名义发展云计算,这条路不会走太长,能够找到典型应用、找到商业模式的,从用户层真正驱动产业发展的,这种模式才是云计算发展的王道。”赛迪日前发布的2011版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中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