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微软公司的程序设计师完成的软件其真正价值是由于硬件的存在。有句话说的好:“没有软件的计算机不过是盒子”。而这句话反过来说也同样成立,即“没有盒子则程序设计师也不过是普通的程序设计师而已。”从这种意义上说,制造windows计算机的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厂商就是微软公司的上帝。
而现在,曾经的上帝被当成累赘,在美国这一现象已经体现在营业政策中。为了对抗苹果的网上商店,微软公司运营的网上商店中,最具人气的是所谓“微软signature(签名)”(获得微软认可)服务,它帮助用户删除OEM厂商预装的自主开发的无用软件。
微软公司说,OEM厂商将很多软件预装后进行销售,而这些预装的废旧软件会影响Windows系统的反应速度。因此,微软的网上商店提供废除这些垃圾软件的服务。用户支付100美元,且这一服务也适用于苹果的Mac。
微软竟然公开地将OEM厂商的软件称之为废旧品。OEM厂商预装的代表性自创软件有计算机的说明书、多媒体再生软件、电池管理软件、语音识别软件等。此外,还有从其他软件厂商获得许可搭载的应用软件以及实用软件等。由于OEM阻碍了微软用户体验的目标,因而被微软当作废品狠心抛弃。
禁断之果“苹果公司”改变了世界
曾几何时,允许各家计算机厂商开发自创软件同时保持互换性是微软公司的魔力。而且,即使出现问题用户不会找碴,也只说“没有办法,这是windows”而一了百了。
但是,苹果公司的迅速扩张改变了这一状况。苹果公司通过iPod、iPhone、iPad以及Mac将硬件、软件、服务、操作性甚至package整合为一体进行销售。由此,人们明白了以往的windows的做法是多么可笑,这好比是偷吃了禁果而获得智慧的亚当及夏娃 一样。
自此,微软公司及其股东的以往的世界观彻底崩溃。他们以为过去微软能够创造惊人的经济效益就是因为微软集中于软件开发,而硬件则交于OEM厂商这一商务模式。但是,苹果公司却在自创硬件的同时实现了净效益率超过30%。
微软公司陷入了最大的困境。如果微软不能像苹果那样将软硬件和服务整合为一体,完全控制用户体验则将逐步失去市场份额。因此,为了对抗苹果公司的威胁,微软公司开始运营网上商店并提供删除废旧品软件服务。
同时,微软开始开发自主创造硬件。这一策略的第一步就是10月上市的平板电脑终端“surface”。毫无疑问,微软会陆续推出智能手机、PC本体等各种硬件。而每年研究开发资金为95亿美元的微软其技术力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因此,没有必要借用OEM厂商的力量。今后,OEM厂商的生存空间将迅速缩小。
曾经引领产品创新的日本OEM厂商
被当作废旧品的OEM厂商其处境是何其悲惨。但是,微软曾经非常重视OEM厂商,特别是日本的OEM厂商。
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一直到20年为止,日本曾经是高科技的天堂。比如,生产鼠标的阿尔卑斯电气、开发出音源芯片的雅马哈、精工(seiko)的液晶、夏普、开发出3.5英寸软盘的索尼公司、依靠自主创造PC-9800系列占据日本国内90%的市场份额的NEC、制造出首款搭载硬盘驱动器(HDD)笔记本电脑的东芝、生产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2001年惠普康柏和合并)等笔记本电脑的西铁城以及色彩管理(Color Management )的佳能等等。
可以说举不胜数。日本曾经是生产计算机及其零部件的中心。1993年,现在微软公司的CEO史蒂夫鲍尔默曾经租下东京广尾的公寓,和家属居住了2个月,与日本OEM厂商建立了深厚的信赖关系。通过使用日本的创新产品,迅速扩大了微软的计算机市场份额,创造了微软95年以后的飞速发展。
下面,介绍一例能够说明当时日本的OEM所处的地位。95年前后,NEC面临着康柏电脑(现在的惠普)的威胁。当时,依靠DOS/V猛追NEC的康柏,利用当时98版Excel的问题,从新日铁获得大量的订单。这件事激怒了NEC的管理人员,他马上找来微软日本公司负责OEM的部长和产品制造部长,将两人软禁起来,要求立即解决Excel的问题,否则不放两个人。据说,当时竟没有让两个人坐下。听到这一消息的大浦博久OEM本部长马上与微软总社取得联系,确定了寻找98版Excel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将坐立不安的部长们解救出来。
考虑到时差,上述解决问题的速度是惊人的。美国西海岸的上午8点是东京的上午1点,如果早上看过邮件后不能马上解决问题的话,是无法在天亮前救出两个人的。用几天的时间就解决了一些问题。微软公司必须用这个速度去应对事件;可见惹恼NEC有多么可怕。
“上帝时代”的教训
微软公司曾试图推进将创新的硬件科技和OS以及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软件包装相互合作的生态系统。但这一想法也随着IT泡沫的崩溃而土崩瓦解。2000年前后,整体IT市场开始发生变化。
到2000年左右为止,OEM厂商在计算机市场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这以后逐步走向衰退。现在,大多数OEM厂商都濒临倒闭。陷入困境的不只是日本的OEM厂商,OEM的龙头老大惠普公司也产生巨额的赤字。其他如联想、宏碁以及戴尔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已经难以找到依靠计算机创造出利润的OEM厂商。由于微软公司加入硬件领域,更是雪上加霜。
确实很多OEM厂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正是这个时候应当回想曾经辉煌的“上帝时代”。当时,日本的OEM厂商曾经拥有尖端的技术,公司高层也拥有积极采纳年轻员工提案的心胸和魄力。公司从上至下充满着生机,而现在的情况又如何?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不能吸取以往的教训,则永无翻身之日。(金顺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