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移动应用与移动业务的发展与推广已经成为运营商未来战略重点,而移动支付也被业界广泛视为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可为运营商实现利润倍增的新的业务。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终端的普及,激发了用户对业务便捷性需求的增加。在这个过程中,移动支付逐渐被用户所熟知,并迅速发展成为电子支付服务创新最重要的产品。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手机支付的用户为1979万,2009年增长至5335万,到2010年,用户规模达到了9028万。“移动支付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分支,是手机多用途化的必然趋势,是移动互联网的重点业务之一。”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视员代晓慧女士表示,“移动支付将引领电子支付市场。”
运营商全速推进 提升竞争力
目前,全球运营市场竞争正日趋激烈,业务创新性不足,量收增长不均衡,用户流失严重等正成为全球运营商最大症结。运营商迫切需要通过新的业务,增加用户黏性,逐步实现收益增长。
“移动支付的价值就在此。”代晓慧指出,运营商开展移动支付首先看重的用户黏性,而移动支付所带来的各类增值业务和特殊业务,使运营商对其非常重视。
在国外,移动支付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其市场比较成熟,尤其是日本与韩国。在日本,移动支付市场占信用卡市场的20%至30%,截止目前,日本移动支付用户已超过6000万。在韩国,70%的电子支付由手机支付完成,手机支付用户占移动用户总数的60%。而在美国,运营商也正在加速布局。2010年11月,Verizon、AT&T和T-Mobile联合成立ISIS移动支付公司,今年7月与四大信用卡公司达成合作协议。2011年8月,Square推出新型的银行卡读写器,日交易额突破400万美元。2011年9月,谷歌与花旗、万事达、Visa等合作正式推出手机钱包GoogleWallet业务。
在整体的市场大环境下,国内运营商也开始在移动支付道路上开始探索。目前,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成立支付公司,通过加强与国内外运营商、金融机构与行业机构的合作,在国内多个城市试点,加速推动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然而,央行在今年5月与9月分两批发放的4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单中,运营商并没有出现。
移动支付面临诸多难题
尽管国内运营商对移动支付的研究与探索可追溯到2005年,甚至更高,但整体而言发展时间并不长,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受限于规模的探索期。据代晓慧介绍,在早期阶段,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而对赛事、公交卡、地铁卡以及商场方面的应用比较缺乏。如今,移动支付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般而言,触角的延伸可视为市场规模化发展的信号灯,然而移动支付未来发展注定不会太过顺畅,仍面临诸多难题。
从技术上来看,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比较繁多,包括手机终端和卡技术、应用管理技术、POS终端技术等等,标准难制定,有待统一。
从产业链来看,移动支付拥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产业主体较多,需要创新商业模式,跨行业协调是移动支付监管部门一项重要的业务,移动支付涉及的产业融合,包括典型的运营商,不同行业部门及其它的产业链部门,需要政府协调各方利益,完善产业链制度。
而在应用方面,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领域,以小额支付为主,需要坚持面向经济活动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应用产品的创新,扩大移动支付应用的范畴,移动支付发展大家都认为安全和信用体系是一个关键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