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或坏:苹果正在摧毁产业自信?

毫无疑问,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产业发展趋势及以苹果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业内竞相追逐的目标,要移动互联网也因此而变得增长迅猛和热闹非常,业内相关企业都希望借势赶上这个盛宴而从中分得一半羹,并做得煞有介事。但随着苹果刚刚过去的季度业绩所创历史新高,及与苹果相关企业(合作和竞争关系均有)财报的发布,人们忽然发现,看似热闹和充满无限机会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原来竟在受苹果的把控。

据市场研究公司Asymco分析师霍拉斯•德迪乌(Horace Dediu)近日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的手机行业报告显示,从2010年第二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以出货量计算,苹果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从3%上升至8.7%。不过以利润计算,苹果的市场份额从39%上升至75%。

更有甚者的是,美国投行Morgan Keegan发布的报告,其称,2011年第四季度,虽然iPhone和iPad仅占全球移动计算设备出货量的11%,但苹果营收占整个产业营收的比例高达47%,运营利润占整个产业的比例更是高达80.5%。而自在2007年第四季度到2011年第四季度的整整四年时间里,全球非苹果移动计算产业(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两大产业)的营收几乎陷入停滞。言外之意,如果没有苹果iPhone和iPad的话,今天全球移动计算产业的营收和利润与四年前无异。

笔者不好说这样的统计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但从其他相关企业同期或接近的财报看,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除了三星之外,几乎所有企业的业绩(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下滑,甚至是亏损。这之中包括了诺基亚、RIM、HTC、摩托罗拉、LG、索爱等主要厂商。不知道这些厂商看了上述的调查会有何感想,表现尚好的是赔本赚吆喝,表现不佳的不但赔了本,恐怕连吆喝都没吆喝起来。挑战苹果也好,追随苹果也罢,多年努力下来,蓦然回首,看到的结果非但没有从苹果口中得食(营收和利润),反而是人家苹果成了这个产业增长的中坚,于名(促进产业的发展)与利(自家营收和利润的获得)都说不过去,这不是瞎忙嘛。

除竞争对手外,再看与苹果最新季度业绩创新高密不可分的苹果合作伙伴电信运营商。据统计,第四季度是美国三大运营商头一次一起销售苹果iPhone的季度。其中AT&T售出了创最高纪录的760万部苹果iPhone手机,该销量占有记录以来AT&T售出iPhone总量3700万部的20.5%,同时第四财季AT&T iPhone的销量占该公司这一财季智能手机总销量(940万部)的比例达到80.8%;其次就是Verizon,iPhone销售量达到400万部,较第三季度翻番,但由于对于iPhone的高额补贴,AT&T净亏损66.8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10.9亿美元;Verizon第四季度净亏损20.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利润26.4亿美元。至于在去年10月拿到iPhone销售权的Sprint,其第四财季在售出180万部iPhone的同时,净亏损13亿美元,占整个2011财年净亏损29亿美元的45%。由此可以看出,苹果出色的业绩表现,运营商确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苹果在取得历史新高业绩的同时,运营商却遭受了全部亏损的命运。

尽管如此,所有的运营商均称苹果的iPhone仍是为它们吸引和留住用户的最佳选择,看来早在几年前运营商就意识到的被苹果管道化的危险,直到今天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而这极大妨碍了运营商自身价值的创造。尽管是这样,苹果iPhone还是它们没有选择的首选。虽然,运营商可以通过大力推广补贴额度远低于iPhone的其他生态系统的手机来弥补一定的损失,但由于不补贴额度的降低,很可能反过来压低手机厂商的营收和利润,进而造成前面所述的非苹果移动计算设备增量不增收的恶性循环。从某种程度上,这又间接帮了苹果的忙。而这又反过来影响了手机厂商发布产品的数量,这不,今年已经有HTC和摩托罗拉等厂商表示要缩减新品发布的数量,这样一来的话,电信运营商利用非苹果智能手机弥补苹果iPhone带来的高额补贴的渠道就自然相应地减少,又让自己陷入到非补iPhone的怪圈中。

除了对手和运营商外,苹果由于出货量的巨大,还控制着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并借此额外谋利。据Gartner的统计,苹果在2011年一共花费了173亿美元用于购买芯片产品,成为全球购买芯片最多的企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芯片企业的业绩。例如,高通是苹果iPhone的主要芯片供应商,借助iPhone的热销,其2012财年第一财季净利润为14.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营收为46.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均超出分析师预期。此外,高通对2012财年第二财季的业绩预期也超出分师预期。相比之下,另一家手机芯片制造商Nvidia却调低了其第四财季的营收预期。Nvidia称,由于重要产品Tegra 2销量走低,其总营收将受到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Tegra 2主要用于谷歌Android系统的双核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而Android产品则是苹果iPhone 4S和iPad2最重要的直接竞争对手。

除芯片外,苹果在去年第四季度还购买了14.44亿GB的NAND闪存,占全球NAND总闪存供应量的23%,而凭借着如此大的采购量,苹果占有绝对优势的议价权,拿到的成本价格相当低,低到仅通过转售NAND闪存,其一年即可获利100多亿美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数在达到所有NAND供应商利润总和的两倍。

说到对于供应链的控制力,在iPhone 4和iPad 2推出的时候,苹果就买下了许多供应商以及组装时候要用到的机器和设备。他们几乎占尽了竞争对手需要的相同的资源。采用这样的策略苹果既能保证产品供应,降低产品价格,同时还能限制竞争对手的选择。据称,2010年iPhone4发行之前,HTC基本无法从供应链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因为供应链已经被苹果占尽,无暇顾及其他厂商的需求。同样,在今年要发力的Ultrabook(超极本),由于苹果严格控制着用于其Macbook Air机身的unibody铝材的供给,使得生产超极本的厂商只能选择塑料,进而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品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产业链中的代工企业,由于苹果的优势地位,将这些厂商的利润压得相当低,据统计,这些相关厂商只能获得苹果产品所获利润的1.6%,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获得苹果的订单,还在牺牲仅有的利润。例如相关统计显示,过去5年来,iPhone和iPad让苹果运营利润率增长一倍以上,而代工企业的利润却是年年下滑,而这种下滑的压力最终被转嫁到了工人的身上,这也是为何近期美国国内呼吁苹果应该重视相关供应链厂商员工合法保障权益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谓谁的事,谁当家。这是一自信的表现。但是在苹果的面前,无论是产业,还是产业中的相关企业都已经或多或少被苹果主宰,苹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些企业的进与退,甚至是生与死,而这些相关的企业又别无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苹果正在摧毁产业的自信,以换取自身的发展和用户的选择,那么这究竟是好,还是坏呢?套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的一句话:It is the best of times. It is the worst times。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