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华为云数据中心

覆盖BYOD、软件定义网络、数据中心多个层面,打通资源形成eSight统一管理和安全方案,涵盖10大行业解决方案,比如政府、能源、广电、交通、金融以及企业等。

显然,华为在企业业务新品发布上,一直保持着较高节奏,借助openstack架构的Fusion sphere云操作系统、Fusion Cube一体机、Fusion access桌面云、T系列统一存储OceanStor高端存储系统,S12700系列敏捷交换机,CE128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eSpace UC2.0统一通信解决方案、UDS海量存储系统、微数据中心、ManageOne管理、模块化数据中心SDN、eLTE无线宽带接入、T级防火墙、云网关和不间断电源UPS5000-E等系列产品等,都能看出这一点。

但另一方面,业内一直认为,以总体产品及方案布局来看,华为优势很明显。如果以单产品线来看,华为并不非常全面。张顺茂也承认这一点。他说:“华为拥有7万+员工的技术研发团队,我们做了如此多的‘盒子’,但是到了销售端,有些产品很猛,比如LTE(11年起步,12年有希望,13年销售势头很猛),再如统一管理eSight,大幅降低响应速度和维护成本,相对那些通过收购产品难以打通管理平台的企业而言,这都是华为独特优势,也是超越对手的优势。但有些产品,却没有足够的销售经验(大部分企业业务销售只有2-3年经验)来匹配,也不足以适合市场独特的需求。所以,我们未来将会‘再聚焦’,聚集到主力产品。而非主力的产品将逐步减少,研发盒子要收缩,非主力产品的研发技术团队也将回归到技术资源池中,动态划分。”张顺茂对CSDN云计算表示。

主力产品会是什么?存储、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eLTE、 eSight等。

当CSDN云计算记者追问华为云计算产品(Fusion Cloud)以及云计算布局时,张顺茂表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趋势是肯定的。我们提供的是云数据中心,云计算产品(Fusion Cloud),云服务的解决方案,而不会对外直接提供云服务。”这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华为不会做公有云。他进一步解释到:“硬件定制+软件服务是目前云计算服务商主要的模式。开发、定制、技术研发都是华为的优势,阿里云可以在软件研发方面做很多工作,但IT基础设施则可以完全和我们合作,比如服务器、网络、安全等基础架构上。而更多行业企业在竞争发展中,需要云服务,其平台开发也可以交给我们。也许很多巨头都在尝试做公有云服务,但华为规划中没有。”

这与华为企业业务的聚焦ICT管道+“被集成”的战略关系很大。

ICT管道上述文章已经说到。而“被集成”是本次采访中的第二个高频词。“被集成”主要包括两点:首先,“被集成”是华为面向企业客户选择的商业模式:核心是在交易界面由合作伙伴面向客户交易或签订合同,根本目的是不与合作伙伴形成利益竞争关系,充分激发合作伙伴的积极性;其次,“被集成”战略是华为面向企业市场的自我约束:华为聚焦企业ICT管道产品和解决方案,避免为追求短期销售、对各种项目大包大揽,偏离自身业务主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