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攻略》是一本很有创业激情的书,特别是讲到他们如何坚持“软件终结者”这个理念而展开的产品设计和营销过程时,让人有一种振奋感。
试想当初他们的对手是Siebel和SAP等这些CRM江湖高手,Salesforce.com在和他们的“华山论剑”中非但不倒,反而用10年铸就了新的辉煌,最后连Siebel都从江湖销声匿迹了,不可说不是一种奇迹。不过奇迹的背后是云计算这个现在人人关心,但是却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的新生事物。马克在书中也只是强调云的理念,至于如何去架设、设计云服务等关键问题则避而不谈,看来还是留着一手。
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CIO来说,最大的影响莫过于了改变我对云计算的态度。以前我觉得云计算是个概念,炒作多,实质少。今天看来,对于很多IT从业人员来说,可能狼真的来了。虽然云技术提供的业务模式最终会不会是破环性的技术革命(Disruptive technology),现在还没法定论,但是关心它总好过忽略它。特别是云计算带来的对公司获取IT服务的方式改变。以前公司要想得到IT的服务,先得计划资本的投资,计划通常是基于业务未来的最大需求而做的,获得IT服务的基本方式是“计划Plan”-“构建Build”-“运营Run”。要获得一个IT解决方案,从计划、实施到上线通常要数月之久。而云计算彻底改变了这种模式。IT的服务成为一种费用的支出,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运营的好坏拥有灵活的伸展能力,IT的费用和销售紧紧挂在了一起。IT的服务模式转变成了“采购Source”-“集成Integrate”-“管理Manage”。以前IT厂商通常会对不同的企业规模提出不同的IT解决方案;而在云计算的环境下,企业不再需要考虑自身规模的因素,大企业能获得的IT服务,中小企业也很容易获得。
要深入了解云计算,最好是先看看它的历史。据说第一家提供真正意义上云计算服务的公司应该是亚马逊。众所皆知,亚马逊最初是一家网上零售公司。只要是零售企业,在美国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年的很大一部分销售额是在圣诞节期间实现的,也就是说亚马逊需要把它的网站能力按照圣诞节期间的用户交易数量来规划——虽然不像开传统零售店那样,亚马逊必须投入很多的店面投资,但是它的数据中心也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这笔开支有11个月是冗余的,一年只有一个月是满负荷运行。亚马逊为了降低开支,想到了把富余的11个月的计算能力卖给其他需要使用数据中心服务的公司,这就产生了最早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模式。现在看来,云计算除了IaaS模式,还有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模式,例如Google的APP Engine和微软的Azure;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如Salesforce.com和SugarCRM.com等等。企业要使用云计算,到底用哪种模式得由企业的状况来决定,总之要确定能给业务带来价值才行。
再看看国内的现状。我个人觉得多数公司属于“挂羊头卖狗肉”性质,把以前的产品打包一下作为云计算的卖点,其实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大的含金量。国内的IT人才缺乏对云技术的了解,云技术对CPU、内存、储存和网络都有虚拟化的要求。在硬件架构上首先要做到虚拟化以后,才能再谈到平台和软件的虚拟化,这些都要求IT人员重新充电,重新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对CIO来说,也要重新去理解如何评估云的解决方案、以及与当前系统的集成能力,当然还有对云计算的安全和治理模式的重新定义。总之,是否采用云服务的最终衡量应该是判断云服务到底能给业务带来多大的价值贡献。
我只是从一个CIO的角度来看云计算可能带来的影响,具体的技术细节还需要继续思考。例如如何实现私有云服务、如何结合私有云和公有云服务、公有云的服务又如何去集成现在的系统和数据等等。
不过我的本能感觉是云计算有70%?80%可能对我们目前的IT有所颠覆。试想当今IT应用最先进的国家——美国,如果出台政府的云标准和治理性的法规文件(听说正有酝酿中的计划)来对云服务的供应商提出严格的要求和服务的规范和标准的话,可能就是IT转型的催化剂了。打个比方,如果服务商就像现在的银行,企业数据就像我们存在银行里的钱,你还会觉得不安全吗?可能大家会觉得放在服务商那里更安全吧。如果这个云安全得以解决,相信很多公司会有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