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争:接下来有请对话的嘉宾趋势科技的董事长张明正先生,用友软件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先生,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童晓渝先生,亚信联创集团CEO张振清先生,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林仕鼎先生,友友系统CEO姚宏宇博士。
其实今天不仅有云,天空还飘着雪花,对各位做云计算的人来说是非常的吉祥。每一位嘉宾用三分钟的时间把自己对云打招呼精彩的观点亮出来,每位嘉宾三分钟结束之后,嘉宾还可以跟发言的嘉宾进行互动。接下来先有请张明正先生。
张明正:用三分钟讲云的看法,不错,够长了。刚才大家一直在讲今年是大数据的元年,实际云计算从基础建设到大数据是怎么来的,各位谈了很多的例子。我就拿我公司自己的例子来解释,可能就更深刻一点,大的企业从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来利用,怎么去产生价值。
我们公司是抓病毒的,到今年已经25年了。做了6、7年的时候,开始有黑客从外面攻进来,潜伏在那里把资料偷走。前10年是坏人在外面,我这里是城堡,所以我不必知道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把我们的东西拿走。可是现在转变了,他们通过云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进来,通过垃圾邮件等等不同的资料进来。所以不同的资料我们必须去控制它,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一的资料了。
第二点,我们发现当他进攻你的资料的时候,是以很快的速度,而且量非常大。大资料、大速度,这种情况我们怎么解决?很快的公司的求生意志就出来了,好,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到一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当时传统的方法都没有用,我们就开始找到大数据,可以容纳不同来源的攻击。利用这个技术,我们对20年来黑客的行为做一些模式化。学习了之后,好,下一次我就可以预测黑客怎么攻击过来,这个方法有预测的功能。我的客户就有了自己防备的能力,我们就更聪明了,被攻击一次我们就变得更聪明。这些资料整个累计起来,就可以保护2000万的我的全世界的客户。做了差不多5、6年,在6个月前,Facebook就采用了我们的产品,它有10亿的用户,每天会有人进入到他们的网站进行攻击,每次进行攻击的时候我们就能检测出来。大家要知道从今天开始大数据会和你的应收和竞争力有关。谢谢!
黎争:我理解是不是黑客也掌握了云技术,所以得用云的方法来反击他们。
王文京:云计算正在越来越多的从个人消费市场走向企业应用,在企业应用云计算的市场里,我们看到前面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像百度在营销都做的很成功了。下一个浪潮我们可以看到在企业管理领域里,企业管理的云计算化会快速的发展。在企业管理领域里,我们认为有三个因素在驱动着云化的快速发展。一个是实时,二是精细,三是个性。所谓实时,我想在座有很多企业的老总或者是部门总管,大家都希望随时看到我这个企业到现在为止,今天为止的利润表,我相信这是很多企业负责人共同的期待,就是我们的管理要更加的实时。精细就是管理的力度,力度不能像现在这么粗,无论对人、对物品、对产品、对客户都要更加的精细。另外一个就是个性,这三个因素会驱动管理云技术的更快发展。
今年我们做企业软件的,受各个方面因素影响,我们受到的挑战也是很大的。这个挑战除了外部的宏观市场因素以外,我想从自身内部来讲,产业内部来讲也表明我们自身的产业结构要加快优化、加快转型。现有的业务模式,优化的话还有很大的潜力,也有很大的空间。与此同时,加快我们比如做管理软件的厂商,加快我们云化的发展和推进,这也是我们一个更重要的策略。从用友来讲我们现在是分两个层次在推进,针对大企业的私有云的服务,针对小微企业公有云的服务,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在加速推进。谢谢!
黎争:接下来是童院长,准备了两张PPT。
童晓渝:对运营商来讲,云计算我们涉及的面很广,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云计算的网络提供者,我们也是云计算IDC的提供者,我们还是云计算计算资源的提供者,我们还在提供各种各样的云计算的服务。今天我们自己有云计算,还要做云计算提供服务,实际上我们的角色是很多的。我今天的话题简短来讲就是围绕移动互联网,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态,通过这张图我试图想把生态讲清楚,因为这几年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今天又讲大数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移动互联网最终的用户是要得到智能的普世的服务,怎么获得?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获得。怎么能智能,怎么能个性?通过大数据来进行数据智能的处理和服务。怎么样进行大数据的处理和智能的服务?需要云计算和网络。这个生态很重要,我们如何建立这样的一个生态,我认为是我们今天在座的人共同要努力去打造的。集中运营商有运营商的角色,同时我们在里面要培育大量的开发者来利用这样的基础设施、网络计算的基础设施以及平台数据,来为我们最终的数据提供最佳丰富的智能普世的各种应用。这是我今天想讲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它不是我们每年一次的话题,但是这个话题是紧密扣在一起的,最终会形成一个产业生态来做好我们发展欣欣向荣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我的观点就是这个,谢谢。
黎争:现在关于腾讯和运营商的关系问题外面的议论比较多,二位一定要互动一下。
别洪涛:腾讯跟运营商的合作非常的密切。大家接触到的都是我们的业务事业群,我们是腾讯里面把所有的基础的共性的群集中在这里,我们服务于所有的业务事业群。我们这个群跟运营商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包括近期我们有很多的大型的数据中心和网络的项目,都是跟运营商在合作进行建设的。
黎争:就是说在底层有很多的合作了,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上的争议。
王坚:我谈一点感想,第一感谢田总跟大会给我们这个机会。你好,云真是说到心坎上了,云太好了。我自己的一个感觉是云计算讲了这么多年,直到伏特的生产线出来的时候,云计算也是这样,其实一点用处也没有,直到有一个能够像伏特生产线这样的东西在那边跑起来。我自己的实践跟体验云时代已经到了,今天我看到有这样的生产线可以跑在上面,这是非常欣慰的事情。
我举个例子,云计算这条生产线可能超过很多人的想象,曾经我讲过一个例子,阿里金融的例子。我们用数据给别人做贷款,给中小企业做贷款,平均每2秒钟放一次贷款,后面都是数据,没有人工的参与,最小的贷款是1块钱。这特别反映云计算的本质,只有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才可以让你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事情做完。1块钱的贷款能做的事情是很少的,表明你贷出去的钱一定要覆盖你能做的东西。
大数据大致不反映数据的本质,叫做大数据有点误导大家。我自己实践的体验,我觉得今天的数据不是变大了,本质不是变大了,今天的数据本质是在线的。我自己的理解,其实我们今天碰到的所有的问题都是数据突然有一天在线了,因为在线的时候我们用数据的方法彻底变掉了,在线的数据一定是很大的数据。从我的角度讲,在线的数据也是互联网的数据。所以大数据的事情不是因为大带来的,是因为互联网的变革带的。我大概就说这两个观点,谢谢大家!
黎争:接下来张总一定要跟王博士互动一下。第一,云计算变成了生产线之后,比如贷款没有人工干预,安全变得很重要了。第二,大是因为数据实时在线,实时在线的数据,对数据的安全和处理也变得非常的重要,张总一定要跟王总互动一下。
张明正:云有云安全,大数据的安全是每一个人的资料你也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拷贝了。问题是黑客已经变了,他不是去破坏你的机器,而是偷你的资料在外面卖,尤其这又是可以复制之后再卖的,这让成本变得很低。你要注意的是安全性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可以简洁了。
王坚:刚刚张总讲的关于安全的事情是典型的云计算时代出来的伏特生产线,它的应用的级别,对社会的影响,对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它的影响力足够大。这是第一个。
第二,恰巧张总讲的安全的例子,你们设想一下没有互联网,不在线,这个案例是不存在的。它跟数据大小没有本质关系,只要是不在线,没有互联网,这个案例就是不存在的。大家设想一下,今天所有的人想做不安全的事情,也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他已经没有可能性从线下完成的。所以你的活动都是在线的时候,变成你所有的工作必须在线做完。这是典型的一条伏特生产线,同时一定是在线完成的,没有在线前提的话这个事情就不存在了。
张振清:大家好,我觉得这次云世界大会选的三个字“你好 云”特别好,围绕这个主题来讲。大家想象一下,实际上云计算已经在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假如你好 云,这个云不存在了,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来开会的路上我拿手机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百度地图查了一下北京的交通,来这儿我觉得非常的方便。第二,我把我们的合同审批了,现在都讲究实时,刚才王总也说了企业管理都讲究实时。第三,看看微博中的网络热点是什么。这说明我们每个人每天在做的事都是跟云密切相关的。但是让云的应用云计算能够无缝的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用好,刚才正好童院长在我的前面发言,最核心的是无处不在的,大家感受不到的一个智能的网络,因为这是支撑所有云计算的基础。我们公司亚信联创也是跟运营商一起,如何把无处不在的智能的网络能够做得更好,包括刚才童院长的片子里面讲的大数据的分析。我们现在可以做到事后分析,客户用了什么样的应用,每个月有多少流量在用微博,在用微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以做,这是事后的分析,我们称之为大数据分析的1.0。智能网络的2.0是如何在你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让你使用到云计算的应用能够有更多智能化的东西,让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做得更好。
童晓渝:我们以前叫IT支撑系统,这个系统是支撑我们业务的,是生产的辅助系统。我们也想做成是像淘宝一样的,是在线系统。什么叫在线系统?就是我们的服务不是我们已经预制好的策略,你只能这样选择。我们有很多很多的应用,有我们自己的应用和第三方面提供给我们的应用,这些应用怎么样能够更加精准、智能的给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这需要我们整个IT系统的一次变革,把支撑两个字去掉。我们正在和相关的厂家,亚信联创一起努力。
黎争:接下来是在线的百度了,有请林理事长。
林仕鼎:今天我坐在这里很紧张,提上都是领袖级的人物,特别是我崇拜的用友王总,所以压力巨大。我谈谈这一年来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和我们自己的观察。
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去年也是大概这个时候,我跟大家吹了一个牛说百度是一个创新的企业。一年了百度做了什么事情,应该说这一年来百度经历的东西还是很多的,特别是把百度这几年创业开始到现在,十一、二年的时间里,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所积累的技术能力,还有在吸引用户流量,把流量变成收入变现这些方面的能力,我们都在打包开放出去,供全世界的开发者免费的使用。目的是用百度的能力服务于社会,共同打造一个生态圈,让各方都受益,包括今天在座的开发者,我们的广大的用户,包括运营商和数据厂商。
通过事件本身,我们看到了一些现象。总体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设施的东西成为我们开发者在下一个移动互联网年代的主角,基础设施成为开发者的最依赖的一个东西。第二,我们看到了Web和应用之间融合的趋势在加快。第三,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年代里,商业模式不清晰,大家都在探索。
基础设施方面,具体指的是个人的云存储。别小看个人的云存储,一开始我也不了解,不理解。云存储有什么难的?很早很早以前,十几年以前我就用过,后来的各种邮箱都提供好几个G的存储邮箱。这是真正的真金白银,每一个G工业界大概是10块钱,我们百度给每个网民提供的是15个G的免费服务,为此百度每年要掏出几十个亿。一般的小公司支撑不了,后面的业务没有起来,纯粹是一个烧钱的业务。能够提供安全、平稳、免费的服务,我相信只有具有一定实力的公司才能够去做。
Web和App的融合,有两种App。我们说Web和App的融合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以Web的形式开发App的应用,我们观察到的很多现象,比如说大家的浏览器都在使劲的比拼HTML5的高低,这一、两年来大家提升的速度非常的快。百度在9月3号宣布了跟HTML5的兼容性已经达到了482。另外反面的也证明了Web的趋势很重要,Facebook前不久说放弃HTML5,但是前不久我遇到他们的高管后悔了,又悄悄的开始做。这种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个趋势是商业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上如何去盈利?我很坦白的讲,PC时代建立的是三大主流模式,广告、店商、游戏,包括虚拟的和货币。在移动互联网上至少都没有得到验证,由于用户的使用行为、使用的动机和屏幕的大小以及操作键盘的不同等等引起了这些变化。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明确的一个事情,用户在手机上付费的可能性更大。过去我们有过一些例子,如何来方便用户缴费,方便开发者去收费,在这件事情上作为我们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我们正在做的一键支付,其目的就是这个。谢谢!
黎争:结合刚才王坚博士的,其实云时代是在线时代,对于林总来讲就是需要互联网基因。从这个角度来讲,您的云管理软件怎么在线?
王文京:百度的专注和三年来的建设,特别是怎么样利用平台进行应用的建设,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阿里巴巴。我们这些做企业软件的公司,特别是做管理软件的公司,我们因为也在推进自身业务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之中走在前面的互联网公司的很多的思维和做法确实值得我们要很好的学习借鉴。我们推进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本身软件的云化,第二个层次是彻底的把我们的应用完成变成云的服务。现在我们这两个方向都在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一点,企业软件公司经过前面十几二十年的发展,我们所建立的企业客户基础,在走向云化,走向云服务时代很有价值,因为它是特别有价值的端。最近很多做互联网的公司找我们,希望跟我们分享应用怎么结合,我想这里我们有很多可以合作、可以结合的机会,有的合作现在也在推进。谢谢!
黎争:接下来是腾讯的别总。
别洪涛:我感觉今天的会场热闹非凡,来的人非常多,在座的各位至少是云的用户,或者自觉不自觉的在过去多年从事着云的工作。但是我今天个人的感觉,在2012年,在中国,感觉云不再是虚无缥渺了,非常的具体。相信在座的各位公司在云的领域也有非常多的突破。今天接近半数的人都在上网,很多人有很多个终端,移动终端和智能手机的方面可以实时在线,当然也非常感谢基础设施的进步。今天整个云跟端的互动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的互动,端的多样化和实时在线以及云的厚度。今天我们觉得云是非常复杂的,基础设施就是非常复杂的部分,怎么让用户实时在线,庞大的数据中心怎么能够数据同步,以及怎么存储大数据,怎么做离线计算,怎么把能力分装出来给我们的应用。这些云跟端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整个互联网我们也认为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实从腾讯自己的业务来看,现在的用户,我们上网的应用,除了一些巨头提供的服务,大家可能会用一些QQ、百度、阿里的这些服务之外,其实有大量的中小的服务是满足我们个性化需求的,这些服务正是推动着互联网和云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
在腾讯内部,其实我们大量的服务器还不是那些大家感知到的服务,大量的服务器是中小型业务,但是业务又有这样的需求。所以,这个生态系统在推动着云的发展。这个服务我们也认为它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云用户大量的需求其实没有得到满足,没有得到满足的原因是因为很多的后台能力,没有很好的来封装出来。云计算我们更愿意说它是一种云的服务,从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一种云的服务,因为计算型的服务在互联网公司也有,像离线计算,大数据分析,但是大量的是一种服务的能力。一个是我们的能力能不能封装出来,我们的服务是不是更好的封装在上层,让我们更多的大量服务的开发者和用户能够更好的应用这些服务,这是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后续应该持续去做的。
在构建云端这部分的工作里,我刚才讲了复杂性非常多。举一个例子,像存储,存储里面我们知道像腾讯空间的相册,每天有2亿张的上传,处理有很多常规性的工作。还有Mail的存储,有很多很老的邮件,十年以上的邮件你也不一定看。这些复杂的问题能力必须封装出来给到用户,才能更好的触动前端业务的发展。在构建这些系统里,包括基础设施,我们觉得在整个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方面,更希望把数据中心,就像我们做PC机一样把它做非常标准化的构建。我们需要在这个数据中心上构建一个操作系统,能让这些离散的数据中心规模的计算机很好的被管控起来,同时把这些能力封装出来,把第二层的服务能力再封装出来。过程中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在各自的努力,但是标准、接口怎么形成。亚马逊在这方面走的比较领先,亚马逊的标准是他的标准,但中国怎么把这些功能更好的封装起来做管理,这也是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
黎争:请姚总和别总互动一下,别总讲了他的系统非常的复杂,但是姚总你肯定有友友系统的办法,所以请跟别总互动一下。
姚宏宇:确实要把这个系统做好的话,其实是云计算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其实数据只是表象出来的东西,即使有能力把数据处理了,但怎么长期的让处理系统的复杂性能够变得可持续发展,这是非常大的问题。我非常赞同别总的观点。
王亚卿:我首先非常感谢田总邀请我代表京东商城来参加云世界盛会,与各位云世界的精英来交流,这也是我们京东商城首次参加云计算方面的大会。京东是怎么看待云技术的?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怎么利用云技术来建立电子商务云,提升电子商务用户的体验,把这种体验做到极致。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提升我们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内部能效的提升,包括我们依托云技术一系列新产品的开发等等各方面。
比如我们紧紧的依托电商云,依托京东商城核心的竞争力,比如我们的物流配送系统,我们在大力推动我们云物流体系的建设。各位谈了很多大数据,大数据对电子商务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紧紧依托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进行精准的服务和营销,推动我们的云服务。总而言之,京东希望跟各位云计算的公司合作,大力推动我们电商云的发展,培育电商云的环境。依托电商云的特点,建立电商的云物流,将我们各方面的用户体验等等做的更好,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终端用户。
京东这方面起步比较晚,但是过去一年中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京东云从一个概念逐渐转变为一个现实。从我们的技术团队来讲,也是从逐渐的摸索走向了成熟。所以电商云已经在京东逐渐的成为核心的技术发展的驱动能力。非常感谢!
姚宏宇:首先非常荣幸跟各位大佬们一同坐在台上,除了别总没有见过,其他的都见过。说起“你好 云”感慨很多,我在国内做云计算起步比较早,到现在开始进入第五个年头了。今天出来路上碰到雪,其实心里感到很欣慰,云计算从一开始大家不知道到很快的提高到炒作,今年大家虽然也提云计算,肯定不像去年提的那么多了,这反而是件好事。总算能跟瑞雪一样真正的下下来,润物细无声,总算看到云计算真正的落地了。
现在还有我们的客户和朋友在问我云计算有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好像这五年一直都没有得到很明确的答案,我这里说一下。第一,云计算既不是忽悠,也不是特别神秘的东西,它就是实实在在帮助开发生产力的一个工具,一个信息社会的一个新的工具。
第二,云计算的发展就跟互联网的发展一样,真正发展是很漫长的时间,需要大家的一起努力,中间会经历很多。就像我这五年也是各种艰辛,其实路还很长,所以需要大家一起的努力。但是我们坚信这是伟大的路程的开始。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用云计算可以解决的,有些事情至少目前的水平是解决不了的,大家要比较冷静的认识到。今年说的比较热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说的最多的就是大数据。这里我讲两个感受,因为我们友友系统这么多年一直在为其他的企业提供服务,虽然叫云计算,但是碰到的问题大量的都是跟数据相关的。总体的感觉是大数据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本身企业面对的数据类型,你所选的方法和类型要切合数据的类型。一种是流数据,还有一种是传统的像以前作为归档型的数据,每种数据的类型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你要选择不同的技术来解决它,这是一个维度。
第二个维度,作为大数据要分成三个层面,真正要把大数据处理好,最底下的是系统层面,其实就是云计算的工具,我能够提供你很快的存下来,很快的查询和分析的能力。再往上可以跟行业相关,也可以跟行业不相关的通用的数据的算法,这一层怎么能够设计更好的算法,让它更快更精准。大数据最重要的还是应用,这个时间点应用还没有起来,大家还在探讨,关键是大数据能够在哪一个行业真正的做起来,使其真正的发挥作用。
最后我说一个有一点不大一样的观点,我比较年轻,也喜欢挑事。王坚博士刚才说大数据不是关键,我觉得在线很重要。互联网企业从15年前一直到现在,我们现在叫云计算和大数据,以前叫做分布系统和海量数据。其实互联网企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这方面的耕耘对互联网企业来说这确实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什么云计算和大数据在这个时间点大家能够这么热烈的来探讨这个问题,最主要是大家想的是怎么把这个技术,把互联网里面衍生和发展的商业技术应用到其他所有的行业里面去。这一点王文京先生跟我有深刻的体会,我们想的是大家关心的是还有其他95%的企业,加起来经济总量超过所有互联网企业,怎么把这些技术,把云计算、把大数据应用到他们的产业里,让他们的生产力释放出来。
王坚:我解释一下,他最后讲的真的完全一样。几个月以前,我参加一个会也叫我讲讲大数据。我当时用了一个PPT,我给大家讲我这个PPT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五年以前跟别人讲的东西,其实反映了他的一个观点,站在互联网公司的角度,大数据这个东西很早就有了。为什么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其实今天真正的价值在于在一个互联网里面发展起来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变成所有行业的财富,我觉得这是今天大家讲大数据可能会带来的东西。回到刚才王文京老师讲的事情,可能真的再过一年、半年,再说我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大家会觉得很奇怪,因为每个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了,大家的生活就依赖它了。真正大家知道数据会变成一个社会的财富,会变成一个生产资料,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数据,我一直觉得站在我的角度数据有几个东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是我已经讲过,数据从离线变成在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离线和在线以后,在互联网公司以前,大部分的数据都是死的,大数据对社会是没有价值的。有了今天以后,数据再没有死和活之分,只有冷和热之分,用的多跟用的少之分。这是我觉得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帮助。最重要的是数据对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是我自己亲身的感受,所以在我眼里看到大家不同的说法,对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说法,这代表数据对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人说数据是石油,把数据真正看成是资源。也有人说数据是伽利略的望远镜,没有伽利略的望远镜今天的数据不会是这样的。大家也说数据是显微镜,如果没有显微镜根本不会有生物科学的发展。今天恰恰倒过来,数据会变成整个不同产业,不只是互联网所有产业的有力推动者。
黎争:王坚博士是从结果来看,您是从过程来看,95%的还没有在线,一定要让它在线,直接看到结果,最后殊途同归。接下来进行第二个环节,个性化问题的时间。第一个问题问王总,去年我也参加了这个会,我跟王总也有过交流,王总非常的认真一直听到了晚上。您个人讲到云计算对应用有所改变,其实我们都是在不停的在自我否定当中发展的,那么云计算对您本人有什么改变?
王文京::我说一个例子,我有一次也是参加一个活动,是一个会议,我正好需要一个公司的财务数据资料。我先在自己的电脑里找,因为目录比较多,没找到。又在外地,所以我也不太方便让我们财务部的人马上给我提供一份,我又到网上找。因为用友是财务公司,网上有很多数据,我很方便的得到了数据。这件事本身对我们在思考在推动企业软件的改变走向云化这一点上,也是很有触动的。实际上我们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他的管理的应用都会变成这样一种云的方式。谢谢!
黎争:其实推动一个企业的变革,一般是从最大的董事长开始。张董事长,您在整个亚洲都在推动云计算事业的发展,站在您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现场,中国云的发展在亚洲是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张明正:革命形势大好。我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软件都是以欧美为主,亚洲不管怎么做,在IT产业都是潜力军,你不可能拿到自己独立和自主的机会。这一次刚好云的OS操作系统有开源码,拿到开源码就可以免费了,在上面架构数据中心大数据这些,哪有这么好的事,不必付钱,又可以建立这么大的数据中心。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年轻人,他自己有API,不同的技术就出来了。像大数据就不一定是计算机科技了,还有人类学、物理学、数学各科我们都有很大的机会。我们是制造大国,硬件的毛利很小,将云计算加上以后就是一条龙,以前是各自分开,硬件就是硬件,OS就是OS,现在连起来了。所以,制造能够加上软件,把它连在云上,毛利率至少增长5倍是没有问题的。不一样的地方是在国外云是希望新的创业的,要让更多的人能够勇敢的出来创业,失败也不要怕。这是我们需要再加强的地方。
黎争:今天现场的温度确实是比较高的,确实形势一片大好。童院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对运营商挑战是很大的。但是也有一种说法,在云时代会给运营商带来新的机会,您怎么看待新的机会?
童晓渝:我们最终用户需要的智能普世的服务其实是需要云计算支撑的,什么叫云计算?真的是计算机才叫云计算吗?不是,刚才讲了网络也是云计算。我们服务的机会是很多的,我想讲的是我们面对的挑战。我们是一个壮年企业,我和王总、张总三个企业有相同之处,我们是传统企业,已经是壮年了。但是我们要成为一个创新很强的互联网形态的企业是很难的,我们期盼,但是很难。我们最大的难点,第一是我们的创新和观念,观念问题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是人才怎么聚集,我们以前的生产不需要这样的人才,现在需要这样的人才,怎么快速的聚集起来。第三我们的资源怎么整合起来。这么一个全国性的集团性的企业,内部需要整合资源,生态也需要整合资源。
在我们的分析经营当中,如果能在百度拿到他关键词搜索的相关的数据库,那我们的分析可能就更到位了。这种资源也是需要整合的,还有我们的IDC可以为腾讯,为三大互联网企业提供服务,这也是社会资源的一种整合,我觉得整合资源非常的重要。
我们还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以前做过增值业务,我非常注重生态,这个生态一定要维护好。今天云计算真的没有推起来,很大的一个问题没解决,就是用户信任问题没解决,可信。如果云计算的可信度没有解决好,数据又提出来了,我们不维护好建立好这样一个生态,我们的数据就会成为一个灾难。这个话不是耸人听闻,一定是这样。我们有过很多的教训,今天来看我们讲生态的建立,尤其是今天,特别是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我觉得这个很现实。这几个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我认为也是我们共同推进移动互联网发展当中要解决的问题。这远比技术问题难得多,谢谢!
黎争:有一种观点跟童院长分享,没有挑战的机会不是真正的机会,解决了挑战就能变成真正的机会。王博士去年我们合作过,今年看您在不同的场合也讲过,阿里云在发展过程中,从阿里云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开发者那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王坚:最重要的是你跟客户接触以后,你突然发现你自己的想象力有多不够,这是我最大的体会。我讲一句话,最近我跟我的合作伙伴在谈,突然我想到一个事情,我跟他讲我们合作的目标是什么?我就说云计算是有可能帮助消灭人类的一种疾病的。今天你去看任何一个教科书,不会有人告诉你云计算是可以消灭人类历史上一种疾病的,这是我从科普学到的。
黎争:哪一种疾病?
王坚:只要是跟数据有关的疾病都是可能的。明天来了之后再开这样的会,我可以告诉你什么样的疾病通过云计算的帮助可以解决。
黎争:今天是12月12号,再过10天是12月22号,万一呢。
王坚:我真不能说是哪种疾病,大家一定知道在生物学里关于基因的研究是非常热的,基本上就是一个数据的问题。尽管数据很大,但是我还是要回到我的观点,这个数据如果没有互联网是不会普惠到每一个老百姓的,正好这个时候是有可能的。我没有办法说具体是哪一个,但是大家知道非常有希望。我再多说一句,刚才谈到传统企业,我听了以后脊背发凉,为什么?我们自己叫自己是传统互联网企业,所以其实是没有差别的。挑战是这样,把中间去掉,大家都是传统企业,这是这个时代给的我们的机会,所以我们希望做到的也是到最后有一天不是传统的互联网企业。谢谢大家!
黎争:通过王博士讲的,我大概能够去理解,好像是跟自身生命相关的,是基因这个领域的。张总,您搞了一个电信创新云的实验室,现在这个实验室有什么创新的成果?
张振清:我们也是关注云计算的创新三年多,内部成立了云计算实验室。刚刚说了我们都是传统企业,传统企业搞云计算的创新,最重要的是站在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如何帮助我的客户省钱,第二是如何帮助我的客户赚钱。所以在我们的云计算实验室里我们做了很多创新的开发。首先从省钱的角度上,我们把很多软件的应用重新在分布式计算的云的架构上,可以把原来需要几千万,五千万人民币的硬件,现在只需要几万元的人民币硬件。第二是我们做了大数据的投入,像流数据,运营商的网络上有很多流数据的场景。如何用流数据为运营商找到赚钱的机会,刚才童院长提到了将来运营商提供的是一个智能的互联网的服务,这里面是需要有很多智能数据分析的。我们主要是在省钱和开源方面做工作。
黎争:您刚才讲的这两点跟是不是传统没有关系。百度是非常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云计算本身也在改变百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度也在变得传统。云计算会给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怎么样把原来传统的东西设计的更新?
林仕鼎 :变化很大,也很多,对我们软件的设计,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还有一些理念,包括计算范式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变化。我简单打一个比方,过去在我上学的时候,30年前我在上大学,那个时候我们有一个很著名的课程叫计算机体系与结构。将那门课的老师应该是很牛的,那个时候计算机体系与结构是一个很热的话题。也就是说,如何把一台计算机做的更大、更块、更便携。那个时代确确实实产生了很多英雄的人物,有的当成了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但是现在我们在云计算年代,或者说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年代,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不仅仅要关注一台服务器如何产生出来,其实这已经不是难事,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单个的数据中心里,有几千、几万,甚至十、十万台级的数据中心,如何把这些服务器给它连起来,给它管理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资源池,还要统一的调度,弹性的分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老是讲POE,讲能源,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数据中心如果通过软件的设计能省多少服务器?服务器只要省下来了,所有的能源占地都省下来了。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是思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把标准化的服务器给它连起来,管理起来。同时在软件开发上,当然有其他很多新的变化,比如快速迭代是互联网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黎争:别总,我在看您相关资料的时候,准备这场对话的时候,想到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为腾讯既是特别大的私有云平台,同时也是特别大的私有云系统,您好像这两者都要抓,您是怎么抓的?
别洪涛:私有云主要是腾讯内部几个海量的巨型的业务,我们是先从内部开始的。腾讯开始云方面的工作是很早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开放云的时候,我们当时碰到很多困难。因为当你在线,尤其是互联网的这种服务,当你在线从一百万到一千万到一亿的时候,每一次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个巨大的挑战面临的问题非常之多,过去应该说非常多的人经历了很多坎坷、教训,把系统建立到今天。这些能力的积累,我们内部这些大的系统已经开发经历了这么多,但又有很多新的产品从头开发,非常的复杂。我们最开始还是从内部尝试云化,从最基础的统一的标准化的数据中心的设施、网络、调度自动化的东西,然后再构建存储的系统、数据库的系统,让多产品来使用。
你使用很多腾讯的产品都会有头像、图片这样的东西,不管散在哪个产品里,后台都是一样的东西在处理。作为开发部门简化了很多。 内部云里我们主要解决的是这几个海量巨型的业务。后来发现消耗我们大量服务器资源的是中小的业务,这种业务非常多,每个都是造成数据中心资源的浪费。坦白讲,我们整个的使用效率怎么提高,这也是在想另外一个问题。其实在开放平台上我们关注的点还不是在这个地方,当时开放平台更多的考虑是把腾讯PaaS的东西和用户层面的东西封装出来,提供给开发商和中小型的创业公司。底层怎么办?当时还是拿着后台海量系统进行简化,变成支撑的公有云。所以后台基本上是同一套系统,面向公有云部分主要解决的是怎么让开发者更好的把他的应用推上线的问题。
黎争:公司有时候分明,有时候结合是很重要的,才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王总,大数据对京东商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京东商城的大数据有什么特点,你们是怎么利用的?
王亚卿:大数据对电子商务来说,简而言之可能是我们的生命线。在线的大数据量,从电子商务来讲我们快速的响应,分析能力,这是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从京东本身来讲,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利用开源技术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大数据的平台。从大数据线上的收集、分析、建模等等各方面,完全通过开源能力自主开发了一个我们的大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刚才姚博士也谈到了数据的价值还在于应用,我们怎么利用这些数据帮助我们提升用户体验。比如怎么样利用我们的数据通过用户建模更加精准的分析我们用户的消费行为,提升我们的精准营销能力,帮助我们更好的提供电子商务最终的终极用户体验。这是我们努力推动的一个方面。
数据就是电子商务的数据线,在这方面京东有非常明确的战略方向,对于云技术的应用,对于云技术大数据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京东作为技术驱动型这么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的一个大的战略。非常感谢!
黎争:作为云计算领域里资深的年轻人,姚总姚博士,最后给您一个新的问题。2013年的云计算会有哪些关键性的突破。您在中国做了五年的云计算,到明年第六年了。
姚宏宇:从去年开始云计算就深入到各行各业,现在在市场上借着大数据的风潮能够跟企业的核心系统结合的比较好,能够真正的使用起来。包括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还会往前更进一步,从技术本身来说,在解决数据库瓶颈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进展。
黎争:王坚博士我还得再说一下,您刚才抖的包袱把我的结束语提前说了,但在这里我还是要说一下。2012年12月22日大家早上还能看到太阳正常升起,大家抬头望天望到的第一花云应该是非常精彩的。谢谢大家,谢谢各位领袖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