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芦义:微微博上的应用必须趋向于移动化

芦义:刚才煜全老师讲得很精彩,一个小时时间。而且在煜全老师演讲期间,对新浪微博他的态度非常支持。首先感谢煜全老师以及大家对新浪微博的平台以及支持,我没有准备PPT,新浪微博之前的开放的形式,大家应该比较熟悉,而且整个新浪微博在全国人民的瞩目之下成长起来的,刚才说的围观改变中国这样一个说法,在微博上面可以得到证明的。我们最开始比较简单的单向的关注的网络,发展到现在的这样一个平台,个人上面的展示,还有明星的加入,以及后面各种公益事件或者社会事件对我们的推动,力量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我说一下新浪微博的几个特点,我看了几个案例,这个案例我们都在接触过,大家都在微博上做开发,比较一下微博的平台和另外一个平台不同,放在大的平台来看有facebook、Twitter,国内有微博、腾讯有QQ空间,最新的有微信,都可以叫做社交平台。刚才煜全老师说到社交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我非常同意,我们在十年前,谷歌因为发明了pagebank,让所有网页连起来了并不仅仅需要网页和数据累计起来,我们人通过设备,人和人连接起来, 我们未来五年里面有非常大的发展,或者完全感到不到,不可预测的发展,随着移动设备的感知或者设备的进化升级,大家可以揣戴身上的各种小型的移动设备,或者电脑的演化,我们会有不可预测的情况出现。

我们回归到两个点,通过社交化连接,通过移动和便携终端的载体的接入,应该是后续让这个平台产生变化的两个关键点。我们说社交,Pagebank让网络联系,微博是让人和人联系起来,facebook去年推出了订阅关系,近期刚刚把这个名字改成了(英文)所以说当你需要经营企业或者做品牌宣传,你认为你是公众人物的时候,可以在facebook申请,别人可以关注你,我们在微博上面天然支持的,我们本身就是关注网络,一开始我们和Twitter是一样,所有人之间都有这样关系,我们通过进化比较立体,进行分组,这一点在分组上面做出更好的细致的数据的筛选。

另外一块,我们近期会有这样比较私密性的关系推出,像我们可能在新版微博时有密友的关系,密友的关系是需要我们双向确认的关系,我们认为相对强的关系,不至于很强,我们需要双向确认,这种关系里面可以做到很多类似于朋友之间的互动,这是我们对微博的升级,微博不是一成不变的网络,我们可以调整,大家做的事情都是在关系上做文章,这块对大家是一个机会,在这个关系的强化上。

微博的主体还是广播网络,类似于比较接近Twitter的广播和传播网络,所以说媒体性和传播性,最重要的这点特点,有数据可以反映出来,用户接近90%的停留在消息流上面,大家做的产品和内容,都需要和消息流做结合,微博和Twitter和QQ空间不一样,我更多打理自己的页面,但是后来facebook把news feed做出来了,从这点数据来看,facebook最高的功能点facebook接近70%的时间,用户都是停留在news feed上面,最终都强化了他自己的消息流这样的产品。最近facebook也升级了,让你可以把更多的过去的,而不是当下发生的事,做一个时间线的整理,让自己有更强的社交归属感,这点也是在强化自己的社交的特点。

同时,对于微博来看,我们产品思路也是有类似的方向,用户消息流除了Twitter之外,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消息流了,你关注200人以上,每分钟接收到60条的消息,这是最强的消息管道,这块也是微博平台本身的优势。用户更愿意在微博里面消费内容,不经意来自于朋友的内容或者来自于商家的内容,或者来自于其他信息源的内容,这种产品产生让用户在消息流里面互动的信息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应用的切入点。

接下来,在这个消息流里面产生更多的回流,你在微信上面,手机终端直接听一首歌,这一点微博也是可以实现的,接下来在消息流里面横向导流更加垂直的。有五个方向举了一个例子,在我们这边可以看到旅游景点或者一个餐厅,消息流用户看到不管是商家还是谁分享了信息,我们都可以在终端上面看到展示,展示内容由第三方提供的。另外,我们有了这些数据之后,需要大家协作平台,我们除了在消息流上面,另外可能在结构化的搜索上面,我们也会进一步完善这个内容,大家不仅仅是从一个消息管道入口来看到这些朋友或者关注者分享的内容,同时也更多通过搜索的形式,我们现在在微博里面搜索大量的人,关注人,以及实时新闻,你可能在百度上刚才五分钟之前发生的事故,微博就可以,我搜北四环,知道现在有没有堵车,用看交通路况,差不多通过实时数据看到过去五分钟甚至十分钟的信息,如果有应用能够为我们提供及时的信息,结构化的信息让这些信息在结构化里面产生更大的价值和回流,这是服务的切入点。

刚才说到两点,第一点关于微博消息流的特点,我们这边有比较强的消息流,用户停留时间,用户更愿意在消息流里面产生互动,不管评论还是转发,转发叫做再传播,评论可能比较亲密一些的互动或者带着不想去做广播的互动,评论在微博里面的存在,可能是让微博这样一个产品,在中国互联网里面,能够产生现在的影响力或者一个现象,应该是一种特点。评论实际上把微博的传播性给减弱了,用户认为是不需要传播的内容,我可以回复,从转发一直到评论,私密,三种不同程度的社交行为构成了微博网络现在的特点,我们以公开为主的,这个网络也是和腾讯所有的产品最大的区别,腾讯的社交发源于熟人之间的沟通,我们叫做好友聊天这样的需求,虽然现在发展很快,实际上把QQ在PC上的过去五年或者过去十年做的事情,重新搬到手机上,重演这样的事情,QQ和微信里面做熟人沟通的这样一件事情。

同时微信的群实际上也是在做这种沟通的扩展,同样也有QQ群,微信在大家在手机上面找到更好的体验,实现熟人或者说我自己作为关系群体的沟通。微信试图引入公共帐号或者说朋友圈这样的平台,但是上两个礼拜,微信对这个朋友圈的策略做了调整,用户更希望在比较私密的好友经常沟通的环境里面,看到只是好友发的生活上面的内容,引入太多的新闻媒体,其他互联网用户对这些圈子里面产生一些反感焦躁的情绪,这一点东西应该是在微博上不存在的,因为动力不一样,诉求不一样,在微博上面通过大量的关注,我们今后会鼓励用户去关注,我会关注任何消息源,这个源可能是新闻点,可能是朋友,可能是陌生的朋友,可能是非常亲密的朋友,通过分组整理得很好,这一点可能是一个物,有地理位置发出来的信息更新或者有一台设备,我们在微博上面关注的结点会超越之前像谷歌建立起来的pagebank的网络。大家要做的应用或者服务以后能够预测到未来微博的人,都能够在微博上面,消息用户提供更多消息源,这样更能促进微博消息的流动以及数据的价值。

今天讲的话题是大数据,微博在平台数据上面的内容,用户的个人资料都是公开的,用户为什么在这样网络里面公开自己的资料,大家希望把自己公开的一面更好的展现给网民或者能让别人看到,对于用户来说有能力在完全公开的信息里面控制自己,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微博网络有私密性之后,用户有能力筛选,什么东西对所有人说,什么东西对一部分人说,用户会把完全私密的东西交给腾讯去做,但是所有人都有公开的一面。在接下来社会发展上面,用户会更加适应,更加有倾向性的把自己的东西放到网络上公开,不是完全私密的,公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所有的政府、机构或者说商业,这种行为的帐号,他们的行为都是完全公开的,  而这些行为产生的数据都可以在微博上检索到的,我们还有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大家如果能够把这些数据给重组起来,我觉得会对自己的应用产生比较大的价值。

刚才看到好友美食,有这样的运用形式,会把美食达人的帐号以及我朋友的帐号产生的数据进行混合加工,实现目前所看到的餐饮服务或者说像黄页服务完全不一样的结果,看到周围最信任的朋友推荐什么,或者关注美食达人推荐的什么,这些信息在你需要吃东西的时候,或者想吃饭的时候,想约局的时候,会很有价值的出现。前面说到了关于消息流的价值,以及消息流里面的互动,还有数据的价值,数据怎么混合使用。

最后,在微博上面有最重要的特点,所有应用必须趋向于移动化,三年前没有这么发达随着三年的时间,微博移动终端使用比例已经提升了70%,上个月69%,70%,70%的用户通过手机来上微博,大家做的,如果不能很好的衔接,这样的情况造成用户企业的终端在微博平台上面,接下来更多的应用都是无线跟官方客户端产生更好的协作。所以这个我们微博平台帮助第三方无线的应用,简化在通过无线的渠道接入微博的使用,更多鼓励无线应用利用微博平台以及微博官方客户端开放自己官方微博的能力以及用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