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9日的停牌后,作为天弘基金管理公司重要股东的中国国有的化工厂商内蒙君正终于在各种流言蜚语中释放出了重要消息:支付宝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浙江阿里)将向天弘基金注入11.8亿元人民币,持有51%的股份,成为控股大股东。内蒙君正也和浙江阿里一同增资,投资6953万人民币后,内蒙君正的股份被稀释到了15.6%。天弘基金管理层认购5657.1万元的注册资本出资额,实现了少有的管理层持股,形成了激励机制。
强势的渠道能够主导,甚至最后收购金融产品供应商——在这里,互联网金融和传统中国金融业没有太大区别。天弘基金是阿里巴巴金融在支付宝上推出的“余额宝”金融产品的合伙人。天弘提供的货币基金产品“增利宝”,在支付宝上的销售额已经接近500亿,有分析人士甚至预测,其潜在规模可能达到1600亿人民币。不到半年,阿里金融帮助天弘基金从排名靠后变成拥有规模最大货币基金产品之一的基金,于是继续往价值链上游延伸,开始把金融产品的供应掌握在自己手里。阿里巴巴金融也成为在中国为数不多的控股基金公司的民营企业。
阿里金融而非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团不做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和许多媒体报道的不同,内蒙君正的公告显示,增资控股天弘基金的是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支付宝的母公司,这家公司在当年的支付宝股权之争浮出水面,当时资料披露,马云持有该公司80%的股份,阿里巴巴另一个创始人谢世煌持有20%股份。在2009年和2010年,浙江阿里两次收购支付宝股权,花费3.3亿元收购了阿里巴巴。随后马云解除了阿里巴巴集团对浙江阿里巴巴的协议控制,浙江阿里脱离阿里巴巴,引发了软银和雅虎的大为不满。
在彭蕾担任阿里小微金融集团CEO后,支付宝成为阿里金融的重要资产。这家浙江阿里化身为阿里小微金融的关联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团没有直接关系。
早在年初,金融资产已经确定不会和阿里巴巴集团可能的IPO一起上市。陆兆禧曾经在香港公开表态,阿里金融不会跟随阿里巴巴集团在香港上市。这显示了马云不让阿里巴巴集团在资本层面触碰金融领域的原则,更不会违法中国法律中有关外资投资金融的种种规定。在今天看来,马云当年大费周章的转移没有白费,支付宝强势渠道所带来的这部分金融资产潜力无穷,已经帮助阿里金融在互联网金融中占据优势地位,而软银和雅虎无从分享。
大数据+金融模式初现:降低流动性风险 开发更好产品
在资本层面的控股关系,将会让天弘基金更紧密的和阿里合作。阿里巴巴是中国少数拥有大数据挖掘能力的公司,在阿里数据平台负责人,“七公”汪海的带领下,数据平台一直是阿里巴巴的重点,现任CEO陆兆禧曾担任首席数据官(CDO)。在今年6月天弘基金和支付宝联合推出“余额宝”后,天弘基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福布斯》,是天弘主动寻找阿里金融,提出为支付宝设计一种合适的金融产品。天弘基金所重视的,是支付宝强大的渠道和数据能力。事实证明,和支付宝的合作,让天弘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货币基金之一。
这场“婚姻”也并非没有隐患。外界最担忧的“余额宝”T+0模式的流动性风险造成偿付危机。阿里金融高管表示,利用长期积累的阿里巴巴用户行为数据,阿里巴巴能够利用数据挖掘的支付宝使用者的消费习惯,预判资金流动,从而降低货币基金比较顾虑的流动性风险,”风险低于一般的货币基金。” 一位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的创始人指出,阿里金融和天弘的合作中,天弘在渠道费用,技术服务费用上给予阿里很多优惠条件。天弘在支付宝上销售产品的获利并不丰厚,而阿里金融的前述高管也并不避讳:和天弘的合作绝不是排他的,也正在商谈其他基金。
数据挖掘和天弘的准备需要两家公司精诚合作,并且有一个良好的分享利益的机制。阿里控股天弘会让这些潜在的芥蒂都烟消云散,正如支付宝官方所言,支付宝的资本合作让这个规模已经高达500亿的货币基金更好的提供服务。
潜在的金融创新合作能够为阿里提供完整的金融闭环。天弘基金旗下,不仅有低风险的货币基金,还有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这些都可以在定向在支付宝平台销售。天弘旗下的天方资产——一家证监会许可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大资管时代,天弘基金所能提供的专户理财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能够为阿里平台的大大小小电商企业提供投资服务,同时为阿里小贷的贷款证券化项目募集资金——阿里小贷和东方证券合作的东证-阿里资产证券化产品得到投资者的热烈欢迎,供不应求,已经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典范在深交所上市。只要证监会首可,阿里金融完全可以用自家的资产管理公司运作。
金融闭环风险犹存
前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称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在做着银行的事情,她建议不如给他们发放银行牌照,纳入监管。而阿里金融在找到了天弘基金这个资本市场的出口后,将会从银行变成范围更广的金融控股公司: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电商和用户有融资和投资需求——阿里金融的小贷公司能够贷款,天弘基金提供资产管理服务——阿里金融又能通过支付宝、淘宝和聚划算,用强势渠道,为天弘销售基金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而为阿里金融再次提供资本。
当然这当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的批准,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对于这类互联网属性,横跨多个环节的金融巨头,中国政府还没有推出系统性的监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