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计算,已经从一个新朋友变成一个熟悉的老朋友了。近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最新预测,在2015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器市值将突破94亿美元。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云计算称为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的代表,因为它将给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带来根本性改变。
企业才应该是未来云计算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更多类型的具备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的云计算运营商的出现和发展,是推动中国云计算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中国,IT企业几乎一直都是靠本地化服务取胜的,少有具有核心技术和创新意识的中国公司。云计算的到来可以说给中国的IT企业带来了空前巨大的潜在机遇,原因有如下5点。
云计算的“No Hardware”理念:使品牌服务器和PC不再重要,后台硬件用DIY的即可,自己维护,客户端PC要求也不高(运行浏览器的上网本).
云计算的“No Software”理念:使品牌套装软件不再重要,人们不再需要成批地购买Windows软件(客户端有浏览器就够了),也不用再担心盗版(或盗版别人)的问题;服务器端数据库、软件和中间件只需要一套(多租户模式)就够了(由于开源软件和中间件的发展成熟,这笔钱可能也能省掉);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和人力维护服务器端系统。
世界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借助其客户资源优势,具有成为大型云计算运营商的潜力;这些企业都拥有大型的数据中心,并且不都是7×24小时满负荷运转的,可以将它们空闲时的计算资源打包成云计算虚拟机,为用户提供服务。
运营是我们的强项:其实运营模式是中国企业的强项,前文总结过,百度打败了Google,阿里巴巴赶走了eBay,新浪、搜狐、网易赶走了Yahoo;还有盛大、巨人的业务比国外做得好,等等,这些优势可以传递到云计算。
运营模式有助于把握核心技术:基于第一条“No Software”理念,企业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国外系统,尤其是软件技术,建立一个长效的积累机制(这是国内大部分IT企业最不擅长的),全面实现自有化,不用再去和国外企业拼品牌化的产品销售(也是国内企业不擅长的);就像Amazon的AWS,外人根本不知道它是如何做的,也不用拿出去销售,只提供API。
阿里巴巴的SaaS平台采用了微软的.NET技术,大概因为总经理是微软出身,当时微软的PaaS技术并不成熟,而且也因为阿里巴巴过早地高举高打,造势比实干更多,可以说当时阿里软件的SaaS平台既不是真正的基于Multi-Tenancy技术的SaaS,也不是PaaS,只能算一个各种杂件堆起来的“集市”。这正好和阿里巴巴的传统相符,他们是典型的商务公司,不是技术公司。这样的运作模式,到最后也沉淀不下什么技术。其实,阿里巴巴有很好的资源和实力,如果按Salesforce模式,自己开发一套平台,从小处开始,稳打稳扎,以点带面,一定会有所收获,甚至可以赶超Salesforce或Amazon。
阿里巴巴软件互联(SaaS)平台也是在2007年底正式运行并开始全国推广的,一度计划投入资金10亿元。2008年7月阿里软件管理层表示:“5年后,中国的SaaS市场规模将超过传统软件市场”。不过,到2010年3月,阿里巴巴发出公告:将于2010年4月30日起关闭阿里软件互联平台并终止提供相关服务,阿里巴巴的第一次云计算尝试以失败告终,这可能是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大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