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大股东如此密集的减持,其带给股价的实际压力不容小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对个股要加倍小心。”这是近期一家证券公司因东软集团股票的异动而对外发出的警示。
东软向云计算转型并不能为公司成本问题减压,反而面临难题。眼下,管理层对手中股票的密集减持,也许预示着他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
据公开的信息显示,从5月5日至5月30日,东软集团在上交所大宗交易平台频频现身,前后共有96笔交易的买卖方都来自于申银万国上海周浦营业部和申银万国深圳红荔西路营业部。其中,有60笔的买卖双方均为申银万国上海周浦营业部,有33笔交易的买卖双方均为申银万国深圳红荔西路营业部,另外3笔为两者交叉。
从7月11日起,东软集团再度成为大宗交易平台的常客。在最近半个月内,公司股票遭遇19笔减持,减持数量超过1000万股,股东套现约1.13亿元。买卖席位均为申万证券上海周浦营业部和申万证券深圳红荔西路营业部。其中,最大一笔减持是7月15日在申万证券深圳红荔西路营业部进行交易,成交股数为300万股,成交价格为10.88元/股,较当日收盘价有约5%的折价。
有观点认为,同营业部的对倒行为,不排除避税洗股的嫌疑。但真正了解东软运营情况的人士指出,这种大规模的股票交易反映出东软集团内部的一些人心动向。
就在近期,针对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提出了将集团主业从软件外包向云服务转型的口号。据称,自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之后,东软以日本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外包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高管频繁减持
大宗交易买卖双方均出自同一营业部的情况并不罕见。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海证券业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这样做不排除股东通过低位完成限售股转让以实现避税的目的。即在股价较低的时候,以左手倒右手的方式完成转让,一是可以继续持有股票实现更多投资收益,二是未来在高位套现时,不用由于高差价而多缴纳税金。
虽然无法全部获知上述行为是源自东软集团的哪些大股东,但相关的公开资料显示,东软集团中有3名高管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了减持。
本刊记者查询后得知,东软高级副总裁兼财务运行官张晓鸥、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以及总裁王勇峰近期轮番减持公司股份,三人分四次合计减持近117万股,套现约1320万元。而交易所披露的上市公司诚信记录显示,张晓鸥、陈锡民于6月14日与6月30日分别减持7.25万股和8.52万股;王勇峰分别于7月20日、7月21日减持28.59万股和72.41万股,减持价格分别为11.55元/股和11.2元/股,合计套现约1140万元。
随着定期报告窗口期的来临,高管买卖股票的行为将受到一些限制。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等规定,上市公司董/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以及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东软集团预计于8月27日披露今年的上半年财报,在窗口期临近之时,公司总裁等高管的减持就显得倍加敏感。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高管远比普通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他们在敏感时期的买卖往往成为一般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价值的风向标。而东软集团众高管的频繁卖出,或许预示着公司的上半年财报不被好看。近期汉王公司9位高管在公布今年第一季财报前集体抛售所持股票,就是因为他们提前知晓公司业绩难看。这也引发了业界对汉王公司诚信的高度质疑。
在近期发布的券商研报中,日本地震对公司对日软件外包,以及诺基亚业务模式转变对该公司移动通讯业务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的确令研究员有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