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计算产业”处于爆发前夜

苹果公司是“生活云”方面的成功典范

IT行业从来不缺乏热门概念,从SOA、Sass到现在的云计算,都成为当时的热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已经获得发改委的重金支持,正处在大规模爆发的前夜。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1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606.78亿元。

放眼国际,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Amazon)推出售价仅199美元的平板电脑;坚持“未来只有大而全的软件公司才能生存”的甲骨文公司收购提供高端服务器的太阳计算机系统(中国)有限公司(Sun),宣布推出公共云服务,“云计算”时代看来是真的来临了。

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云计算,《中国产经新闻》特约记者就云计算领域应用及背景对云计算的运营商——世纪互联技术战略部首席专家李志霄博士进行了采访。

“‘云’绝对是绿色时代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ICT行业的用电量占全球用电总比重的不断提高,云计算的绿色价值将越来越明显。”李志霄在介绍云计算产业的技术背景和价值时说。

云计算的技术背景其实就是硬件性能在不断提升的同时,CPU计算资源的日益浪费,目前信息系统中无论是后台服务器还是前台终端的CPU的利用率大概只有20%,从而产生了节约用户的IT投入以避免闲置浪费而“变革”计算模式的需要。

李志霄指出:“对于用户来说,这种避免闲置浪费的变革就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复用硬件和系统软件’。用户可以通过‘租’而非‘购买’的方式使用软件和服务器等硬件,这对于降低用户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和提高计算资源的使用效率来说是一种价值。”

对于很多普通互联网用户来说,对云计算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服务器上的存储空间,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使用服务器上的计算功能和存储数据。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自己的数据存储在别人的空间上,安全怎么保障?

针对这个问题,李志霄谈道:“用户对于‘云安全’的担忧其实主要是心理障碍,从物理意义上讲,服务器放在自己的房间和放在数据中心的房间中并没有区别,甚至专业数据中心的物理风险更低,比如防盗功能更强等。至于用户权限的问题,其实只要接入互联网,应用软件从网上打个补丁也可能导致对整个系统的远程控制。云计算的安全并没有超出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安全的范围,当然‘公共云’与‘专网’之间的差别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其实,Amazon的用户已经包括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已经签订了美国政府的低安全等级的应用。国内的用户可以先从非核心业务应用开始,或者从低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开始,再逐步把信息系统‘搬’到‘云’上。当然,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关措施来评估和认证‘云服务’的安全等级。”李志霄建议。

随着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包括终端、应用、平台服务、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在内的各大服务提供商也都开始了针对云计算市场的产业链布局。虽然云计算在我国的商业模式还比较模糊,但云计算的未来却值得期待。

用户既然可以“复用”后台软硬件资源,那么云计算的未来终端的趋势也就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

“终端会越来越‘瘦’,也就是说操作系统的内核和浏览器将成为最重要的部分,600M左右的CPU就可以有效使用。当然,不同类型的终端使用模式有不同的定位,但‘云’的价值就在于‘多屏一云’。不同类型终端的状态管理早已成熟,但‘跨屏同步’只有在云计算时代才能实现。”李志霄说。

在介绍云计算具体应用的前景时,李志霄表示:“我们把云划分为生活云和工作云。生活云,苹果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简单的说就是娱乐先行。工作云主要是指企业云和政府云,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工作流。企业CIO的角色以后会发生转变,企业将通过质量保证协议来监管云计算的运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管理企业内的IT部署运维。”

李志霄还提到,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概念,在这种概念的引领下,教育、医疗、交通和城市管理等政府公共服务可以先搬到“云”上,尤其是“教育云”,更是政府大有可为的领域。至于政府的电子政务部分,政府可以先对信息的内容进行保密和公开的类型划分,然后架构“混和云”设置,基于对用户权限管理来实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