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对碰 探讨云产业的未来

郭昕:大家下午好,有幸邀请到田总为我们做一个开场。我先把整个会场大概的顺序,今天讨论的一些主题跟大家做一些介绍。田总来了请田总 给我们做一个致辞。

今天上午我们听了很多国际上最时兴的一些看法,云计算、大数据,下午我们做了一些发布,北京市祥云工程过去取得的非常光辉非常伟大的成 就。今天下午2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请到了五位嘉宾,有三大板块。一是请到姜处,给我们讲讲整个的政府从园区建设,从云产业的规划,一些政策和他 对未来发展的一些展望。在基地+基金的模式下,我们希望多看一些投资基金,看一些国家大的基金,产业发展的基金,他们是怎么看这种趋势的,他 们怎么做未来发展的规划。最后我们有请到了两个非常出色的园区领导,上海浦东园区和苏州国际科技园,请两个园区的领导谈谈他们在发展云产业 ,对云产业的基金,云的技术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这样我们了解一下政府的宏观政策和未来产业的资本是怎么的取向,园区目前发展的道路上 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成就。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其实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的发现它的龙头动力都是通过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去实现的,就是我们说的园区现象 。从开发区到现在各种各样的高新区,各种各样的园区实际上形成了我们战略发展和技术发展国际对接产业发展的高地。这些高地的发展,某种意义 上来说,它代表了中国科技的实力,它其实也代表了中国未来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潜力。

从刚开始园区发展更多的是要素的集约,比如一个地方毁掉一块农田变成开发区,以前是简单的把产业集中了,慢慢的把行业集中了。比如我们 有了加工区,有了外贸区,有了生产的园区。现在园区的发展基本已经进行到第三代、第四代,把产业、资本、政策都结合起来了。今天我们就可以 听到一些活灵活现的故事,以及他们这些领导,这些专家和园区工作的实践者,给我们讲讲他们未来的发展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展望。

田总已经进入了会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田总。

田溯宁:致辞谈不上,北京云,祥云工程的总体设计师在这儿,我就想跟大家交流一下,由于云的世界没有像其他的产业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政 策、创业者、投资者,包括园区物理的实体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中国比较独特的特点,你要到硅谷,说硅谷产业园,可能西方没有这样的模式 。在中国发挥我们的特点,怎么样跟政府的政治相结合,怎么样能够进行区域性的产业聚集的发展,怎么能把投资和企业家相结合。这条路子现在看 来我们过去一年的实践,应该是非常宽广的道路。

过去是无意中走了出来,今年能够总结一下我们的经验,能够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我们叫基金+基地的模式。如果再加一句即产业的政策,我们 怎么把产业政策和基金、基地的做法,通过投资建立一个所谓的产业群或者生态系统。这种方式能够比较有系统性的建立产业链,同时能把政府的资 源和资本的资源有序的结合,能够形成孵化。早期有一个小的主意我就能够被孵化了,像温室一样,能够进行所谓的投资,孵化到一定程度,通过天 使投资,能够在投资的过程中进行服务,有各种各样的服务。通过税收服务、政策服务,今年云基地准备建立一个基地内的银行进行贷款,基地统一 进行担保。各种各样的服务,人力资源的服务。食堂,大家到这里能够免费吃饭。这些小的事情对创业者非常重要,因为创业跟思想有关系。而且创 造者需要聚集,就像今天的会上优秀的人聚在一起能够碰撞出更重要的思想。然后我们帮助企业去发展,最后做一些管理工作。

这种方式在过去一年的总结当中,未来有可能我们共同的探讨更加系统的发展起来。今天广智参与和老郭进行云产业的发展和探索,怎么把过去 的实践和未来的展望相结合起来,我们能够更有效率的,更加主动的把产业政策、产业园的发展、投资、创业相结合起来,我们在中国能够建立起各 有特色的云计算的产业集群。

我做这样一个开场白,希望论坛能够讨论的更加有效。

郭昕:非常感谢田总,时间虽然短,但基本讲出来了未来的三大特点。在这个条件下来展开我们今天思想上的碰撞。在这里我先跟大家简单的说 一下,今天采取这种模式。我是希望能够跟下面互动,特别是大家都是做园区的,都是做云产业的,可以跟我们的领导有一些互动。前面大概分成两 个大的板块,一个大的板块是来讨论一下政策和资金、基金他们怎么去看这个市场。第二个板块我们来看一下园区的从业者,园区怎么去看这个市场 。前面是个人的介绍,介绍完之后有一些互动和讨论的时间,之后再进入第二个板块,再去介绍再去讨论。

现在我把嘉宾请上来,北京市经信委软件处处长姜广智先生。云基地发展过程当中非常亲密的,也是直接对我们哺育的北京市中关村发展集团投 资部,今天荣幸的请到了朱平部长,去年也是我们论坛的嘉宾。还有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冯嘉武部长。上面是基金、设计师、政策师,下面荣 幸的请出园区的领导,一位是郭小平先生,他是上海浦东软件园汇智软件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最后一位也是很重要的,苏州国际科技园的总经理 助理马迪先生,昨天田总说了他是高富帅。

现在就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大家,同时留给我们台上的嘉宾。先有请姜处。

姜广智:谢谢主持人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再分享一下我们怎么样看待云计算,政府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有怎么样的战略考虑。

祥云工程我刚才一点钟的时候在秀场做了一个发布,大家在网上可以看更详细的材料。基本上祥云工程是北京市云计算产业的一个总的行动纲领 ,这个纲领概括的说就是这么几句话。一句话是应用为先,要把北京打造成世界云计算应用领先的城市。我们提出祥云工程应用为先的时候,还没有 智慧北京、智慧城市这个口号,这两年我们又新闻发布了智慧北京的建设纲要,我们把云计算作为智慧北京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

第二句话,我们要通过云计算重整北京的IT产业链,希望能够在IT产业新一轮的竞争当中能有一个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大家也知道,北京的IT产 业在全国不算领先,软件比较领先,互联网比较领先,当我们的硬件体系比较薄弱,缺新、少系统,这些大家都清楚。我们希望在云计算这一个浪潮 中,能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比如说服务器,新的服务器的技术在云计算的时代出现。我们想突破这样的瓶颈。也包括我们的终端,新的终端要迎头 赶上,我们要有新的产品支撑它的发展。我们希望用产业链整体的发展来抓住云计算时代的机会,使IT产业整体的实力有所提升。

第三句话,云计算在新的时代现在具有非常良好的资本条件,非常好的市场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和2000年发展互联网时代有质的不同。所以我们 要整合国际资源来发展云计算产业,使得我们利用好国际上现有的企业,利用好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能够跟国际保持同步,并且能成为世界级的云计 算的产业基地。

我们有个目标,到2015年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我们的3个S,IaaS、PaaS、SaaS的形态要达到500亿元的收入,整个云计算产业链超过2000亿元的 收入。这两年过去了,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做了很好的积累。今天我们发了80个新产品,还没有算好到底有多少收入,初步估算 了一下大概有100多亿的销售收入产值。确实我们这两年产业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是祥云工程总的情况,刚才田总特别谈到政府在政策支撑上未来会有哪些考虑,怎么样把基金+基地,再加上政策固定下来。下一步我们最关注 的是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推动云技术的应用或者叫市场政策,或者叫应用政策。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综合考虑的。

去年就有人提议,说台湾当时提出了很详细的十大政府云工程,云交通、减灾防灾云,去年我们也推了十大示范云工程,全部是公有云和行业云 ,没有一个政府的云,没有说北京搞一个多么大的政府云平台。今天我可以跟大家说,这个工作事实上我们正在推进,政府要真正的把我们的政府应 用,对市民互动的应用,要往云平台上牵引,广泛的采用云技术。有些事情我们还没有想成熟,包括前一个论坛讲的安全的问题,我们没有大张旗鼓 的去推进去宣传,但一直在务实的推进。下一步我们政府云的应用会有新的突破,上个礼拜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们发布了一个北京Data这么一个网 站,这是要把我们政府掌握的数据,内容面向老百姓服务的全部公开。希望我们的创业者,我们的开发团队,可以根据我们政府掌握的这些数据做你 们自己的云应用。

我们借鉴了欧盟的做法。有一个美国青年到巴黎去,发现上厕所很难,他就用欧盟公开的这些政府信息做了一个巴黎找厕所的应用。北京市政府 也找了这样一个案例信息,包括地理信息,包括地图信息,这一次都开放出来了。这是北京电子政务处来主导的,我们把资源开放了。

另外,政府基本明确了一个态度,市政府不鼓励各个部门、各个区县自己建设数据中心,办公大楼底下一层弄一块地方搞个数据中心,我们鼓励 用社会的数据中心资源。这项工作我们在今年会稳步的加以推进。还有北京市政府部门开通了一个统一移动办公的平台,每个委办局或者区县现在在 上移动办公的时候,不像原来上OA专门搞一套,移动办公我们有了统一的政务办公增量。诸如类似的很多服务都在推进和应用,我们要尽快的将刚才 说的第一句话落到实处,政府做表率。同时我们还要使我们云产品的应用有一个好的环境,今天我们发了81个产品。我们有一个重要的想法,北京市 政府部门以后建设的系统,包括私有云,包括行业云这些系统,能够采用我们自主产品都要采用我们自主产品。今天发布的产品还不能说很成熟,还 不能作为政府推荐的产品,但是它开了个头,我们想这是一个方向,就是我们要用自己的云产品构架我们的云体系。

我们大力鼓励公有云的应用,去年我们发布了云平台,不遗余力的推进公有云的应用,政府要率先采用。我们要在云架构中采用其他公司提供的 云产品,后面我们在应用上还要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第二个政策导向就是布局政策。云计算作为一个新产业很热闹,各个地方都有积极性来发展 ,全国各地都在云领域里面转。我们北京市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布局体系基本上明确了。可以概括成两句话,南边叫云后台,北边叫云服务,南北两 大区域来做划分。云后台就是大家所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边未来的重点是数据中心、运营、云设备的制造。比如说新的服务器、新的终端。 云后台区域我们有一个北京云基地,是一个核心结点,它在这儿形成了与云后台相关的安全的产业链条。北边中关村这一带是软件和互联网的密集区 ,这边重点是做云服务。最近我们新开了一个中关村软件园的云服务产业基地。通过这一个结点,我们要把整个中关村区域的云服务很好的整合起来 。

在布局上,我们还有一条,就是要加强和周边城市的合作,要把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逐步的从北京转移出去。这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要更加节能, 能够充分发挥天然冷源的优势,要把大型数据中心移到河北、内蒙这些区域来合作。这是我们布局的政策。布局政策总的来说,我们支持在北京设立 研发机构、运营机构,也是按照我们的总体布局,但是我们不支持在北京再建设大型的数据中心。

我们后面会特别关心小企业、新企业的创新整合,创业整合。我们认为云计算现在基本上是由大公司转型来作为发展的主导,最近大家知道李彦 宏提出要加强狼性、克服小资的口号,百度这样的公司确实认识到,像云计算,包括云计算相关支撑的移动互联网转型能不能成功,是他们未来还能 不能在中国保有优势的关键的结点。所以他们都在纷纷的转型。这些转型的企业我们都是积极支持的,并且也给他们创造了很多充分的条件。我们下 一步更看重的是要产生更多的新企业,今年6月我们去了一趟硅谷,跟硅谷做了一些交流。我们发现在硅谷有大量的新创的公司,在云计算的时代。继 2009年之后,掀起了数量最大的一次高潮。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陷入了谷底,但是去年和今年之后在迅速的恢复,企业创业又以云计算相关 的企业居多。但我们也有各方面不利的影响,比如成本上升很快,我管的产业,软件信息服务业,每年要新增800多家企业,但是今年只增加了500家 ,比去年少增加了300家企业。我们认为云计算的发展,未来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不是百度、阿里这些正在转型的巨头们。他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也许巨头大了以后会成为变革的阻力。我们相信未来云计算真正的领袖还会是新公司,现在还没有冒出泡来的公司。所以,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极 大的改善北京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更多的企业能够涌现出来,新的创业团队能够发展起来,它将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主流。政策上下一步主要开展 这三个方面,我就先介绍这么多。

郭昕:明年我们的手机就可以查公交、查路况了,不仅仅上厕所。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在未来的产业布局上姜处讲到两个非常重要的点,一个 是不再建大型的数据中心,二是政府要用商业云。这对所有的园区,对从事云计算产业公司来讲,从事硬件的也好,这是一个天大的喜讯。还有就是 加强应用,从加强应用的角度来说,比如我们今年推出的81个推荐产品,这些产品当中,应用这部分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弱的。基础软件不错,硬件也 还可以,但是应用上整个的解决方案上还是比较薄弱。所以这个也是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很大的商机。最后姜处提出来在我们未来的转 型过程当中,像百度、联想在北京土生土长从小到大长起来的这些公司固然好,固然是我们的支柱,但同时北京同样是一片沃土,给所有的人,给创 业的公司,给小的公司,给微利的公司创造了很好的形式。我相信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它的新的商业模式,它的新的公司的架构,会产生一批和联想 、百度一样的大公司,但是架构不同,是云架构的,是云组织方案的。这个机会今天实实在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听的时候非常兴奋,再次 谢谢姜处。

我们要做这个就要有钱,需要有政策的扶持,还需要有产业的基金去扶持。中关村发展公司是北京政府投资的龙头,也是代表政府向产业发展的 指南针和指挥棒。下面有请朱部长。

朱平:各位企业代表下午好,我记得去年参加云计算论坛的时候,丁磊他们都穿着普通的夹克,我当时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上去的,海外回来的不 穿西装了,本土开始穿西装了,好像错位了。所以今年我干脆领带不打了,西装也不穿了,直接就上来了。

云计算从2010年、2011年大家提出一个概念,从喧嚣的市场回归到一个理性的市场,回归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从错位回到本位上来。今天我谈的是 携手同行,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我想讲三块,一个是股权投资政策简介,二是中关村发展集团介绍,三是我们的投资策略。

提到政策的时候,今年中关村示范区大的规划算是做完了,中关村提出6+1的概念。重点发展六个重大产业领域,像下一代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等 ,都算六里面之一。中关村针对六个重大的产业会形成六个基金,通过六个基金重点支持六个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的发展。刚才田先生说过,中国的发 展跟国外不一样,国外是基金投资慢慢的发展最后形成一个产业,咱们这边是政府要支持一个产业,首先划块地,建一个建设基地,然后给一个政策 ,弄点政府资金投资企业,使企业慢慢的长大。小作坊式的发展也发展的很快,北京的产业发展更喜欢驱动化的形式。6+1政策颁布,2013年开始我想 在6+1里会产生六个基金,云计算行业里本身就在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中非常紧密相关,明年在这方面的投资肯定会加大。

第二个政策是北京市重大专项统筹资金。我想说一下意义。2009年市里面统筹一年拿出100个亿,连续五年专门支持一批对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这个资金跟普通的资金不一样,是以基地引导为主。如果企业申请到这个资金,政府股权投资,投资完以后如果企业成功了, 今后4到5年或者上市前退出来的时候,把本金加活期存款利息还给政府就行了。如果失败了,因为是股权投资,风险共担,但没有做到利益共享。有 人提出资金退出来以后给谁?政府股权退出来的资金,原则上是奖励给公司的管理层和核心团队。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和核心团队购买不了这么多的时 候,我们第二个方案就是各大股东同比例回购。这其实对于股东来说,对管理层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尤其是对创业型的企业,风险被很大的 分担了。

第三个是政府会关注哪些产业领域?前面说的六大产业领域,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都在里面,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分成两大类 ,一个是成果转化类,一个是产业化类。成果转化类原则上支持500万以上,产业类资金是1000万以上。成果转化资金一般是针对大学院校,你有一个 技术,在市场上没有经过大批量的认证,我们把它归为转化类的项目。有的项目做完了,已经有产品在市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销售,但未来做市场的 时候要扩展,需要政府大量的股权支持,这归结为产业化的项目。

想跟大家说一点,政府股权虽然不要求回报,但是政府股权在持有期间,企业进行分红,政府股权所占有的比例也要参与分红,但不参与企业的 实质管理。北京市做政府股权投资是五个平台,一个是我们中关村发展集团,不是金额最大的。第二是科委下面的首科集团。第三是北京投资公司。 第四是亦庄国际,主要是亦庄开发区内的企业。第五是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主要是对大型汽车的股权投资,像北汽,项目不多,一到两个,但占用的 资金最大。

在政府股权投资过程中,跟大家讲协议的过程中,有三个我们是比较坚持的。一个是一次表决权,企业原则上必须在北京,如果离开北京得把政 府股权还回来。第二是知识产权要完全独立。因为我们叫中关村自主示范区,如果企业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从国外买回来一个,产品一推出去官司 就打疯了,那肯定不行。第三项目投资一定要专款专用,政府给你的钱你一定投在项目的研发上,不能买房子、买汽车。特殊事项的参与权,这一块 我们只是行使我们所持股份的表决权,过去这块也要求一票否决权,后来我们改过来了。只要你在北京,企业的管理层比我们更关心他的企业。第四 是有一般事项的表决权,对出资额的表决。政府股权投资实际上是三个目的,一是企业的发展经营我有知晓权,不像过去给了企业,企业迁到外地我 们北京市什么都不知道。二是适度的参与权。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人才竞争,作为他们的股东我们会参与协调。三是循环使用 。这部分的政府股权投资,企业发展不错回归财政,财政还会再给你投资。这个资金是逐步的滚动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政府股权投资操作两年,我们做了120个项目,总投资是21多个亿,跟很多企业打过交道。下面是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过程中我们都 在慢慢的解决。

我还想讲第二件事,除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专项资金都是100个亿以外,北京市财政局出资叫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重点扶持资金,拿出 5个亿,股权投资的方式也是按照政府股权投资的。但是跟政府股权投资区别在哪儿?第一,领域。前面的政府股权是六个战略新兴产业,是很宽泛的 ,这个领域有明确的限制,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兴服务业,像软件服务业、物联网等等。还有电子信息、物流业,科技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如果你 在这个领域多,申请这个资金也能做到。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个资金分成三个用途,即贷款贴息、补助、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原则上是低于5000万,财 政补贴1000多万。跟政府股权投资区别在哪儿?政府股权投资无论持有多长时间,本金加活期利息还回来就行。这个是三年以内本金加活期利息,如 果五年以上就本金加贷款利息。为什么?他害怕企业拿到钱以后再不还了,反正每年给你活期利息。其他的跟政府股权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我专门把各个委办局联系方式和网址都留在了上面,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申请。

第四批又增加了20多个,我们也统计了一下,从2010年到现在我们做完以后,以2012年上半年来说,企业基本上收入增长达到百分之十几,净利 润增长水平也比较高。和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大概是5000多家,净资产收益率比都高出2倍多。一般的园区今年上半年基本企业的净利润也就是5%多到 6%之间。

发展集团是2010年4月挂牌成立的,当时北京市一个是领导去到南方以后,觉得不同的园区有不同的建设公司,也有不同的管委会。比如海淀有, 亦庄有,丰台也有,这些管委会基本上都是一套班子,两块人马,各个区之间很难做到整合。落地大项目很难做,对重大的产业投资互相之间彼此竞 争,虽然产业上有错位,但是实际招商引资过程中都遇到同业竞争压价的问题。这样市政府考虑到除了政府支撑,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手段,建立一个 市场化的运营平台,这时就成立了一个发展集团。我们主要是解决园区建设中的资源分散,重大项目落地的时候缺少支撑,解决政府对科技创新产业 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市政府给我们发展集团三个任务。一个是股权投资,一个是园区建设,三是科技金融。股权投资对我们集团来说,对我们部门来说是两块,一块 是政府股权投资,每年要操作,一年做40多个项目。一个是自有资金,我们集团有30多个亿的现金,也进行股权投资。第二个是园区建设,比如丰台 、昌平子公司他们也搞园区建设。我们还搞特色园区建设,在一个区域里专门做一个特色产业发展。这次到大兴,我们征了800多亩地,做了中关村高 端医疗产业企业园。第三个是企业融资做强做大,我们主要是发信托债和企业债,大概40多个亿。

我们下属的子公司有13家,下面有个中关村担保公司,有中关村小额贷款银行,包括现在又建立了中关村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我们把自己的定位 为自主创新,市场化运营平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驱动器。翻译成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是离政府最近的企业,是离企业最近的政府。

我们的股权投资有几种手段。政府股权不用说,目前比较通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式政府股权,第二种是企业要上市了或者央企比较大了 ,我们采用的是共有知识产权投资。自有资金也是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股权投资,第二种是企业跟我们合作,大家谈对价很难谈,或者对自己预期 很高的时候,先以你的股权做质押,我把钱委贷给你。2到3年,你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按照委贷的资金30%到40%认股权,按照市场的价格认股,也可 以放弃。

关于项目落地,因为我们下面有很多子公司,企业找到我们不完全是寻求资金,有的时候外国的公司来是寻求办公场所的,我们这方面的服务提 供的多一点。

关于云计算,开会前我算了一下,我们从去年到今年总共投了多少云企业项目。到现在为止我们大概做了10家企业,包括操作系统、存储云,包 括云应用等等。其实我们非常想投的是云计算的硬件上和架构上,因为运营商的软件应用上市场企业很多,不需要我们关注,我们想关注的是市场上 投资不多,但北京市产业有重点影响力的结点。在我们关注的项目目录群里有80多家企业,我们选了10家进行投资。中关村引领示范工程下一代移动 互联网和移动通讯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云计算服务成为巨大的推动力。

谈谈我们的投资策略。发展集团成立之初就强调我们对技术创新型的公司有偏好,并且非常关注趋势性的投资,研究产业发展,研究之后一组一 组的投,很少单个单个的投。我们关注早期投资也比较多,并且是政府自有资金的投资。2010年我们大概投了8家物联网公司,2011年投了6家智能交 通的公司,去年到今年连续投了10家云计算的公司。下周我们会集中一批出资,针对移动互联网8家企业。

中关村的发展总会不断的有新的产业发展带动,过去是半导体,然后是PC、互联网等等,下一个推动中关村更大的发展是什么产业?云计算等等 可能都是,兼而有之,我们拭目以待,我们也想与更多的企业合作,共同的把北京市云计算的产业做强做大。谢谢大家!

郭昕:下面听听北京另一家投资公司的介绍,有请北京亦庄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冯总。

冯总:大家好,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在云计算方面做的一些事情和未来的一些规划。

我们的公司全称叫做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我们这个公司在开发区管委会领导下的一个政府股权投资和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注册资本 是49.1亿元,股权类的投资在83.5亿左右,投的项目大概有50多个。项目包括政府股权投资的项目,跟中关村发展集团一样,我们也是北京市政府领 导下的股权代持机构,我们也是投了各行各业的项目。我们也有自有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了一些项目。还有一些是通过我们的产业基金投的项目, 这些项目更多。

我们在直接投资领域,投过中航动力科技等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我们也做过并购类的活动。包括我们并购了一家美国通用旗下的电子转向和传 动业务的公司,并购达到4.2亿美元,是我们和央企一起合作的。这是当时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并购案。我们在投资的领域主要还是配合开发区和 未来大兴区的整个产业布局,包括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等等领域。

除了股权投资之外,我们还以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在航天产业基金方面我们投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在制药方面投了赛升制药,今年年底会 投更多的非常优秀的企业。我们同时还参股了中关村国盛产业投资基金。除了股权投资之外,我们其实还有产业金融服务,有自己的担保公司,有自 己的小额贷款公司。除了这些具体的产业金融服务之外,我们还承担了为开发区管委会来评审项目的重要任务。在开发区拿场地或者制定产业支持政 策、税收等等相关的支持政策的时候,亦庄国际用他专业的投资眼光和对企业发展潜力的分析能力,帮助开发区把关,把开发区未来产业发展搞好。

在云计算领域,我们一个主要的工作,今年我们投资了一支云计算基金。由我们旗下的普峰(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来做的,这个基金得到 了国家发改委和北京市发改委的支持,国家发改委投资了2000万,北京市发改委投资2000万,我们自己出资2个亿,世纪互联等其他又出了一部分,总 额是3.6个亿。云计算基金项目储备已经达到60家左右,在谈的进行调查的项目也有一批了,预计春节之前开始投2到3家的公司。

另外一件事情我们做的也是配合经信委领导云后台的概念,投了天地超音(音)服务器公司,这家公司和宽带资本,还有美国第四大服务器生产 厂商美国超威一块合作投资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制造高端的适合云计算的服务器。

未来我们在云计算领域,整个开发区和大兴提出的“十二五”规划是在云计算领域要做到500亿的产业规模。为了落实这个计划,我们将在股权投 资,还有其他的融资等等方面会有很多新的措施。在最近我们开发区区庆20周年,市领导过来给我们提了一些新的指导意见,包括未来我们要建立一 种新的架构支持开发区的发展。核心理念是6+1+N,6就是六大金融要素,1是政府在中间桥梁和纽带作用,N是开发区各个产业园和5000多家优质的企 业。我们在这样一个云计算大会的主题下,亦庄国投提供6+1+N的概念。6其实就是六大金融要素,归类为债权融资、股权投资、投资担保、信用服务 、上市服务、科技保险。债权投资领域,亦庄国投主要的策略是配合政府吸引和团结更多的银行类的金融机构等等其他的保险机构,从贷款等方式帮 助企业进行融资。我们也有自己创新天使的孵化器,主要是跟美国硅谷的相关机构合作的,旗下也具有天使投资的圈子,特别是对于早期的创新型的 云计算服务器的项目,也欢迎大家将来有机会跟我们一块交流。VC和PE级别的投资我们也是非常感兴趣。如果你暂时不需要这种股权投资,通过融资 担保,我们有自己的担保公司,也可以给大家提供相应的支持。

在科技财险方面,开发区未来会在两个方面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一个是对于出口型的企业,我们开发区有很多出口外向型的企业,我们将会 联合外部权威的机构给大家做金融保险。另外,对于创新型的新产品,在上市阶段我们将会给大家去推进科技型的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对于中小企业 来讲,创新企业往往不大,面对资金压力的时候,我们认为信用评级对大家融资的能力也是有重要影响的。我们也会积极推进开发区信用评级的建设 ,正在具体研究策略,怎么样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的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上市服务,开发区政府出了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指导意见等等, 对于开发区的上市企业或者是拟上市企业有重点的扶持,也包括扶持性的政策。希望大家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的公司是这样的,我们有自己的网站,大家可以去查一下。如果大家是从区外来的,经过荣华中路的时候,有一个广告宣传牌,上面有我们 的投资热线,欢迎大家跟我们联系。我们公司是开发区政府领导下的公司,也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个窗口。我们的特色除了政策支持外,更希望以 金融支持的方式吸引广大的企业来开发区创业,来发展。非常欢迎大家跟我们去联系,如果在座的有各位投资界的朋友,也非常欢迎大家有机会到我 们那去,大家一块谈一谈,看看怎么样共同的推进开发区云计算这个产业的发展。非常感谢大家!

郭昕:谢谢冯部长。我们听了政府的政策,听了两个资本大颚,代表政府未来资本的投资方向,坚定云的服务。政策越来越坚定,政策越来越具 体,资本越来越容易,资本也越来越友善。这时候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段落,大家听到这里如果想和资金,想和政府、政策方面互动的,留两个问题。

提问:提一个问题,刚才听到中关村的介绍,应该说政策还挺好的。比如说对成果转化,企业如果是一个初创型的企业,规模比较小,打个比方 注册资金就是100万,我看你们是大于等于500万。这是一个维度,如果企业的规模比较小,是一个初创企业,但是他有一个科技成果,你们是如何评 估他的投资价值,是不是只针对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才去投这样的项目?谢谢!

朱平:你刚刚提的问题非常的现实,企业注册资金是100万,我们很关注的第一点是技术是不是你自己的,第二100万注册资金是不是都是用无形 资产注资的。第三我们很关注产品在市场上有没有同类,如果没有同类,说明很有创新性,我们会判断市场潜在的能力有多大。如果我们认为这些都 可以的话,一是我们觉得技术非常创新,能对北京有影响力。二是它能带动小产业发展的话,我们觉得可以推荐重大项目统筹资金支持。这是第一点 。

第二点,我们规定最低不超过500万。我们用估值来做对价,不是用注册资本。比如运行了一年多,虽然现在亏损,但你能证明你今年实现多少, 明年预期多少,我们可以估值,比如你能值1500万、2000万或者更多一点,那就是2000万加500万,比值一下就对比出来了。我们原则上说为什么不能 超过30%,因为政府不能参与管理,不能做第一大股东,如果做第一大股东就麻烦了。

郭昕:进入第二个小的时段,进入园区的管理,园区发展这个时段。有请两位园区管理的领导,首先请上海浦东软件园汇智软件发展有限公司的 总经理郭小平先生。

郭小平: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各位对我软件园也好,对软件产业也好,有很大兴趣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汇报的题目写的比较大,科技 园区云计算运营服务的实践,我只是把我们做过的事情,碰到的问题或对这些事情的看法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主要是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什么园区适合做云计算服务。第二部分,园区做云计算服务有什么样的优势。第三部分, 我们如何做好园区的云计算服务。先给大家汇报第一部分。

我本身就是做园区的,对园区会比较留意。经常从上海到外地,高速公路上会看到很多园区的广告。园区的性质有一些差别,有些园区我们是与 政府投资的,属于管委会管的,这是一部分。有一种园区是属于企业操作的,像上海浦东软件园,是属于国企的性质。还有一种园区它是属于民企的 ,像大连,它是属于民营资本去运作园区的。到底中国有多少个园区,我找过很多的资料没有找到,但据不完全统计应该几千个园区是有的。为什么 这么说?光从软件园区来说,今年5月份我们在上海浦东软件园做了一个中国软件园区的联盟大会,统计了一下,全国报名或我们统计过的软件园区有 150家左右。依此类推,推下去,像高科的、高新的、生物医药的、银行卡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园区,类型有很多。

从园区的发展来看有这么几个过程,什么叫园区,大家对园区的理解不一样。园区最开始的进程是我们是类似于一个空间,只要有这么一个空间 ,有这么一个范围,把一些企业集聚过来,这就是一个园区。所以园区第一个是空间的集聚,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我是做物业的,提供最基本 的物业服务,还有基础的网络服务、政策类的服务。把企业聚集起来以后,最大的目的是提供优惠政策的支持,否认没有集聚性,政策无法落地。

发展到第二个阶段,我们从空间集群发展到产业集群。不同的行业通过行业领头的一些具体作用,包括行业的一些特色,行业做园区,像上海浦 东软件园,我们这边是以软件和信息化为主的企业。价值联合国产业链就反映在里面,去年HTC搬到了上海浦东软件园,上下游做芯片的公司都相应的 搬到了园区里面,有产业带动的作用。第二个阶段我们叫产业集聚,这就带来了平台服务。像有些园区会提供芯片制造的平台,有些动漫的平台,软 件有评测的平台,我们可以提供的范围就更大了,提供服务的层次也更加提升了。平台服务以后会涉及到一个产业链里面有企业上下游的关系,市场 化的关系,包括企业互相之间有培训培养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创新融合。除了园区给企业提供服务之外,其实还要说到自己的品牌。这些品牌是通过各种服务价值的提升对园区的扶持,包括企 业对我们的一些反馈,这样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群体。园区和园区的企业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整体,或者互相的帮助也好,互相的协同发展也好。这 是第三个层次我们要建立人文环境,同一个行业聚在里面就会有行业标准,各方面的突破就会随之而来。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智慧园区。我们概括总结了几个园区的特点,以初创企业为主。我们也做过统计,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中小企业有4200万家左右。中小企业70%是分布在各个园区里面,不知道其他园区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反正上海浦东软件园企业里面70%是中小 企业的。中小企业又以创新型科技型的企业为主,如果中小企业能够生存下去,能够发展下去,他肯定是离不开创新的,如果没有创新的话,中小企 业以后的生存环境会比较艰难。中小企业里面,创新的能力或者创新的数量是大企业的2.5倍,拿中国来说,中国创新的案例里面66%以上是中小企业 来贡献的。所以说中小企业在创新驱动里会是一个主力军。比如说现在国外发展比较好的Facebook,最早的是谷歌,还有后来的Twitter,他们一段时 间会引领商业模式,之后会被新的中小企业取缔。大的公司,像微软、诺基亚有多少创新?还是很少的。

这些企业对新业务模式的接受度比较高,因为云计算本身是一个非常新的业务模式。我们做过一个调研,线上发了500家的企业,线下采访了50个 CIO。通过反馈问卷,60%的企业他们认可云计算这么一个服务模式,说你们软件园如果推出这么一个服务我们肯定会用。企业对新业务的模式接受度 是很高的。另外,产业链比较集中,对我们有一个好处,我们推一个行业解决方案的时候,它的受众从上游到下游会集中在一个园区里面,这样行业 的解决方案会比较容易去落地,去推广。具有聚焦示范的作用,因为这些企业大家通常生活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口口相传,这家我今天用了一个云 服务,体验比较好会推荐给隔壁的企业。所以示范作用在园区里做云计算的推广是至关重要的。

综合以上的特点我们总结了几个优势,为什么园区是做云计算最好的一个堡垒也好,或者最好的一个地方也好,因为我们有这么好的一个基础。 首先园区的集聚效应。第二是全面的服务体系。这跟一般的大的云计算的运营商是有区别的,我除了提供云计算服务之外,还有房租服务、物业服务 、人才服务、市场服务,所有的这些服务是打包在一起的,提供给企业,各个服务之间就会有一个互补的作用。我的一些政策很容易去做。还有完善 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的服务平台,园区不管大大小小都有一些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在区域里推广,搭建云计算平台的一个非常好的基 础。然后是刚性需求和完善的需求体系,合作、市场、推广,还有跟上下游的产业链。

第三部分,园区如何做云计算。通过我们一年多的实践,总结了几个优势,怎么在园区里面做云计算。上海浦东软件园是2010年开始着手准备云 计算平台的搭建,我们是在去年2011年的6月份正式推出了平台。平台推出来的时候,就拿到了上海市经信委给我们的一个云计算示范基地的牌子,这 个牌子也是上海经信委给出的第一块牌子。因为我们这个平台定位是中小企业IT服务云。2012年上海的云海计划,三年行动里的实践年,要把所有的 铺垫落到实处,今年是云计算推广比较重要的一年。

我们要去做园区云,着眼点和发力点在什么地方,我们怎么定位,跟外面大的云计算运营商怎么对比。我们有差异化的定位。根据实践我们分成 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要做差异化的服务。对一个企业来说,他可能希望把所有IT相关的设施都帮他管起来,帮他提供服务,他可以腾出资金做自己 的业务。我们规划的时候就定位成要做全业务的云计算平台,包括基础设施,包括开发、测试平台,也包括应用,这个应用是中小企业通用的,像移 动办公,像协同,像邮箱,还有像客户管理、营销管理。这些我们打包起来,做企业通用的一些业务,所以我们推的是全业务的平台。

第二我们要做专卖店或者便利店的模式。跟大的运营商比起来,很多地方他们不做的,或者很多定制化他做不了的,这个由我们来做。我们总结 了两句话,一个是做便利店,一个是我们要去做全业务。

个性化的服务,因为园区企业天天跟我们在一起,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想要什么东西我们都很清楚,都很了解。有一些个性化的东西我们可以 帮他们运作,定制化的东西也可以帮他们运作,这是园区做云计算能做到的,而一般互联网模式的云计算是做不了的。

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不光我们一家在做,每家企业都有自己比较创新的产品,有自己比较创新的应用。我们其实是绑在一 起的,我们搭基础平台,这些企业好的应用、好的想法、好的产品搭在我们上面。我们是市场共同去推广,产品共同去研发,这些企业的资源,企业 好的一些产品都是我们的资源。

我们还有政策扶持。也是做园区来说独有的,今天我们也请到几位都是跟政府相关的,跟资金相关的。园区拿政策相对来说要比外面做云的容易 很多,而且政府也愿意给园区提供这方面的支持。

另外还有异地品牌合作。我们只是一家,只做一个点,园区企业对我们认可了,我们打造在一起了,是整合的模式。但是中国的园区有上千家, 每一家园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我们把这些园区都做出来园区云,这样各个园区之间互相合作,定位差异。使整个园区成为一个大网,把不同地区 的园区整合起来。这是我们以后一个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规划的一个方向。

除了上述的优势以外,为什么说基础设施很重要?对园区来说,我的基础设施是最好的一种设施。园区里面所有的官网都可以到企业桌面的,企 业用的是本地网连接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园区云可以提供的,任何其他地方的云所提供不了。因为我们的基础设施都可以派到桌面了,上面跑的应用 ,一般的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有些应用做不了,比如基于视频的,基于大带宽的,但是园区是都可以做的。

为什么提一下混合云服务?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IT部门,有了自己的服务器、存储应用,我们怎么做?把他这些东西跟他在我们这边开 的基于云的云应用打包,给他IP地址也好,给他的整个网络打通了,原来的投入不用废掉,物理的归物理,虚拟的归虚拟,整合成一个大网,做成混 合云的架构。这个只有园区可以做到。

一站式的服务是企业有什么需求我们就提供什么。除了这些基于云的服务之外,我们可以做数据备份、做IT运维,这些是需要用人来提供服务的 。

定制化的服务刚刚我们已经说过了。

以上是我们做园区云独有的优势,而且我们可以做的很到位。

接下来为大家讲两个典型的案例,这两个案例都是跟园区的特色相关的。第一个案例是金融保险行业的解决方案,这是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块做 的。这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解?比如说现在的电子商务很火,电子商务也好,保险也好,金融也好,都要有呼叫中心,建呼叫中心怎么建?传统的方式 是租一个空间,装修,然后布网,搭IT环境,买设备、买PC机,之后买交换的设备或者去电信里面租电话号码、租席位。对一个呼叫中心来讲有很多 事情要做,对于园区来说都可以提供。首先我们有空间,我们会提供全装修的空间。第二我们有私有的云桌面,有ADI设备,帮他解决了IT搭建的问题 ,不用给每个座席配PC机,我们前端到客户这边,后端都是云计算的服务器在帮他们做。标准化的流程,标准化的管理,对他来说每天上下班就是把 客户的东西弄好,所有后端的东西都由我们来做。云呼叫中心我们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所有的电话录音、IVR管理都是我们做好的。第四步我们有系统 的并行维护。我们用云的方式提供给呼叫中心,今天你有100个席位,我给你100个空间就好了不需要任何投入和不需要任何维护。推出半年,1000个 座席被成功的销售出去了。这种模式可以被演变成很多,我们现在是呼叫中心,同时我们也做了孵化器,对创业型的企业进行管理。提供全套的服务 ,他只要来了直接用就可以了。同样培训也是,我们可以提供好的培训教室,企业自己也好,对外公开也好都可以把这种模式复制下去。

第二个案例是园区云。我们当初在搭建浦东软件园云的时候,完全是要自主研发的。对于我们所有的云,包括虚拟化也好,包括上面的平台也好 ,管理软件也好,我们都是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同时我们靠着一年多的积累,包括园区外的很多好的应用,好的合作伙伴,我们都已经做了一个比较 大的联盟。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像万达广场的模式,可以把整个的基础设施加应用加维护全部复制到其他的园区里面去,也可以帮助其他的园区一块把 我们园区云共同推广下去。

这是我今天大概讲的内容,其实我们做这个云不光是就云而言,其实我们做云的目的还是要做智慧园区。智慧园区服务的不光是企业,还有企业 里的员工。前面几位说到巴黎找厕所的问题,园区是同样的。如果做到了智慧园区的这一步,企业也好,员工也好,访客也好,进到园区里所有的信 息自动推送,自动的感应,到哪里想找厕所自动的可以找到,商业广场有什么的促销。这些都可以给企业的员工提供服务。我们真正的把云的体验落 地到园区里面的员工身上,这样员工体会到了真正的云的好处,我们说云时代才真正的来临了。谢谢大家!

郭昕:谢谢郭总的精彩分享,我听了以后都感到非常的震惊,要把云带来的好处落实到员工身上,落实到企业本身的身上。最后一位嘉宾有请苏 州国际科技园的马林跟我们分享苏州工业园的云计划。

马林:今天早上出门看到一个新闻,才知道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2012年的12月12日,网上说今天是世界示爱日。今天早上六点钟,朝 阳区婚姻登记所就排起了长队,很多准新人去登记。因为他要讨个好彩头。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也跟大家示一下爱,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给兄弟园区,有很多老大哥,我们的中关村、张江都在这边,向兄弟园区致敬。 另外,希望在座的各位跟云相关的企业,能在企业发展当中得到我们合作中的帮助或者一些有益的信息。

云彩新城——苏州工业园区是我们提出来的最新的发展方向。很多朋友来过苏州,很多朋友也没有来过,苏州2500年的历史,大家应该很了解, 是一个历史古城。那天在说明清时代出的最多的状元都是在江浙一带。现在的地理位置主要是居于上海、南京跟杭州当中。昨天我来很方便,5个小时 的高铁就到了,这样不会有延误,以前都是飞机,机场也忙,我们东面跟西面有两个机场。

讲一下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很多朋友可能听过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园区,这是目前来讲在中国最成熟的两国之间的合作项目,天津现在也有一 个。这个项目是1994年开始启动,我也来自于这个园区,目前是在这个园区负责科技载体开发,也是国资单位。

这是我们园区走过的历程,是非常系统的。园区的发展是有它的规律的,是螺旋上升的趋势。发展到这一步,今天的园区从前面产业优化的提升 到现在我们要做成现代服务业和科技业比翼双飞的全新的格局。这是跟大趋势相关的,也是我们要做云产业的一个大背景。

园区这两年的发展也是比较快,30%的增长幅度,财政实力比较雄厚。我都想每个园区做开发都离不开财政支持。

园区在主攻哪些重点的方向?我们前两年请了专业的咨询公司,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做了分析。结合以前的我们的一些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 现代服务业加上五大新兴产业。最近我们园区有一个新的方向,结合目前发展的趋势定位为“云彩计划”。

为什么要做“云彩计划”,当然不是说今天想做就做,因为这两年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你要字云产业,首先离不开大环境、大背景,有硬件,有 配套设施。从苏州市的园区来看都是有这样技术支持和硬件配套的。

这家数据中心是我们科技园下面投资的一家华东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投了8.4个亿。2010年开始投入使用,那时主要是服务于金融外包产品,但 已经提到了做SaaS的概念,但云还没有建立起来。一期全部投入使用,基本上已经填满了,二期即将投入使用,主要服务于现在园内的几大方向。一 个是现有的跟云相关的企业,另外是园区其他的服务产业、金融产业当中会用到的存储,备份等功能。为什么这样的数据中心等级比较高,投资规模 比较大?因为它是目前整个美国标准数据中心当中等级最高的,而且我们跟几大运营商都有合作,我们是做第三方的数据中心再运作。

除了硬件,有这样一个数据中心做核心,另外从软件服务上我们还有另外一家公司作为主力的主导在牵头,是我们的风云网络。这家公司前几年 跟微软合作做SaaS平台,这两年也是通过数据中心基础平台的搭建,在上面搭建他的整个软件的服务。风云在线是他们主要运作的平台,主要是通过 上面的一些SaaS的服务为园内企业,甚至是整个江苏省的中小企业提供软件信息服务。江苏省现在有一个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虚拟平台,就是在这 个上面运作。当然还有PaaS的部分,也是他们在运作。

我们的数据中心有这几块的业务功能在提供服务。今天在座的各位我想很多企业是跟云相关或者是跟云产品相关的,我们很欢迎你们的产品放到 我们的平台上面共同推向市场,推向中小企业。我们需要非常好的一些优质的产品在平台上运作。

(如图)这是他们现在所具有的客户,都是比较大的一些客户。

一软一硬这两块形成了我们的两大体系,在建设整个的云服务平台。  我们最近也是根据这两家具体的情况,在拟定园区最新的“云彩计划”的 方向。这两家公司目前他们也是有非常多的资源伸展出去。可以看到他的一些客户,不单单是信息行业、服务行业的企业,还有一些其他行业,可以 看到有制造业、服务业、商贸业。很多的园区,大部分沿海成熟的开发区,不光有信息化的企业,制造业、服务业很大一部分会成为他的用户。

“云彩计划”有哪几个方面的发展,目前我们对八个领域要重点发展和培育。第一是电子商务领域。目前江苏省移动的电子商务平台也落在了我 们这个平台上。电子政务云、文化教育云、企业云、食品云、医疗健康云、交通运和智慧云、基础云,这几块今后就是我们园区要主力发展的云的产 业方向,也是希望我们吸引相关的企业到园区来共同打造产业链。

“云彩计划”不是现在才想出来做,而是大势所趋,是整合园区现有的资源和趋势。国科数据中心和风云网络是两个大的支撑,华为现在分成四 大板块,其中企业业务网总部也落在我们园内,作为非常大的我们的支撑平台。在通信管道上我们跟运营商有非常好的关系,跟几大运营商都保持非 常好的合作。特别要提到的是云上面的应用层面和服务,今天大部分来会场参会的企业很多是这一层面的。我们在几个方面都会有这样的布局,结合 我刚刚说的八大领域。

苏州园区要扶持这些企业大家有哪些措施?首先设立云应用的创新孵化器,刚刚有朋友说只有100万的注册资金,没关系,我们这里很多的企业都 是在100万上下。很多的孵化器是类似于创新工厂,很多的孵化器他们出来的项目前期都是非常小微的企业,但是我们愿意来扶持,我们有孵化的机制 。同时对于孵化出来的企业有一些奖励,鼓励这些企业来参与园区整个信息化的进程开发。我们是优先来考虑入园的这些企业得到我们园区信息化的 一些项目和工程。

另外,我们要营造云产业发展的环境。当然我们会像郭总他们一样有一个云联盟,会有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好几位专家也是从北京过来的。我 们近期准备开一场云产业方面的高峰论坛,各位有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管委会网站。具体的支持,财政方面要加大领域中项目的支持,还有一些研发 、一些示范工程的支持。另外就是平台的建设,鼓励企业自己做好核心技术研发开发的过程。

今天主题是基金+基地,离不开基金。苏州在全国来讲一直是基金比较活跃的区域,从很多的指标可以看出来,注册的家数,投资的项目和投资的 金额,苏州都是名列前茅的。我们会成立专门的专项投资基金,对产业进行投资。另外我们还有跟投的政策,所谓跟投是衍生出来的一个政策。比如 说朱部长投了一家,园区会对这些备案的正规的投资项目我们跟投30%,最后我们只是分担风险,不会分担你的成果,最后会比价退出。我们也会优先 考虑园区的领军项目,我们每年会举办一次征集,在云产业方面或者其他产业方面一些优质的项目作为我们的领军项目来评选。差不多一个项目支持 力度在1000万,整个的支持力度包括了投资、启动资金跟你的载体的建设、各方面的融资,都会包括。甚至于考虑到你的个人的住房补贴。我们会做 一些其他的专利的布局,产学研的合作。

我们自豪的是有一支专业的服务团队,能服务各阶段的创新创业发展,哪怕是IPO的上市企业。科技园目前有近500家企业,去年接近200家,增速 一直在保持增长,当然有很多企业也在大浪淘沙,在不断的流失。我们希望每年都保持一个具体的量,我们是一个国资的载体,有非常好的渠道能上 升到市、省和国家层面人才的申报和重大项目的申报。

总结一下,园区要做的“云彩计划”,目前也在规划当中,希望大家多提批评指正意见。我们的目标很清晰,要在2015年前形成一到两家大型的 服务商或者服务平台,聚集150家相关的企业,产值达到200亿以上。建成一批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系统,要建成目前国内领先的云服务和云运用的国 际集群,打造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智慧园区。形成我刚刚说的“云彩新城”。我们的口号是众智汇集,云彩飞扬,希望汇集大家的智慧,给我们多提 意见,一起来打造云产业,谢谢大家!希望大家有时间到苏州来走一走,看一看。

郭昕:谢谢马总。

提问:刚刚姜处说的一个问题我非常感兴趣,北京市从基础规划来说,要把数据中心向后端迁移,不知道北京市是不是有具体的规划或者有没有 具体的步骤和目标。

姜广智:北京市的企业已经着手在周边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有一个企业叫天同,现在在廊坊建立了润泽科技,占地800平方米的大型数据中心,今 年年底要投入使用。其他的企业,包括云计算的企业也在规划,在张家口,在内蒙建设一些大型的数据中心。这些都是未来我们可以依托的做云计算 数据中心的。

提问:研究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云计算的前提是尽量资源集中。各地都在大力的建云计算中心、超算中心,我们真正看到的现状是上面非常缺应 用。硬件资源极大的浪费。我想问一下各位专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比如东莞也建了很大的计算应用,计算应用远远超过实际应用。

冯总:尝试回答一下您的问题,不一定正确。云计算是这样,大家说云计算很大程度上还是分布式的。各地建数据中心这件事,只要是通过高速 的网络连接起来,并不一定是矛盾的。从分发的角度来讲,距离传输也有一定的影响,本地化分布式的分发,至少我了解到也是一种讨论范围,我并 不觉得集中就是一种优势,云计算里至少分散也有它的优势。至于您说的应用,我理解确实是一个瓶颈。从咱们理解,未来随着网络化数据量越来越 大。前几天参加一个股权投资的会议,投资界的元老就提出了未来发展就是大数据、云服务。大数据是有大量的声音、影像,甚至我们还没有想象到 的一些特别大规模的数据。从数据中心的角度来讲,我们觉得现在的数据中心是不是很多,将来也不一定够,当然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中,没办法 下结论。

马林 :苏州工业园区是前两年就说要造数据中心,但不是拍脑袋就能造的,是我们有企业提出来,说苏州工业园区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数据中心 。这两年运作下来,比如刚刚说的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在园区里在家就可以知道公交车还有多少站可以到你这里。目前是需要的,但看你的量。这 是一个方面。第二方面,数据中心秉承的原则它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的数据中心分两期,一个是根据客户的量来使用,二是它是开放式平台。上面 很多跑的运用,你有了它就长出来,你没有它就可能没有机会长出来或者长的很慢。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主要还是度和平衡的问题。

郭小平:刚刚两位嘉宾已经回答了,我再补充一下。多和少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辩证的概念,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上海最开始只有一条地 铁的时候坐的人并不多,只有周边的人能用得到。到10条线的时候,人天天挤的一塌糊涂。按照多和少的说法,建的越多应该越舒适,坐的人是平摊 了下去。但是多了以后用的人会越多,需求也会越多,所以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应用和基础设施是相匹配的,当我达到一定的需求量以后,应用是 一步一步应运而生的。我们云计算它不是一个技术,也不是一个理念,云计算关键是一个服务。只要这个服务能够提供到了,不管是新建还是扩建, 还是改造,只要这个服务大家能够认可,我觉得这些都是应该的。

郭昕:谢谢嘉宾精彩的分享,也谢谢参与云建设、参与园区建设提出的问题和共享的智慧。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确实没有更多的交流沟通的时间 ,这确实是一种遗憾。但同时我们又抱着开放的心态,因为云就是一种开放的架构。我们在架构云的时候,从串联变成并联,变成一种开放式的架构 。这种开放式的架构和开放式的心态就是永远面对未来的问题,我们遇到的问题永远多,但是我也记住一位先哲说的话,我们的解决方案永远超过这 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态投入未来云的建设,北京祥云工程2岁了,我们还要去奋斗,去开放,去思索,去解决云计算的问题。我大胆的预测,在 未来的一、两年内星罗棋布,会有很好的发展,各有各的特色,这就是云的产业,这就是云的魅力。让我们共同去迎接这种魅力和迎接这种产业的发 展,非常谢谢大家出席云产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