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用户需要混合云的产品,在公有云的部分我们使用OpenStack,考虑到成熟度、稳定性的问题,私有云的部分就没有用(OpenStack)。至于私有云的部分使用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实际上也没有别的选择,”说这番话的是海云捷迅研发经理田亮,这是一家创立2年的初创公司。话音刚落,旁边的程辉冲着蒋清野一乐。这番话立刻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追问道:“你们私有云用的什么产品?”程辉接过话筒:“这可以说吗?”田亮点头向程辉示意。“那毫无疑问,只有Eucalyptus了,”程辉说道。
这一幕发生在OpenStack中国行——天津站最后的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四大开源云平台的代表人物坐在一起。当被问及各自开源平台最成功的部署情况后,中国OpenStack用户组(COSUG)管理员程辉、CloudStack Committer李学辉、Eucalyptus客户总监蒋清野、中国电信研究院云计算研究员刘军卫分别作了回答。
这些活跃的社区开发者都有自己全职的工作,参与社区活动基本上占用各自的私人时间,能够把四个平台的代表聚在一起更是困难。以至于天云趋势研发总监在微博上评论说:“如果你2012一整年都没参加过云平台的技术分享活动,没关系,只要参加这个就够了,每个平台出席的都是国内最有发言权的人,没有之一。”
正如以上那段对话所说,开放云平台蕴含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尽管OpenStack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占据着大量媒体的头条,同时CloudStack大有超越老大OpenStack的势头,而真正的赢家是不显山露水的Eucalyptus。
2012 OpenStack引发的连锁反应
“你如何看待OpenStack存在决策缓慢,重技术争夺而忽视用户需求?(此前,CloudStack奠基人梁胜向CSDN透露了退出OpenStack的原因。)”在向程辉正式抛出这个尖锐的问题前,我礼貌性的做了铺垫,“这半年多来,特别感谢OpenStack,将开放云平台成为业界火热的话题之一”。但几分钟之后,我就意识到,该感谢OpenStack的不是我,而是另外三家。
好吧,让我们想回顾下今年OpenStack的重大动作。还记得第四届云计算大会《开源云计算平台技术专场:OpenStack、CloudStack、Hadoop》上爆满的场面。接着,首届OSAC大会在北京召开,让我们见识了开源的力量。然后,OpenStack Foundation成立,正式结束Rackspace对其的控制。随着VMware、华为、EMC等进驻OpenStack Foundationg,OpenStack的核心管理层已经确立。八月,HP cloud和Rackspace基于OpenStack的服务正式上线,虽然还存在性能问题,但这无疑这是再好不过的市场宣传了。
此外,CSDN与中国OpenStack用户组(COSUG)连续七场举行OpenStack中国行,延续了OSAC大会的火爆。
不过,对手们也没有止步不前。今年四月,Citrix宣布将CloudStack贡献给ASF,全面开源。从五月开始,CloudStack中国社区的活跃者就以一个月一次的周期进行社区活动。十一月,CloudStack 4.0发布,这是ASF发布的第一个CloudStack版本。
同时,Eucalyptus也宣布,从3.1版开始将集成公司所有的技术完全开源。另外Eucalyptus的代码全面转到Github进行托管。
也正因为OpenStack强大的市场攻势,才导致CloudStack和Eucalyptus不得不选择开放。甚至连学术范儿浓重的OpenNebula在今年一下子推出了4个发行版。要知道,OpenNebula在过去三年总共才推出5个发行版。
谁是赢家?
从商业上来讲,没有输家。OpenStack直接带动了开放云平台的市场,关注度空前,在一定程度上对AWS和VMware垄断的IaaS和虚拟化层造成了冲击。蛋糕做大了,各家开源平台的生存空间也变得更大。
“我们只关注私有云市场,事实上我们的客户大部分是非IT圈的,做玩具的、搞金融的,”蒋清野表示,“由于商业化做的较早,从商业客户数量上看,我们是最多的。”毫无疑问,Eucalyptus在私有云市场占据着相当高的份额,他还告诉CSDN:“一周差不多要飞3-4个地方(做技术支持)。”
“我们最近很忙,客户跑不过来,”一位天云趋势的售前工程师告诉CSDN。“上午还在和客户开会,下午来这里做个分享,”在云世界大会间隙,李学辉表示。开源云平台市场正在不断升温,商业机会源源不断的涌现。
虽然CloudStack贡献给了ASF,但不代表不可以盈利。“首先可以卖服务,同时,一些高级的功能只有在发行版才会有,如果你要使用,就需要付费,”李学辉告诉CSDN。
当然,最大的赢家当属OpenStack,短短两年时间成为规模仅次于Linux Foundationg的开源项目,成绩斐然。尤其在国内,包括新浪、趣游、华为(贡献较少)、京东商城、网易等都成为OpenStack的开发者。
开放背后的基因
虽然四大开源平台都持开放态度,但每家背后都有自己的历史与基因:
开放程度:OpenStack > CloudStack > OpenNebula > Eucalyptus
前两名毫无争议,之所以认定OpenNebula的开放程度高于Eucalyptus,是因为Eucalyptus是四大开源云平台中唯一采用GPL协议授权,这显然没有对商业更友好的ASL 2.0受欢迎。
社区活动:OpenStack > CloudStack
无论在声势上还是数量的,OpenStack的社区活动都是最多的。社区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提升企业、开发者的影响力,以求在未来拥有更好的市场回报以及职业机会。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开发者都对参与社区活动非常积极。
技术分享:CloudStack > OpenStack
之所以列出此项,是因为我发现在OpenStack的社区活动中,大部分内容涉及企业宣传以及开发者个人宣传,技术话题探讨占少部分。而CloudStack的社区活动则相反,大部分话题涉及到生产或测试环境中的经验分享,干货更多。另外一个原因是,在Apache CloudStack社区中,半数的开发者依然来自Citrix,因此,CloudStack的社区组织者希望提供更多技术分享,并带领更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参与到社区贡献中来。因为,目前CloudStack还处在Apache的孵化状态中,并未转正。需要招募更多的非Citirx公司的开发者,才可能完成“孵化”。
另外,Eucalyptus和OpenNebula的社区活动在国内几乎看不到,就不在此对比了。
2013年怎么走?
“在一次交流会上听到一句话,OpenStack在社区上领先CloudStack一年半,而CloudStack在成熟度上领先OpenStack一年半。明年我们会加大推广,社区活动一个月一次,”李学辉表示。虽然CloudStack“孵化”成功应该是迟早的事,但谁不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呢?
“今年推广的太多了,明年用事实说话,包括stacklab做更多测试,提供更多借鉴,”程辉表示,“在技术上多和CloudStack相互借鉴。”
“OpenStack与CloudStack就像Linux的多个发行版,我们也在学习OpenStack的长处,比如减少过度耦合。另外Swift非常成熟,我们就直接拿来用,”李学辉说。
可以预见的是,2013年OpenStack将踏实下来做好产品。CloudStack借助OpenStack的火爆曝光度陡增,但社区的核心贡献者还是以Citrix公司为主,招募更多的Committer才是重中之重,早日“孵化”成功,因此会大幅度进行推广。Eucalyptus依然会闷声发财,毕竟他的商业客户数量最多,而且以不差钱的传统企业居多。OpenNebula学术范儿浓重,他的市场中心依然在欧洲。(文/包研 责编/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