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云计算还仅是一个新概念;现如今,从政府到企业,投资发展云计算热情高涨。截至今年3月,国内宣布推出云计算规划的城市不下20个,而几乎所有的IT设备和软件厂商都宣布进入云计算领域。
云计算的魅力之所以这么大,在于它被看作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将会给公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运作方式带来巨大变革。这对于IT企业来说,代表着发展新方向,意味着市场新机会,堪称未来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能是谋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之一,有望成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新增长点。同时,就国际竞争而言,在云计算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努力发展则可能跻身世界一流,拥有核心优势。
在这样的理念和共识下,多个地方政府出台规划、抛出优惠、快速布局,大量企业纷纷涌入、跑马圈地、加大投资,发展云计算可谓风生水起。然而,风光背后,隐忧阵阵,我们也必须敲响警钟。
部分地方盲目攀比,一哄而起,同质化严重。建设目标越喊越大,从地区云计算中心、亚洲中心到全球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少了些脚踏实地之气;八仙过海一盘散沙,地方上各搞各的,若没有共享开放,则易导致大量“孤立云”的产生,难以发挥云计算集约化功效、协同的优势;重硬件轻服务,各地多把精力和资金放在云计算平台搭建上,主要包括大量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但是对应用研发、如何服务本地优势产业却投入寥寥、重视不够。台子搭得挺好,唱戏者却有限,唱戏水平也不高,造成昂贵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浪费。
如若任其发展下去,不加引导的话,众“云”汇聚之日,恐是乌云密布之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把控发展之潮,防止泛滥成洪,国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防止各自为政。一方面,出台国家层面的云计算战略规划,因地制宜,避免区域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开启云计算标准统一化工作,加快中国云计算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积极参与国际云计算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订,真正实现云计算最大限度共享资源、弹性使用的特征。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要营造良好环境,防止“带病”发展,健全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用户对云安全信任度不高,法律法规机制不够健全,是当前影响云计算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尽快建立和完善云计算服务及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云计算建设、运营、维护、使用、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构建用户对云计算服务的信任。如此,才能推动云计算成为社会公用基础设施。
发展云计算,地方政府切忌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落入“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怪圈。应该从地方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经济发展规律,考虑与当地产业集群的对接。尽管云计算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可以让分布在全球任何地方的企业都享受到云计算服务,但只有与当地优势产业集群的融合,才能牵一发而惠全身,反过来,又可以更快、更理性地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千万不要把云计算搞成第二个房地产,搞成第二种招商引资的高新开发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的这句话,值得每一位主政者、每一位从业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