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云计算是国外的产物,那么透明计算就是本土化产品;如果说云计算是当今新兴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的硕果,那么透明技术就是云计算的同门师兄,虽然它没有云计算那么备受人们关注,但它却有着更大的实用前景和价值——既走得前,也走得远。
2011年10月18日,清华大学和英特尔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场“2011透明计算与云计算技术研讨会”。来自产学研各个领域的专家深入交流了透明计算与云计算技术,共同探讨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产学研用的结合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张尧学教授
透明计算:不仅仅是云计算
早在198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张尧学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就开始从事透明计算系统和理论的研究,到2004年前后正式提出,并不断完善透明计算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最先在云计算所描述的范畴里面展开工作。而目前备受瞩目的云计算,虽然是由IBM第一次以白皮书的形式来提出,很多企业和个人也都提出了很多概念或者解决方案,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解和共识。
在中国,云计算被认为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而早在云计算成为热点以前,由中国人自己提出的“透明计算”就已经把软件即服务的概念成功地运用起来,成功地解决了小终端和软件如何跨平台的理论问题,使用户主动服务、例如,“云手机”、“服务手机”、“云Pad”、“云家电”等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看,透明计算不仅和云计算具有共同的理念和愿景,而且具有更大的实用前景和价值。
透明计算系统的组成结构
上图中显示了透明计算系统的组成。我们可以看到,理想的透明计算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整合了当前PC、PDA、智能手机、数字家电等轻权设备的透明客户端;一个是整合当前各种网络设备与互联设备的透明网络;最后一个是整合了大量计算能力较强或者很强的普通个人微机、服务器、大型机等的透明服务器。
借助透明计算,用户无需感知具体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也无需了解中间件、应用程序和存储位置具体所在,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从各种终端设备上选择并享受相应服务。这种透明网络在传统网络基础上增加了特定通信协议,它可以基于以太网、CATV、802.11、IEEE 1394等传输系统,也可以基于3G、4G通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