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制造潮袭央企 行业云成必然选择

我们已越来越多地将记忆交给网络科技,那朵“云”,这种外包记忆的想法正改变我们的认知模式。

同样也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

遥想《西游记》中悟空只需一个筋头云就能搞定茫茫征程十万八千里。取经毕竟存在于神话故事中。然而“云”的威力非比寻常。你是否想象过像使用“水、电、煤气”一样便捷地使用各种制造服务。现实中的云计算,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能实现海量存储、远程控制等众多应用优势的重要技术成果。

具体而言,云制造是面向区域、行业或企业,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的制造模式。它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产品,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

云制造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类制造资源,并通过虚拟化技术向用户提供标准化服务。

“云制造”潮袭央企。从宏观环境来看,国家把信息化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政策、法律规范、支撑环境、标准化等方面为中央企业信息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效来看,近几年来,中央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为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管理基础和制度基础。

从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看,虽然与国际先进企业的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但也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并拥有一批高精尖的专业人才。

特别是在中央企业中有一批企业的主业就是从事软件开发、网络运营、系统集成和硬件设备制造,拥有了良好技术支撑。可以说,中央企业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较扎实的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

因此,央企应当借此信息化发展的契机,加强对云制造的开发和应用。

目前,云计算的应用方式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前者就像Google、百度这样的互联网门户所提供的服务,这种服务没有国界、企业的限制,面向所有的用户。

除了上述熟知的公有云,同样提供公众服务的行业云不容忽视,其应用和发展应当被提到日程上。

众所周知,行业云具有公有云的属性,以公开或者半公开的方式,向行业内部或相关组织机构和公众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是由行业内起主导作用并且掌握关键资源的组织建立和维护的云平台。

从应用层面看,云计算的本质是要实现对资源的按需所取,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的信息服务,只能由行业单位、行业组织,甚至是政府来提供,但这类用户普遍缺乏数据整合、信息服务转化的技术能力。

因此,央企“云制造”,首先不是某一行业所属单位、企业的数据中心的升级,而是更高层次的数据整合云,以此掌握整个央企的整体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更深一步的优化。

其次,央企“云制造”,能够让相应的政府部门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而这是现有的私有云所不能提供的。即便是一个大系统的私有云,更多的是在应用上的整合,而缺乏数据上的整合与分析能力以及对外服务的理念,但这对于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行业用户的信息服务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行业用户成为对云计算需求最为迫切的群体,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行业用户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国内信息化市场50℅以上,而不断释放的行业市场潜力将加速云计算的进程。

央企具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那么,央企如何构建行业云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服务呢?寻求突破的点在哪?

事实上,央企已经具有完备的行业信息化基础,但主要还是用于提供内部办公效率,对社会公众提供的信息服务相对很少。由于各个行业、各个垂直的部门掌握着核心的有价值的数据,所以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更好地提供服务是央企行业云的必然选择。

不可否认的是,央企需要转变思路。作为央企“云制造”的主要形态,行业云如今在技术上的发展不存在障碍了,关键是各个行业如何能够形成共识,共享数据。

毋庸置疑,数据是行业云的核心竞争力,一般不能轻易提供给第三方,但却具有对外服务的需求,即数据向服务的转化。

以“金融云”为例,它由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专门为金融行业量身定做的数据云服务,采用“按需使用、即付即得”的交付模式,为中小型金融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打破了原有的金融企业各自建设数据、各自运营的模式,节省了建设和运营的管理成本,被称为云计算与金融业融合的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构建行业云需要重视数据的安全性,一方面,如果是自身制造云,比如“医疗云”,相关信息会不会由于内部关系而产生安全隐患呢?另一方面,如果通过第三方的服务商来制造云,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因此,央企行业云要想“百花齐放”,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保障,只有配套环境适宜,央企的行业云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能量,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央企构建行业云需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配合,数据的建设可看作是一个“造云”的过程,而要想真正的为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创造价值,还需要一个“降雨”的过程。

未来,央企的“云制造”将有效的“造云”,“降雨”,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