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不应该被割裂开来的技术

不甘寂寞的主管部门似乎总是希望以政策来挑逗产业的神经。

去年10月份的时候,工信部表示正加紧编制云计算产业指导意见。然后,等啊等啊等啊,这意见一直没出来。现在工信部又跳出来说了——正加紧编制云计算产业指导意见,不同的是,这次他们表示这一产业指导性文件“有望于今年两会后正式出台”。

云计算其实就是一种技术,不适合作为一项单独的产业

消息一出,有财经媒体趁热打铁,推出了11个云计算概念股的价值解析。值得玩味的是,大部分个股点评中都有类似这样的表述:“上述产品目前还处于培育期,预计将从明年开始为公司贡献业绩。”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大多数企业开发的云计算产品根本还不足以成熟到为市场所接受?可从2006年被提出,2007-2008年由亚马逊、谷歌等国际IT巨头跟进,2009-2010年高调席卷中国并形成业态,2011年被光荣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继续推进……云计算明明已经在中国雄起超过四载了。

四年,还培育不出像样的、能为企业贡献业绩的产品?那么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是不是就可以用迟滞来形容了?

概念好,但貌似过时了云计算其实去年就已经不那么受宠了——至少在素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晴雨表”之称的高交会上。前年有20家企业扎堆推出云产品,而去年九大展馆打出云计算概念的参展商只有不到5家,还真是少得可以。今年不知道,还没开,但估计只会更少,不会多。

在很多家电行业的展会上(比如深圳华强北经常开的XXX消费电子展),“云”概念一直盛行。比如本斯电器,推出的电饭锅都要叫“云电饭锅”,其实它不过就是安插了远程遥控的程序而已,套在物联网或者移动技术上,一样说得通。除了这款电饭锅外,我注意到而今大多数家电展商都弃用云计算,回归智能的概念了。“本来也仅仅是概念包装、概念营销,就像以前的低碳环保。可云计算比低碳环保还难说清楚。”有个别参展商言辞犀利,“云计算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

这个在今天听来依旧很玄的概念,真的过时了?要解答这个问题,似乎得先厘清一个最根本的逻辑——云计算到底是什么?

国内相关云计算的定义,光查找百度百科就不下于二十种。此处我们不做技术性探讨,选取业界较为趋向的定义:“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提供需要的资源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所有的处理都在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通俗说来,就是将资源由大型硬件设施通过因特网以服务的形式提供。文档、电子邮件以及其它的数据都可以储存在云里,从而这些文件在任何电脑和移动设备上都是可以得到的。

云计算的定义,其实更加像对使用云计算可带来的效果的阐述。而光看这个效果,就知道云计算会给整个IT产业链条带来怎样革命性的冲击。

传统的IT产业链包括设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

而云计算的运用,最首要也是最可怕的,是威胁硬件供应商的生存;你想啊,云计算最核心的玩法说白了就是海量数据的管理——面对如此庞大数据的存储与分析工作,云服务商的机房是绝对是鸭梨山大,所以云服务商只能采用虚拟化、重复数据删除、自动精简配置等技术提高硬件设备的使用率。而使用率被大幅提升的同时,出货量必将锐减。于是,硬件供应商的存活将变得艰难很多。拔高一点思想层级:从环保的角度看,丢开硬件也是大势所趋。

其次,挤压渠道商和集成商的利润空间;PC时代,软件厂商开发软件,然后卖给客户,赚取费用。但在云计算时代,这种商业模式将不再奏效。服务商将拥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云平台服务赚钱,这些服务包括企业级邮件、合作伙伴关系、数据存储、备份等。当用户不再进行设备采购,转而采购云计算供应商提供的服务的时候,集成商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大挤压。

所以我们看见PC时代最成功的公司微软、Oracle、ADOBE皆临阵皆兵,轮流发布云战略。比如微软公司推出了Windows Azure,被认为是16年来继Windows NT之后最重要的产品。在给消费者的信中,微软CEO表示,微软几年前已经开始提出“软件+服务”的模式,现在这一模式进一步落实到了“云计算”,即微软不再利用软件赚钱,而是利用软件的安装、存储、升级和维护等赚钱。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如果这个商业模式行得通,将可能成为微软乃至传统软件企业的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