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引热议:再不“硬件”就来不及了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可穿戴设备会是未来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可穿戴设备会是未来的方向。

  3W咖啡

近日,由科通芯城和3W联合主办的“可穿戴设备大爆发”巅峰对话邀请业界嘉宾就“硬件×软件=移动互联网2.0?”“硬件×时尚=生活方式2.0?”“硬件×人体=产业链重构2.0?”等话题进行探讨,嘉宾认为可穿戴设备将以手机为中心,国内外用户诉求各不同,用户体验是关键;情绪调节,健康管理让可穿戴设备充满想象;未来趋势是移动社区和大数据预测未来,智能化,机器适应人类习惯;可穿戴设备创业门槛很高,不适合小团队。

此次巅峰对话嘉宾阵容庞大,分别是科通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宏辉、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朱继志、三星电子副总裁DanWong、知名投资人王江、易到用车CEO周航、神念科技大中华区总裁张彤,博通公司分销商管理总监梁天波。如下是对话精彩观点摘录:

可穿戴设备以手机为中心,趋势是移动社区,大数据,智能化,机器适应人类

朱继志(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科通芯城是中国首家IC元器件自营电商,科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内大部分做数码产品都是我们的客户,而数码上游很多一线、二线的半导体、芯片公司都是我们上游的服务商和合作伙伴。今天这个主题是可穿戴设备,是硬件、软件、移动互联网包括云服务融合在一起,其实是一个跨界活动。今天的嘉宾来自不同行业,有做移动互联网的,有做投资的,有做传感器,还有做WiFi芯片的,请各位谈谈自己对可穿戴设备与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趋势的判断。

王江(著名投资人):就在刚才,我们几位嘉宾聊天,提到移动社区和大数据,我觉得这是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我觉得可穿戴设备,不仅是硬件,还蕴含了其他的构想和希望。以我投资的大麦记步器为例,它跟微信充分绑定,通过数据分享和讨论,让用户在微信上形成新的人际关系。我所在的微信群里的讨论非常热烈。这样,可穿戴设备就与移动社区结合在一起,增加了社交功能。记步器是一种收集数据的工具,本身并不神奇的,神奇的是数据积累成为大数据,有应用去分析大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测,告诉用户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这是我看好的方向。

朱继志(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周航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数码玩家,想请你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谈谈你手上戴的这个设备,带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周航(易到用车CEO):我认为至少在未来一年内,手机将是数字生活的中心。从原来传统的台式机、笔记本,到平板电脑到手机,在整个演变的初期,每一代都是上一代的外延或补充。但是,现在开始倒过来了,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互联网的格局,现在app应用非常多,而网站越来越变成了一个显示的页面,大家偶尔用一下。因此,周航认为用户要的是可穿戴设备,而不是可穿戴手机,邮箱、拍照等功能就不是穿戴设备应该去解决的问题;可穿戴设备最直接的作用是把人体数据化,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反馈。然后再做大数据的应用,做社区,做游戏等,这是下一代做的事。

张彤(神念科技大中华区总裁):我认为可穿戴设备的趋势是机器适应人,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变化。以前都是人去适应机器,如键盘是人按照键盘的规则去使用才能输入正确的信息。以后的职能机器应该是主动去适应人,主动用人类最习惯的方式去采集人的信息,然后学习记忆,并最后更加适应人的需求。

神念科技在4年前曾在美国发布过一款非常流行的玩具,基于脑电控制的头套,叫做“脑力球场”。头戴上它后,如果你很专注地盯着平台上的小球,你就能靠“脑力”去控制小球的移动。这个玩具当时在亚马逊上被评为当年的圣诞节玩具购物清单的第二名,销量惊人。在国内,我们联合酷派推出了带心电检测功能的手机,已于2012年11月正式上市。

用户体验是关键,国内外用户诉求各不同,腕表被指最易接受

朱继志(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很多人非常关心三星的产品,请问DanWong,三星在可穿戴设备行业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怎么看用户的硬件使用活跃度?

DanWong(三星电子副总裁):我个人觉得可穿戴设备完美结合了硬件、软件和移动互联网服务。我认为可穿戴设备不是一个个体,不仅跟手机连接,还会跟多个设备连接的。我觉得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把人体的一些数据化传到云端,用大数据说话,我看到了很多新的服务。

不管你做硬件,做应用,还是做移动互联网,大家都开始注重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我认为这是核心的重点。更好的用户体验,才能让产品有差异化。

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产品不够创新,其硬件活跃度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一个月是分水岭的时间,能过一个月,它就可能会成为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过不了就是一个新鲜的玩具。

朱继志(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请问周航,你心目中最期待的可穿戴设备是什么?

周航(易到用车CEO):我认为未来可穿戴设备至少应该有一个复合功能的,最合理的位置应该是手腕。东西方用户存在很大差异,国外穿戴设备最原始的初衷就是运动,是本身的生活方式之一,而中国人的目的比较功利性,要么为了减肥或者预防疾病,有一个明确的围绕健康的目的。

现在中国以运动核心为卖点的可穿戴设备存在一个问题,缺乏激励性反馈,用户过了新鲜期后,都会弃之一边。我认为正向激励是,针对用户的健康状况,提供相对客观量化的健康评估值,引导用户去实现。

梁天波(博通公司分销商管理总监):我认为可穿戴设备不是解决用户的一个痛点,而是给用户生活带来新的便利。随着社会的应用化程度提高,人与动物最大的一个差别在于人类能够去创造和使用工具。人类本身的一些技能、直觉,机能下降时,可借助可穿戴设备去替代人类慢慢退化的功能。

情绪调节,健康管理让可穿戴设备充满想象

朱继志(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我们刚才从产业角度分析了可穿戴设备,现在我们从消费者角度来探讨实际问题。比如传感器这么小,技术上到底能不能解决?传感器测心率,到底靠不靠谱?这个环节,我们请到科通集团高级副总裁 Henry Lee及神念科技大中华区的总裁Tony Zhang。

李宏辉(科通集团高级副总裁):先讲我的遭遇,昨晚从从深圳飞北京,遭遇了雷雨天气,不能降落,来回折腾到天津、石家庄机场,最后大半夜才在石家庄停下。这一路上我都有紧张的情绪。如果有一种可穿戴设备能够检测到我的紧张情绪,同时给我比较正面的音乐或按摩等方式刺激我,让我放松下来。这将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在座的各位的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高速变化,担负较大压力,情绪变化频繁,如果能有监测情绪变化,提供辅助调整的可穿戴设备,我看好这样的方向。

张彤(神念科技大中华区总裁):可穿戴设备在健康方面有很多的应用,人的情绪调节,其实更是可传感设备将来的一个方向。

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体信号的概念,人体动起来就会有各种的电信号上升,最常见是心电,如大家做过的心电图;脑电,大脑思维是是变化的;眼电,眼睛动了,给谁抛媚眼都会有变化;肌肉电,肌肉的运动状态的信号。

这些信号都可以被可穿戴式设备所检测并分析的,因此,人的健康检测将是可穿戴设备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已经有产品出现。大家看我手中这个Iphone 5的套子,神念科技的芯片藏在其中。这里有两个传感器的点,你就用双手手指轻轻地点击它,你完整的心电图信息就能从手机提取出来,并且可以存储,传输,放到大数据里去。实际上人的心电图,跟指纹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再看这款手表,如果它记录了你的心电图信息,你再次触摸时,它就能判断你是谁?了解你的历史数据,从而帮助你调节和训练,这对于解决亚健康问题是非常好的应用。

我认为可穿戴设备更像是人体的互联网,抓取人体的信号,数字化放到云端去做大数据分析,再应用大数据做反馈。现在比较热门的一个可穿戴设备——“会动的猫耳朵”是神念科技的产品,基于检测人体脑电波变化,判断人体情绪变化,从而做出显示。产品戴在头上,有像猫一样的耳朵,非常可爱。当女孩子在街上走,看到很喜欢的帅哥,心里就会发生变化,这个耳朵就会竖起来。这款产品已经应用在国内几大相亲电视节目上。此外,还有帮助练习瑜伽,辅助睡眠的“灯”,辅助高尔夫球发挥的“灯”。这些都不是天方夜谭,已经有成品了。

可穿戴设备精确度高,电池成瓶颈

观众提问:以心电图为例,可穿戴设备与医院的专业检测设备的结果在精度差别有大?

张彤(神念科技大中华区总裁):医院的专业设备检测,身上会接很多探头,还有导电胶辅助,检测结果叫多导连的心电图,而可穿戴设备是检测是左手到右手连接的结果,叫单导连的心电图。单导连实现降噪等功能后,精确度达到95%以上,在国外,已经有斯坦福医学院的医生推荐病人使用可穿戴设备进行自助辅助检测。

梁天波(博通公司分销商管理总监):可穿戴设备信号检测消耗的功率很低,只要几个毫安甚至更低。但是,数据传输消耗的功率就非常大。如监控设备,数据是一天24小时实时监测,如果需要输出数据,使用蓝牙等的功耗都非常大。

面对传输数据的高能耗,业界已经有成型的解决方案和尝试方案。首先,最主要的解决方式是使用近距离传输,目前主流的是传输到手机,减小能耗;其次,新的尝试是利用人体自身产生的热能,国外已经研究,有关键制约技术未被突破,还没有成型产品出来;再次,无线连接技术中关键技术优化,如发射和接受的射频技术,目前优秀的无线蓝牙4.0耗能就相对较低了。

可穿戴设备创业难,投资人告诫屌丝碰触需谨慎

朱继志(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互联网初创公司虽小,但比较容易找到投资,而硬件的小公司就相对很难得到风险投资的关注。请问王江,是否可以说可穿戴式设备代表一种趋势?小公司是否值得风险投资关注?创业团队的搭配,你有什么建议?

王江(著名投资人):我曾经也机缘巧合投资了一个清华同学创办的硬件设备企业,很幸运的是,创始人有十年以上行业经验,几个搭档共同投资一起出谋划策,但是,投入的金钱和时间都是巨大的,远远超越过我在互联网在线方面的投资。硬件设备创业的门槛较高,首先创意要求高,设计、生产需要周期和整个流程管理,还有供应链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不过,比起传统的芯片公司上千万的投资金额来讲,可穿戴的门槛要低很多,值得互联网、硬件从业人员共同探讨。符合人体学的,能够不断推出新的硬件产品,与软件、互联网完美结合是一个方向,就如我刚才说的移动社区和大数据。

关于可穿戴设备的创业,团队的搭配,我认为,首先要有做硬件经验丰富的人,硬件涉及到投资和周期,一旦出现重大失误,就很难再有第二次机会;其次,团队里要有善于组织各方面资源的人,除了硬件设计,还需要调动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把资源能够组织起来;再次,跟互联网产品设计相关的人才也很关键,产品满足用户什么需求,如何展现,如何让用户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活跃程度等。

周航(易到用车CEO):要想在可穿戴设备创业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点,第一,项目要有一定门槛,如果产品推出后,会不会被巨头短期之内复制?第二,创业者需要有一个比较轻松和富足的生活态度,这利于抓住用户的“痛点”,并解决问题;第三,刚才王江也讲过了,我比较赞同,团队不可能不是一小波人,而且需要综合的能力和实力。坦率的讲,我认为,可穿戴设备,在目前可能不适合屌丝创业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