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计划”助重庆市电子产业异军突起

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在信息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重庆位居第九,是中西部城市中唯一跻身前十的城市。

深居西南一隅的重庆,信息城市建设为何能与沿海城市比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给出的解答是:这得益于重庆正在实施一个名为“云端”的计划。这些年来,重庆不仅通过建立笔记本电脑基地做大做强电子产业,还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产业。

“云端计划”托起信息之城

地处西南内陆的重庆,在信息化建设上大幅领先中西部其他城市,在全国近300个城市中崭露头角。这个结果,在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眼里,并不意外。

在5月19日闭幕的“渝洽会”上,重庆本土物联网企业、中感科技公司市场总监冉哿非常高兴,他们公司的智能家居产品“慧生活”得到众多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慧生活”也是第一套重庆本土的智能家居产品。

“这些都是实施‘云端计划’取得的成果,也是重庆在信息城市排名中位列前茅的关键所在。重庆的‘云端计划’,正好与信息城市的内容相契合。”沐华平表示。

重庆的“云端计划”,由“云”和“端”两部分组成,“云”就是打造云计算数据处理基地,“端”就是打造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重庆的“端计划”有了长足进步,基本实现既定目标,形成了“5+6+500”的笔电产业集群。去年重庆生产了近5000万台笔记本电脑,以及大量打印机、显示器、平板电脑、3G手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通信终端设备。

重庆在大力发展“端计划”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包括三个板块的“云计划”:一是基于智能重庆需要,建设全市云计算应用基地,比如教育云、交通云等;二是基于国内云服务需要,建设在中国有影响的“在岸云”计算高地;三是基于全球客户需求,建设亚洲最大的国际离岸数据开发处理基地。

在这三个板块中,重庆选择首先发展为世界服务的国际离岸数据开发处理基地,这样重庆就可与世界顶级的云服务商,包括惠普、腾讯、微软、IBM、思科等合作,抢占制高点。

推进“云端计划”,重庆的思路是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做到世界级的规模。重庆提出,到2015年,实现100万台服务器产业规模。经过两年努力已初见成效,年内就会有30万台服务器规模的建设任务展开。

踏“云”之路始足于“端”

重庆为何将通讯终端和云计算打包,提出“云端计划”?

因为,踏“云”之路始足于“端”。

要造这样一朵“云”,必须具备软硬两方面的基础设施。“重庆具备打造‘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的基础条件。”沐华平表示,发展“云计算”产业,不受地理、物流等限制。而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土地成本低、地质结构稳定等,都成为重庆的发展优势。 

同时,重庆还有重要的筹码。目前,落户重庆的惠普、宏碁、英业达等都在从事“云计算”方面的开发,其企业本身的运行就需要“云计算”支撑,比如宏碁的“云计算”在亚洲就非常出名。沐华平透露,“云计算”对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目前重庆还没有这样的信息处理辐射平台,但随着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将对重庆发展“云计算”在技术和设备上起到催生孵化的作用。

发力“云计算”,其实更是重庆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之举。

在“十二五”期间,通过“云端计划”的实施,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二五”末期,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取代传统汽摩产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