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更换ARM架构服务器,在百度内部并不算最重要的项目,但对整个数据中心领域来讲,却是大事件,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此前英特尔x86架构的垄断局面已经被打破,并且将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加入ARM阵营。
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原秘书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务院咨询评估组专家侯自强,来到百度南京数据中心,和他一起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传输研究所副所长石友康等人。他们看到的是百度全新的ARM架构服务器,一个2U机箱装6台,每台4个3T硬盘,每个机箱共72TB,功耗300W。侯自强透露,如果采用x86的存储服务器,相同功耗存储容量只有36TB,即整机功耗降低了50%。
据一位百度内部人士透露,百度正在其全国各地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推广该技术。
对百度来讲,这完全是一次成本角度出发的选择,采用ARM架构的芯片成本只有英特尔x86架构芯片的10%,整个数据中心的存储密度可以提升70%。
侯自强告诉记者,互联网公司做云计算是大势所趋,百度是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商用ARM架构的服务器的公司。在这样的推进之下,一直非常想进入云计算服务器领域的ARM很可能将因百度这个超级用户一改此前的缓慢步伐,以存储应用为突破口快速进入数据中心的腹地。当然,现在英特尔也在进入ARM的强势领域--移动终端。
三部联合
百度公关部拒绝对此事透露任何实质性信息,但记者从百度内部某知情者处了解到,这是百度内部一次跨部门的大项目--横跨了百度系统部、移动?云和基础架构部三个部门。
由于“百度云”在百度内部被定位为非常重要的业务,因此百度在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调研,研究云存储中冷数据(很少被读取的数据)的更经济的存储方法。当时参与这个项目的百度工程师研究了各种CPU平台,最后决定采用ARM架构的解决方案,就是因为这个架构解决方案的芯片价格低廉,芯片只是英特尔x86架构芯片的10%,加上硬盘等整体总成本可以下降25%,功耗则可以降低一半。
2011年12月底,百度的系统部对数据中心服务器采用ARM架构一事正式立项,并确立了两三款CPU平台进行重点考虑。2012年一季度,百度相关部门开始找芯片供应商谈合作,也就在1月,百度确立了云存储是全年的业务重点,负责人为李明远。
事实上,此前整个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上的霸主是英特尔,百度自己的服务器也全部都是英特尔的x86架构。于是百度拉上Marvell和ARM公司一道重新做了开发,从上层的百度云开始重写代码,到系统的重新选择,再到底层硬件,做了彻底的重构,最终实现了指令集变迁,即一套代码、两种平台(x86和ARM)。
在2012年第二季度整体方案基本成型,同年年中,服务器ODM代工厂向百度交付了样机,经过了几个月的测试评估,2013年第一季度即实现量产,这些服务器在百度南京数据中心开始应用。
据百度内部该知情者透露,百度在2012年底完成了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在数据中心的一期部署,目前已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TCO(totalcostownership总体拥有成本)降幅超出预期,因此百度决心大规模应用这种解决方案。
据悉,已经部署的ARM服务器目前用于百度网盘,提供个人云服务。
从ARM获得授权的Marvell大中华区战略市场与销售高级总监郑泓表示,芯片厂商直接与互联网厂商合作研发服务器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是这几年行业发展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