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割粮食,可以用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但更需要一台联合收割机来解决所有问题。他们希望看到收割了、打包好的粮食。以此为例,“北京工业云”计算服务平台如果想为之提供服务,则需要造一台“联合收割机”,准备一群“司机”,设计多套灵活的“收割”方案,并向习惯了用“镰刀”的“农民”耐心宣传这项新技术。
然而,由于服务与需求差距较大、收费难以被客户认可等原因,这个2010年10月投入运营的国内最大的工业计算服务平台至今仍未走出应用难的窘境。
■本报记者 甘晓
最近,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计算中心主任谢威感到身上的压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办公室旁休息室的门敞开着,方便他在长时间工作后稍事休息,继续作战。作为国内最大的开放式工业计算服务平台,由北京市计算中心(下称“计算中心”)开发的“北京工业云”计算服务平台正在遭遇应用难的窘境。
作为“云计算”服务领域的先行者,谢威开始反思自己吃到的“第一只螃蟹”:“‘工业云’提供的服务和中小企业的真正需求还存在距离。”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由服务提供商和中小企业来共同努力。
“云计算”的商机
对于互联网发展中的商机,计算中心技术团队的嗅觉颇为灵敏。他们看到,Web1.0时代,用户需要从海量信息中主动寻找信息,Web2.0时代则增加了交互性的体验。不过,仍然以交互信息为主。2006年,谷歌公司提出“云计算”概念后,这个词开始在IT界里流行。
他们看到,目前相关技术的成熟已经形成一个高性能的互联网。“在新一代的互联网里,人们不仅可以交互文字信息,还可以交互图片、音频、视频或者这四类形式的混合。”谢威说,“这便提示我们,IT的服务及由它带动的资源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交付呢?”
在分析了北京计算中心经历的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等三个时代后,他们突然发现,商机就在眼前。
1973年,北京计算中心成立之初,便面向社会提供大型机的计算服务。中心市场部经理朱林回忆,他刚到计算中心工作时,单位的计算业务十分火爆,要求上机的人络绎不绝,“一天24小时的机时恨不得登记48小时”。
十多年后,个人电脑开始风靡全球,大型机计算服务不再迎合市场需求,计算中心也变得门庭冷落。在2000年互联网时代的商潮中,该中心改制为集团化企业,计算服务的核心业务也逐渐分化。2009年,已在计算中心工作30多年的朱林欣喜地看到了计算机新时代的曙光。“‘云’的时代来了。”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在谢威看来,是时候重新回到计算中心的核心业务上了。“云计算并非一个单纯的新技术,而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他说,“我们希望在这种模式下,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服务。”考虑到我国工业发展中,中小企业数量、就业人数及纳税贡献率占比较大,他决定,将服务对象定位为以工业产品为核心业务的中小型企业。
他认为,云计算通过网络,以便利的、按需付费的方式获取IT资源,能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节省相当大的成本。同时,中小企业改变命运的关键便在于提升其创新能力。“通过以云计算为支撑的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加快创新进程、缩短创新周期、改进传统的创新方式,这样的需求比较旺盛。”谢威说。
根据他们的设计,“工业云平台”将是一个工具类软件和计算服务的工具“超市”。
2010年10月,由北京计算中心开发的“北京工业云”计算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投资上亿元,云集了上万颗CPU,总计算能力达到200万亿次,也是北京市“祥云工程”主要的支撑基地之一。目前,该中心还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担“工业软件云服务平台”,将开启工业软件在云服务平台上的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