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陷同质化困局:豪赌大数据胜算几何

曾有业内分析人士公开指出,电商作为一个行业即将死掉,未来是所有企业的互联网应用,电商是每个企业的标配。然而,现在的势态却向着相反的情况发展,电商企业变得越来越全能。

电商无所不能

事实证明,原本在人们眼中只是作为一个商品的销售渠道的电商,已经成功跨越行业束缚,转向更为广阔的市场中去。

小额单款、营销平台、库存管理、物流快递、云计算中心、线下渠道、保险、商业房地产……电商行业正在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一个集购物、生活服务、娱乐于一体一个综合体。

现在,电商又找到新的营生——售后维修。据了解,京东日前已经获得戴尔的售后服务资质,为消费者提供上门取件、配件配送等服务。充分利用作为电商企业的丝毫优势,并加以发扬,成为又一产业项目。

“平台、金融、数据”,阿里的发展三步骤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指示灯,引得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商城、腾讯电商等几家目前有机会挣得市场第二的企业争相扩张。电商变得无所不能。

以苏宁为例,苏宁近些年,在电商领域风生水起,年增长率达到200%以上,虽然没有达到年初的保底营收额,但180多亿的交易量也奠定了苏宁在电商的地位。在前不久,苏宁的商业地产航母——苏宁置业浮出水面,为求在商业、住宅、旅游、科技、物流多方面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商业地产和物流仓储,以苏宁电器为纽带来打通产业链各环节。

电商企业纷纷赶制自家的“商业帝国”,但不容忽视的资金缺口以及如出一辙的商业野心,让企业难逃同质化之困。正如分析人士所言“2013年平台型电商之间,这里除了天猫用双十一191亿元的销售规模拉大差距,其他平台电商则将面临一场严重同质化的竞争。”

难逃同质化之困

如苏宁国美,传统零售做电商;再如京东,纯电商做物流、平台、数据、金融业务,如同二次创业,充满了未知的竞争与挑战。

但从苏宁发展商业地产来看,自从2005年内进入房地产领域,苏宁先后在杭州、北京、南京、上海、天津、无锡、徐州、成都等十几座城市拿地布局。据了解,苏宁目前在各城市有3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同万达目前39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不相上下。

但是从盈利数据上看,苏宁置业在2011年底的总资产247.02亿元,实现净利润4.86亿元,而万达在2011年收入1051亿元,净利润预计超过90亿元,其中,商业地产公司2011年收入953亿元,现阶段的苏宁还很难与同做城市综合体的的老大哥万达相抗衡。

有分析师认为,苏宁涉足房地产同样具有风险,一是面临大量资金的周转压力,二是面临商业地产盈利环境的不景气。以万达为例,2011年万达广场的租金收入仅有34.6亿元,租金对整个商业地产收入的贡献仅占3.62%,而万达百货还处于亏损状态。三是苏宁如何同业内同样做商业地产巨头万达、SOHO等竞争。

不仅如此,随着电商之间同质化发展趋势日趋严重,“差异化竞争”不知该从何而谈?

首先,随着电商全品类发展,原本自身的特色经营项目逐渐被淡化。随着苏宁去电气化,京东去3C化,现在无论消费者想买什么,在能想到的电商网站几乎都能买到,在也不会出现专门做服装鞋帽、3C、家电的指定购物网站,因为他们的商品都一应俱全。

而这样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好事,这样一来,消费者的选择权被放大,商家不在一家独大。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敦促企业为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而完善自身,从售前商品信息的真实性、物流快递以及售后服务。

其次,网站的品牌效应以及用户口碑将成为电商网站最有利的一张“广告牌”,随着同质化日趋严重,差异化竞争或不在凸显,而长期积累下来的口碑以及沉淀下来的忠实会员,将成为购物网站用户粘性的巨大考验。

但对于品牌和口碑效应已经凸显的电商企业而言,未来在细分领域和开放平台,将主要围绕苏宁、天猫和京东以及腾讯电商之间持续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