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虎嗅网转引《联合晚报》的报道,介绍了制造大佬、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对3D打印的看法,他说:“如果(3D打印)真的是(有用),那我的‘郭’字倒过来写。”
郭台铭的言论代表了大规模制造企业对3D打印的一种务实态度。事实上对于前段热炒的3D打印概念,理性的从业者和支持者都表达出谨慎乐观的态度,套用一句烂俗的话说就是“前途是极其光明的,道路是无限曲折的。”不仅普通大众对3D打印缺乏真正了解,就是科技媒体也经常不自觉的展现出对该行业的“伪关注”态度,这从6月20日Stratasys收购MakerBot一事的反响就可以得到印证。
看看Stratasys为什么收购MakerBot
Stratasys是3D打印行业的一个巨头,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市值30余亿美元,仅次于3D Systems(纽交所上市)的近40亿美元。其收购对象MakerBot也是一家3D打印界的明星企业,主攻桌面市场,当前的主打产品Replicator 2(前9个月的销量为2.2万台)和2X拥有大量的使用者和爱好者,是桌面级3D打印机场的No.1。
这起并购案的金额约4亿美元,约占Stratasys市值的1/7~1/8。如果这个案例放在IT界,就是苹果收购Facebook或者谷歌收购鸿海(YES!就是郭台铭老兄的鸿海)的级别,势必闪瞎无数人的双眼。但除了消息公布当天国内媒体直接援引国外报道外,时至今日没有看到两家明星公司合并对于3D行业影响的认真评论(惭愧的是笔者20号当天就有写篇评论文章的冲动,但考虑到大家对这个实在是太不关心了,就迟迟没有动笔),这正反映了3D打印只是当前的一个“伪热点”。
Stratasys本身就有桌面级3D打印机产品,例如Mojo,但价格较贵,在1万美元左右。收购MakerBot意味着它开始重视入门级市场(Replicator 2的价格在2000美元左右),作为一家“高端”公司产品线向低端扩展,即使不意味着高端业务遭遇瓶颈,至少也说明高端的日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过(想象业界一直传言的iPhone手机廉价版吧)。而大家都清楚大部分中高端3D打印机都是面向生产制造业的,或者说是面向郭台铭们的。
这一格局从Stratasys和3D Systems的产品布局看出端倪。如前所述,它们为3D打印行业的并列两大巨头,拥有相似的产品矩阵。Stratasys把自己的产品线由低到高划分为“创意”、“设计”和“生产”三个系列,3D Systems则划分为“个人”、“专业”和“生产”系列。这三个系列包含数十个产品型号,涵盖FDM(熔融沉积成型)、SLA(立体光固化成型)、SLS(选择性激光烧结)、喷墨打印等主流3D打印技术。由于缺乏具体数据,我们无法得知各个系列单独的销售额。但各个系列中产品型号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块市场的细分程度,亦可粗略体现需求量(需求越大,产品才可以划分的越细,也才能推出越多的型号)。目前Stratasys三个系列的型号数量比依次为3:11:4,3D Systems为6:21:12,两家基本保持了相似的比率,体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相似格局。
作为3D打印重中之重的中端部分主要针对专业设计领域,投射到制造企业则位于前端,主要反映为产品设计、手板制作和模具制造。这部分成本对中小制造企业或许是个沉重的负担,但对于如鸿海这样的超大型企业,不过是个毛毛雨。因此郭台铭说3D打印“只能看,不能用”并非故意刺激3D打印从业者的神经,而是反映了大型制造企业的事实。这一事实也可从企业的销售额上得到印证,Stratasys和3D Systems 2013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分别为9820万美元和1.02亿美元,同期的鸿海则为269.6 亿美元(这还是在受到iPhone拖累,销售额同比下降19%的情况下)。一个十亿美元量级的行业想对千亿量级的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为时尚早。
新潮3D打印的应用局限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经常看到3D打印飞机、汽车、枪支、衣服、房屋乃至器官的报道,进而受到3D打印信心爆棚的蛊惑呢?仔细分析这些报道,可以发现新潮3D打印的应用基本上局限于以下领域:
1)创意与产品设计,前面对Stratasys和3D Systems产品线的分析已经说明这是当前3D行业的主攻方向,因此这方面的报道多一点都不新鲜。而且对于创意与产品设计来说,要点就是快,时间和人力最关键的成本,3D打印对降低这两项成本都作用明显;
2)高端制造,如飞机、汽车等关键零部件、珠宝,其实这部分仍然侧重于设计、验证或小批量试产,大批量生产本无必要,也不现实;
3)个性化制造,核心市场在必须每个人都不一样的东西,例如假牙、助听器等;
4)科研,根本无须考虑大规模生产;
5)其它一切不计成本的行业,例如医疗(器官打印)、文物保护等;
6)教育与个人DIY。
家用市场方面本人已有专文讨论,目前的桌面级市场看似红火却价值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说,Stratasys收购MakerBot意在卡位,寄希望于入门级市场持续增长,提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号召力,并加强与3D Systems公司的全方位对抗(后者最低端的Cube桌面打印机价格仅1299美元)。
3D打印迄今存在的技术局限
3D打印在中端市场以外的困境并非3D打印概念太超前、业界不愿意接受,而在于从技术上来讲,它仍然不成熟,存在以下缺陷:
1)可使用的原材料受限,导致可打印的物品非常有限,大部分企业想用也用不了,或者只能用于原材料非常单一的零部件;
2)速度慢,更致命的是存在精度与速度的制约关系,由于采用增量方式,精度越高需要打印的层数就越多,所需时间也就越久。这与一次性成型或者传统减材制造存在关键差别;
3)有形无神,工业零部件除了对外观有要求外,还常对材料内部的结构以及结构力学指标具有苛刻要求(生物和食品等领域则有活性要求),目前这一要求很难满足,即使能满足,也必须设计定制化方案,难以推广;
4)成本递减效应低,小批量试制与大批量打印的成本相似,没有大规模生产的成本节约优势。
产业革命为时尚远,已是主流认识
鉴于以上原因,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3D打印只能局限于某些狭窄领域、离产业革命和大规模普及的距离尚远,已成为行内主流认识。媒体界和普通大众的热情之火被过早点燃,除了因为对改造传统制造业寄予厚望之外,还在于大家普遍不了解、甚至误解3D打印的核心技术。例如许多人认为3D打印是数控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自然发展,依托于经验丰富的数控技术和方兴未艾的智能技术,制造行业的革命似乎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上数控技术和智能技术固然重要,3D打印的核心与瓶颈却在于材料科技。FDM(熔融沉积成型)能工作,在于我们拥有可快速融化和凝固的塑料;SLA(立体光固化成型)在于可快速被光照凝固的树脂,诸如此类。对于其它大部分材料我们根本不拥有相关的技术,也就难谈逐层增加合适的材料,使之形成需要的产品。而材料科技属于基础研究领域,一个半导体材料理论的创立就为我们步入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奠定了物质基础。要使3D打印无所不能,我们就必须创立多种材料理论,甚至需要从纳米、分子层面全盘解决问题,这绝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困难程度足以超越大部分人的想象。
经典书籍《3D打印》把3D打印称作下一次工业革命,基于一切材料均可“体素化”的宏大设想。所谓“体素化”就是所有材料均可标准化为极小的、可精确操纵的单元,类似于激光打印机的墨粉。估计我们大部分人的有生之年无法看到这个设想的实现,郭台铭当然也看不到。即使根据最乐观的预测,到2020年3D Systems公司的市场才能“堪比”苹果和Facebook,那么至少往后好几年的时间里郭老先生的姓不用都倒过来写。对于鸿海来说,郭老先生指望机器人显然远远比3D打印靠谱。
既然不用担心郭老先生姓什么,咱们这些围观的群众就散了吧。给3D打印业者留点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能踏踏实实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