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绝望,想退出了……”。
你很难想到,这是一家在外界看来风头正劲的智能手表创业者对我说出的话。实际上,他们的状况也并算不上糟糕——账上的资金还很充裕,产品的销售不断带来收益,产业链给他们面子,渠道资源愈发通畅,下一代产品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在这番情形下,他痛苦的理由却让你难以辩驳:“我觉得,我们再也没有机会成为一家世界级的酷公司了”。
他的回答让我哑口无言,把开始预设的安慰语句都吞了回去,因为,事实上也是如此。
第一次见面时,他就向我介绍说自己在做智能手表,拿出了产品原型给我试用。那时,我刚刚和不少朋友一道,从Pebble的热潮中冷却下来,这个引发了新一轮智能手表热潮的众筹产品并不向它被描述的那么美好,从硬件质量到软件功能等令人大跌眼镜。而他递给我的产品,硬件外观上要比Pebble显眼不少,功能也丰富得多。“这还只是工程机,实物一定会好得多”,他笑着将这个半成品带回手上。
但接下来的路却没有他想象的那般平坦。他们本应该是国内最早开发智能手表的团队之一,可一时间,inWatch、Geek Watch、T-Watch们纷纷涌现,并且有几家很快在市场和产品上赶在了他们的前面。最令他无奈的是,这一状况完全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从工程机到量产,屏幕玻璃厚度难以达标、电池实际空间与数值存在差距、原先的设计无法批量装配……而已被炒热的行业、给用户做出的承诺、竞争对手的迅速卡位以及一个个投资人的到访,都不允许他们在时间上有半点懈怠,只能草草改变原先的设计,将产品推向市场。
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一个硬件公司的产品在用户拿到手后,很容易让市场对快速对它们做出定位,这款让他自己都难以满意的产品卖得越多,他就愈发为难。
而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烦恼。
在这个行业兴起之时,在没有任何一款智能手表能够拿出成熟的产品之际,各家公司们的创始人们就开始活跃于媒体、活动、甚至电视节目。他们都在强调自己的产品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表”,都说产品与时尚完美结合,都夸耀自己的硬件工业和设计理念卓尔不凡,都对竞争对手们嗤之以鼻,甚至已经开始分享对产业链的把控和量产经验了……更令人意外的是,投资人帮着吆喝,渠道们纷纷敞开大门,一群不明真相的用户们甘愿为其自掏腰包。
也许在拿到订单后,创业者们才些许清醒过来——产品还处在原型阶段,离工业化生产尚有距离;界面优化方案难定,在手表上的操作复杂程度甚至超过手机;功耗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名为手表却“可穿戴”不起来……最后,就这么卖吧,反正预售模式之下,总有不少人买单。这时候,文章开头的那家公司开始转变口风:“我们也想做出很棒的产品,可我首先是个商人,需要考虑市场状况和盈利……”。
这进一步营造了“智能手表”热潮的假象:大批产品出货,公司短期利润不错,一个个探听出这些数据的新团队蜂拥而至……但不知这些站在风口上的人们,是否会想起自己当为产品许下的豪言状语。
其实,他们中不少人已经发现,自己可能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掏出手机”本来就不少什么费劲事儿,“抬起手臂”也并不比它方便多少,所以,“让用户不用掏出手机”不过是自己的预设的用户需求。更何况,与手机相比,狭小的手表屏幕在视觉体验和交互方式上都不甚理想,你也不能指望用户长期抬着胳膊。这玩意儿似乎既无法解放双手,也无法提供比手机更好的观感体验,除了比较新奇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说到底,在新概念的冲击下,不少人预设了一款可能根本没有多少人需要的产品,并把它推向了可穿戴计算热潮的浪尖。
与之相比,已经有不少更聪明的“竞争者”开始入场,他们几乎不强调自己“未来设备”的属性,也不会在使用功能上和手机发生多少冲突,而是老老实实的在自己最擅长的功能上面,赋予一个“时间”的属性。也就是说,他们完全是基于既有需求,完成功能的扩展——最近发布的Adidas智能手表和Fitbit Force手环,就是这样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推出进一步给了这些“智能手表”创业者们压力——新入局者们明确而又截然不同的定位很快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而已经被市场和资本牵着鼻子走的他们,不知该如何拿手上这款“四不像”的产品与之展开竞争。据我所知,有几家智能手表内部已经在商讨推出各种产品线以应付如今的局面,当然,他们首先得应付好如今工业化生产和产品设计上的焦头烂额。
这些“智能手表”们并不会被轻易击败,毕竟在这个相对荒蛮的市场,所有的产品形态都在建立当中,人们对手表外形和功能的多样化需求也更宽泛,高额的硬件利润让他们无需卖出太多产品也能养活自己……但逐渐的,他们中的不少将会失去声音和色彩,不再是浪潮上人们追逐的对象,变成一家传统类型的硬件公司,继而淡出人们的视线。他们将从曾经“改变世界”的梦中醒来,或将其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