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某公开场合,中国移动设计院副院长张同须表示,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云计算是未来的必经之路。但在错综复杂的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场景中,最急迫的当属如何实现对庞大IT既有资产的云化。
在他看来,运营商的IT资产规模庞大、利用率极低、部署周期长,运维也比较困难;而通过IT支撑云的建设则可以有效的规避和解决上述问题。作为运营商IT资产云化的先行者,张同须详细介绍了中国移动在此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演进路径,当然也提出了他的期望和困惑。
难题
“对于运营商来讲,我们都拥有庞大的IT基础设施,而且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甚至某个省分的单一业务系统所需求的服务器都超过上千台。”张同须说。“从全网角度来看,IT资产是非常庞大的。”
在这个庞然大物中,IT资源的孤岛现象却是比较严重的,“大部分IT系统依然采用传统的竖井式建设模式,资源无法在跨系统间进行共享,利用率非常低;虽然业务之间峰值不在一块,但是依然起不到消峰的作用。”
同时,由于资源没法共享,造成系统压力的不均衡,只能采用被动的采购,引入更大容量的设备来应付业务增长所需要的扩容。而异构的存储和计算环境,也使得数据没法共享。
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于系统部署周期长和运维困难,“对于IT系统而言,特别是服务器,由于我们在估算和实际运行之间能力存在一些差别,经常发生提前扩容的情况;新业务的上线和开通,也对于IT资产的灵活匹配提出了需求。在运维方面,也是存在疲于奔命的现象。”
“所以,我们希望基于低成本、高效建设的IT系统需求,在基础设施和应用等方面实现系统架构创新,打造服务于内部应用的支撑系统云;从技术设施角度来看,以资源池形式支撑IT系统的资源需求,具备根据需要来分配资源和弹性扩展的能力,在应用系统方面,采用多租户形式实现多个IT系统的一个相对集中。”
现状
从中国移动当前云化实践的状况来看,主要是包含三大块工作:-首先要做虚拟化资源池,实现对Saas/Paas/Iaas三大层面的统一性管理;其次是引入虚拟桌面,将更多的能力迁移到网络中;另外,针对传统小型机存在的封闭和高成本等问题,中国移动在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存储等方面也进行了部分有益实践。
“通过支撑云的建设实践来看,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在Iaas层面进行的工作相对多一些,而在Paas层面和Saas层面的虚拟化应用比较少;其次是在云管理平台的标准和功能方面,在资源池设备的标准化和可管理性方面也需要进行完善。”张同须说。
“第三个方面就是资源池建设也存在着分散建设,缺乏资源和能力的互通和共享,资源池跨域技术也不是十分地成熟,虚拟化共享地理分布和机房条件的限制也比较大。另外,在分布式技术方面目前仅限于Hadoop这样的一些较少的开源架构。”
在张同须看来,IT支撑云要想走向成熟,则需要经过启动、池化、云化和优化四个阶段。
“目前启动阶段已经过去了,池化的工作已经开展。比方说在技术方面,我们已经采用一些虚拟化技术,来扩展一些应用;在规划方面,我们能够进行一些小规模分散建设的资源池等。当前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怎么样从池化阶段能够过渡到云化阶段,从技术上具备更加标准化和安全性,在规划方面逐步形成大规模的集中资源池,使得资源共享和动态调配能够更加高效和方便。”
“在资源池建设上,我们需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一些变革,建立应用与资源池的互动流程方法和制度;从维护的角度来看,我们要使得各个层面的接口逐渐标准化,统一进行资源管理。”张同须说。
在下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为您详细介绍中移动IT云化的方法论:即通过硬件的标准化和定制化,软件的标准化和模板化,实现系统平台的负载迁移;随后通过跨应用域和管理域的整合,最终实现集中化的IT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