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目中无人的中国家电遇到苹果,不仅仅是一场艰苦鏖战,更是一种学习。
有消息称:消费电子产业巨头苹果公司终于要对智能电视产业出手了。推出的产品很有可能被命名为iTV,上市时间可能就在2012年的春夏之交。据可靠消息,苹果电视将采用最先进的超薄OLED面板,大小为42英寸,支持语音互动技术和面部控制功能。另外,同使用iOS系统的iphone,ipad以及itouch产品都可以作为遥控器。根据这样的产品思路,苹果已经将自己的智能视听产品完全地进行了整合运作,势必有一吞市场的气势。
在这个消息出来之后,最紧张的不外乎是国外的一些高端彩电企业,当然,国内的彩电企业同样感到芒刺在背。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准备抵御苹果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因为从市场发展的潮流来看,智能电视很有可能跟智能手机一样,以创新力和融合力彻底取代传统电视,成为时代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虽然中国家电企业本身确实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同时又有主场之利,但是在苹果电视的强势之下,必然会遭遇全面的颠覆。如果家电企业仍然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则很难在苹果全球时代生存下来。
苹果颠覆的不仅仅是中国家电品牌格局或者市场份额,更深层次颠覆的是销售模式和发展理念。
目前中国彩电行业也好,或者其他白电行业或者小家电行业,销售模式已经简单演变成为上量销售模式了。也就是说单件产品的利润相对较薄,但是通过冲量和提升市场份额,达到比较高的利润水平。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很多企业也发现仅靠这样的模式很难撑过现在已经很不景气的市场形势。所以,随着苹果在智能电视行业的强势进入,其高溢价、高品质的销售模式将进一步冲击中国家电市场,更快的促使众多有能力,有技术的品牌型企业抛弃传统的销售模式,而走到与苹果一致的高溢价盈利模式,从而改变中国市场营销的风向标。
目前电视行业的格局仍然是日韩品牌占据高端(包括智能电视以及3D电视等)、国内品牌占据中低端的两极化格局。而根据苹果现有的市场战略,苹果电视定价可能在2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换算成人民币则是15000元—20000元,属于高端电视的价格了。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应该是日韩系家电企业,它们一方面要与国内彩电企业争夺份额,一方面又要与苹果直接硬碰硬,市场份额将受到最强力的挤压。同样,国产的彩电品牌即使能够通过价格等优势压制住市场,但是一部分消费者将选择苹果电视也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品牌格局很可能形成高中低三足鼎立,苹果彻底占领高端市场,日韩系企业挤在中间市场位置,国内的一些企业被压到最下方。
消费者在这场颠覆战中也将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目前特别在大中城市,苹果具备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形成了以“果粉”为代表的主流消费群体以及其他时尚人士组成的小众化消费群体,这部分群体的特征就是以苹果的时尚、创新、技术风向标,而对国内以及其他海外的产品,无论是数码产品还是家电产品全部不感冒,这部分人的抉择将苹果进一步推向了市场的引领者角色,由于他们在市场购买行为中的影响力,苹果电视就是要想彻底攻陷中国彩电市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苹果的发展策略并不是颠覆一个产业,而是融合多个产业,这也是中国普通家电企业极度缺乏的一种战略思路。
单就技术上来说,苹果推出的所有产品都是以强大的智能化为代表的,不管是手机也好,平板电脑,移动终端乃至现在推出的苹果电视,他们的内核有很多共同之处,共用一个操作系统,实现了相互之间进行操控的流程。所以说,中国家电企业如果也能利用自身的技术水平达成这样一种相融型的技术平台,在平台上构建自己的产品线的话(包括数码产品、白电、黑电、控制系统等),其竞争力应该远远大于目前的各自为战,寸土必争的局面。当然,前提仍然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而不是走价格战和放量模式。
上海极品策略品牌营销策划机构CEO博锋先生认为:“苹果最关键的是品牌和体验上的一种融合,这也是为什么苹果能够风行全球的原因。苹果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美国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打响全球知名度,同时立足于技术创新,同时能够给予消费者最大的消费体验,通过消费者的感受和反馈来带动自身的进一步技术创新。这样的互动过程就等于最大程度融合了消费者的凝聚力以及本身的资源配置。”
而中国目前的家电品牌,除了海尔等少数品牌之外,很少有企业能够想到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由于这样的一种隔阂,也使得中国家电企业只能按照普通的销售思路去做,而达不到苹果的境界。同样,也很难使中国的主流消费群体对这些品牌产生任何有价值的共鸣。
在苹果面前,中国家电并不是没有机会。除了拼死一搏之外,合作是更加有利的选择。当初,中国移动曾经有机会与苹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智能手机市场,但是由于苹果一直坚持TD-LTE信号技术标准,与中国移动一直支持的TD-SCDMA发生矛盾,最终让中国联通接手了这项合作。而中国联通利用本身的资源优势和苹果的技术进行整合之后,在智能手机市场一下子获得了大翻身和大跃进。
苹果强势降临家电行业,中国企业确实已经看到了“危”,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机”。当然,仍然需要中国家电在硬的方面——包括技术、质量做出功夫,同时也在软的方面——品牌,宣传方面打好铺垫,才能真正在这场家电全面战争中成为最终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