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企鹅家族正在打造的围脖帝国

上周刚刚结束的2012参加互联网大会上,微信成了一个大亮点。小编收到的资料袋中所有的企业都在资本的宣传单页或礼品上印上了微信账号二维码。会上,企鹅家族的缔造者马化腾也讲到,微信用户已达到2亿多。仿佛在一夜之间,微信火了。不知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企鹅家族优良的传统,势必不会放过微博帝国的3亿用户群的潜在商业价值,所以这次爱起哄的企鹅家族,又一次决定露出起哄天性,悄悄的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

#1关于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应该是微信公众平台,最受品牌商看重的一点,也是最可能撼动新浪微博营销作用的一点。微信可以借助个人关注页和朋友圈,实现品牌传播;但是正如上文,企鹅天生有重隐私的血统,它能够让个人关注品牌轻松实现公开和未显示;而新浪微博,在品牌传播中,由于悄悄关注只有10个配额,所以大部分关注都是公开化:对品牌而言,寓意自明。

#2关于信息推送

正如用户上微博,大多是为了关注各类信息;而上微信,是为了朋友之间的交流;从交流的初衷变到信息关注,似乎有点文不达意。就如在QQ上,跟朋友聊天,突然接收到企业发过来的弹出窗口,这种感觉,相信每个人都有。尤其是,在信息过量的年代,如果用户订阅足够多的公共平台,那纷纷而来的被精选被推送的信息,会让用户有怎样的反应?

#3关于媒体平台

当然微信公共平台,想打造成公共媒体平台,还有很多困难,比如对群发推送消息非常慢,在澳大利亚测试一条群发消息大约需要2.5分钟的时间到达手机微信端,而到达后,群发状态栏还会呈现“发送中…”一段时间。而且在海量信息的当下,并不是每个人都想信息“被推送”。相比新浪微博的主动关注,分组阅读的用户能动性,似乎微博的媒体友好度更高。

#4关于客户管理

微博非常适合做推广和活动,他的媒体化功能非常强悍;相比而言,微信特别是公众平台非常适合做企业客服,企业A与用户b和c之间的互动是一对多,A与b之间和A与c之间的互动,b与c之间相互不知道,这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无关者的围观,也容易处理一些负面消息,能将负面控制在客户和企业客服之间,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语音支持,更是天生的客服管理属性。

#5关于交互性

虽然微信力图打造一个媒体传播的公众平台,但是交互性比较弱。这与公共平台一对多的属性有关,虽然公共平台后台设置了自动智能回复,可以根据关键词自动处理应对一些常用查询和提问,但目前后台智能自动学习功能不强。而且在手机端,如果要看订阅的企业/商户信息,需要一个一个的点击查看,相比微博的滑屏浏览多个关注好友,微博略胜出。

#6关于精准定位

从用户的角度,目前企鹅公共平台还没有很好的分组订阅功能,微信好友庞杂的用户而言,想要区分私人亲友和公共平台信息,需要费些时间。

从平台账号角度,目前微博尚不能时间精准的消息发布,只有公开和私密两类;而企鹅公共平台,可以实现用户分组、地域控制在内的精准消息推送。

#7关于订阅显示

新浪微博,有关注分组,可以轻松看到不同关注组中的更新的讯息。特别是既可以基于web也可以基于移动端,让一屏既可以显示同一关注对象的时间轴信息更新情况,也能够显示时间序列上不同关注对象的最新动态。而企鹅,目前只能根据订阅对象,分割显示每个对象的时间序列信息。

#8关于赢利点

有了企鹅家族精明的生意经,微信公共平台,从一推出似乎就让媒体和商家小兴奋一下。毕竟它诞生之时,微信已经有了亿级用户,它是为了挖掘用户价值而产生的平台。并且一对多的传播关系,似乎让媒体和商家一下联想到了潜在巨大的客户管理关系网络电台。而且微信公共平台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增强的传播功能,比如专题、多次群发信息等,收取费用。从一开始就做好增强功能收费的心理准备,相比免费大饼吃到习惯突然有一天变收费大饼这种突然的痛苦,会好很多。

习惯上,我们总是把QQ或微信,当成是私人场所,而把QQ群或者围脖,当成公共场所。人们其实就是这样在潜意识里区分私人场所和公共场所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个角色认知的问题。单就个人而言,涉及个体自身的事情,优先级还是较高的,而对公共话题,尤其是那些于己无关或眼前无关的话题,人们就会忽略。

问题1:QQ和微信上,可以像围脖一样有一万、十万或者一百万的好友么?

理论上当然可以,但现实里,恐怕目前还不太可行。毕竟现在,人们还是把QQ或者微信当做IM,也就是即时通讯(聊天)工具来使用的。目前的QQ或微信上,普通用户也就是几百个好友而已,而其中保持高频率对话的,一般在20人左右。这是典型的强关系特征。而对其他好友的通话频率都是比较低的。而在微博上,你浏览信息时,几乎可以不考虑关系强弱,只关注信息本身就行了。再者,微信上,也是无法浏览到公共信息的,像微博一样去随意评论、转发别人所发的信息的情况,也是不存在的。说白了,QQ或微信上,即使你有一百万好友,但只要没人主动对你说话,你就看不到任何信息。那么好友的数量,在这里远没有在微博上重要。这就是我们常看见有人炫耀自己的微博粉丝数,而几乎没有人炫耀自己的QQ好友数。当然,如果你炫耀你的微信好友数量巨大,倒可能有人认为你利用微信干坏事哦。

问题2:为什么QQ或微信上的个人消息,我们大多都会看,而QQ群里、或者围脖里的消息我们常常忽略不看?

实际习惯上,我们总是把QQ或微信,当成是私人场所,而把QQ群或者围脖,当成公共场所。虽然这两年微博火的一塌糊涂,但大多数人,在进行一对一交谈时,仍然会跑回QQ或微信,而较少使用微博。人们其实就是这样在潜意识里区分私人场所和公共场所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个角色认知的问题。与熟人私下交谈的你,和那个在公共场合演讲的你,差别是很巨大的,后者更体现人的社会属性,而前者则较体现人的个体属性。单就个人而言,涉及个体自身的事情,优先级还是较高的,而对公共话题,尤其是那些于己无关或眼前无关的话题,人们就会忽略。所以群消息,或者围脖消息,常常是可看可不看的。个人感觉,微信目前作为私人平台,其用户订阅企业消息的概率,应该远低于微博这种公共平台。对微信这样的关系平台能否转化为微博这样的信息平台,我个人并不看好。

问题3:如果你是一个名人或者明星,你打开手机上的微信,你发现有三千多条文字和语音留言,你会怎么做?

先说你可能的动作,你最大的可能,是只看几个好友的,其他全部忽略。为什么呢?首先还是人们不会立刻适应微信在突然之间从私人平台变成公共平台,对突然充斥的公共信息会持消极态度。其次,微信目前的功能还是基于隐私的,你收到多少信息,外人也是不可见的,那么,企业、名人最想要的公开的互动和曝光也就同时消失了,你指望名人没事跟你私聊么?(喜欢穷开心的和想约炮的名银当然除外了)。再次,移动终端的显示器也没有电脑显示器大,大信息量的逐条浏览目前还是很别扭的。最后,微博是双终端的(Web和手机),而微信到现在为止,还是单一移动终端的,海量互动明显偏弱。(打字就费事很多,而语音目前还是有成本的)

本文作者:哈尔滨商之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