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云计算中心立足海安布局长三角

 

今年1月,《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首现江城武汉。短短几个月内,数量就增加到200多个,成为江城街头一景。

不过,很少有读者知道,这种新兴媒体采用的最新技术竟是国外刚刚兴起的“云计算”,服务商为江苏海安的一家IT公司——江苏易博云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和很多人一样,记者对“云计算”也不甚了解。10月底,当采访组走进位于海安开发区启迪软件园的易博云天公司演示室后,很快就感受到其不可抗拒的魅力。

江苏易博云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解维明告诉我们,“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提供资源的网络就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基于此,解维明将“云计算”形象地比喻为“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用户无需花费大量资本自己购置发电、采水设备,只需缴付少量租用费,就可以使用。买不起软件的中小企业,借助“云”,可以享受到物美价廉的软件服务。

“在我们入驻之初,苏中、苏北这片区域还是‘云计算’的荒漠。”解维明回忆说,前期的市场调查中,他们发现许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更不用说使用具有相当科技含量的“云计算”了。

“当地党委、政府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心情其实相当迫切,甚至视之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为此竭力吸引IT知名企业选择在海安投资。”2009年,戴尔云计算中心需要在长三角区域布局设点,之前与之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清华科技园已经在海安落户。良好的软硬件服务、当地求贤若渴之心、清华科技园的引荐,戴尔云计算中心最终也选择在这里落户。

2010年1月,江苏易博云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4月戴尔“云计算”平台上线运营,服务领域覆盖从视频通话到考勤、财务管理等31个大类。

运营之初,恰如市场调查的结论那样,“云计算”不为市场接受。整整4个月,公司没有从平台上获得一分利润。那段时间,解维明和他的团队每天到企业拜访,给企业免费试用,并结合实际,为企业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当解维明操着一口京片子和我们交流时,谁都以为这位1986年出生的年轻人来自北方,但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海安小伙。“我们进企业推介调查,行话叫‘扫街’。操普通话不要说见老板,连保安那关都很难过,讲本地话就容易多了。”当得知公司有意在海安布局,已经在北京总部打拼几年的解维明自告奋勇,决定回家乡“拓荒”,而公司看中的除了他的能力,还有就是其语言优势。

努力终见成果。海安的纺织产业极为发达,戴尔“云计算”平台便专门为海安西场镇的纺织企业设计绩效管理方案。试行一段时间后,企业主惊讶地发现,原本每个月要专门花几天时间来进行绩效考核,而现在只要10多分钟。眼见为实,很多用户纷纷从试用转为付费使用。

今年初,很多企业在尝到甜头后,纷纷续费。南通跃通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是第一个付费使用“云计算”的企业,今年又继续花了1000元租用视频会议服务。计划部主管陈晓梅告诉记者,他们在上海设有销售公司,以前开会商讨事务,总要在上海、海安两边走,麻烦不说,花销也不少。“采用‘云计算’的视频会议后,花的钱不多,却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一些事情讨论清楚。”

让易博云天决策者欣慰的是,截至去年底,“云平台”在海安及周边地区已经拥有300多家用户。据企业反映,其IT运营维护成本费可以节省30%~40%,效益普遍提升15%~20%。去年10月,“云计算”服务平台还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云计算创新应用中心”。

今年被公司派到海安来主持工作的戴尔云计算中心运营总监唐开武是湖北人。“海安经济开发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吃住条件,所以在这里生活很适应。现在交通也很便利,去上海也就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当地对企业的扶持也是无微不至,经常帮助我们推介‘云计算’。特别是软件园,他们将自己的办公地点让出来,使我们办公区由原先的600平方米变成现在的1200平方米,公司最初的选择没有错。”唐开武说。

今年5月,易博云天牵手清华大学,吹响进军物联网产业的号角。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笼罩在海安头顶的那片“祥云”必将慢慢扩散开来,惊艳海安乃至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