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战争中国开打:国际巨头落地公有云

云上战争

董军

编者的话/一场关于云的争夺在中国市场开战。

2013年12月18日,亚马逊的公有云服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宣布其中国区域云计算平台服务开始有限预览。通过与产业链上的广泛合作,全球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的公有云服务将正式落地中国。虽然此前微软、IBM的公有云都抢先落地,但此次亚马逊的落地,无论是微软、IBM等国际巨头,还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国内巨头,都在密切关注,并且积极行动,以应对亚马逊落地后可能给市场格局带来的冲击。

亚马逊公有云落地中国注定会给其他云计算企业无限压力,他们纷纷宣布在云服务上已进入战略备战期:IBM宣布与中国最大的中立IDC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联手,将IBM顶级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服务SCE+(SmartCloud Enterprise+)正式引入中国,开启中国企业享用高价值托管私有云服务。微软宣布,联想成为中国首家Cloud OS战略合作伙伴。阿里云宣布以“飞天”平台为基石,通过“生态扶持+平台升级+大规模降价”的策略,整合云计算生态链上的各方力量,全面布局云生态圈,同时宣布全线产品降价,最高降幅达50%。腾讯云宣布将展开为期一周的年终大促,在云服务器、IDC带宽打折上带来一次空前绝后的超级优惠,而且还有很多基金与礼包附赠……

软件业资深专家、海比研究总裁曹开彬认为,亚马逊AWS的落地,将会推动国内云服务质量的提升。巨头们在中国市场“聚头”,市场的高速发展将与激烈的竞争相伴。另一方面,国际巨头在中国落地公有云也面临很多挑战:复杂的网络环境,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不成熟的客户,政策上的束缚,以及中国客户本地化的需求。

云计算战争,真的开始了。

开战者

亚马逊:市场老大来势凶猛

12月18日,亚马逊公有云服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宣布要面向中国地区推出公有云计算平台,这是亚马逊AWS在亚太地区的第4个区域,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的第10个区域。据悉中国地区有限预览将于2014年年初开始,正式收费运营时间还不确定。

因为外资公有云落地中国受到相关法律和监管的限制,所以微软、IBM、亚马逊都纷纷采取与本土公司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这也影响了它们落地中国的节奏。微软抢在2013年5月22日第一个宣布与世纪互联合作落地中国。IBM则在7月31日宣布与首都在线合作落地。亚马逊来得有点晚,但相比微软、IBM,它认为自己准备得更加充分。

特殊的落地

公有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未来也是巨大的市场。从这次发布会可以看出,亚马逊力图整合更多资源,以使得生态系统更加完整。

与之前微软、IBM的公有云落地中国一样,亚马逊在一系列的签约仪式之后就结束了会议,并没有对外透露合作的具体形式。但与微软、IBM不同的是,亚马逊公有云的落地,不仅绑定了更多的合作伙伴,还绑定了政府。AWS一入华,便通过各种合作,获得更多的政府、产业资源。

AWS中国与北京市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宽带中国四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通过北京和宁夏的设施及资源,构建和发展AWS云计算服务,服务于中国的广大客户。同时,在宁夏中关村产业园及西部云基地挂牌,亚马逊将作为第一个入驻企业,起到龙头的作用,以期带动西部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将这个形式称为“前店后厂”,即AWS在北京建立基于云的生态系统,在宁夏建设大型数据中心。

公有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未来也是巨大的市场。从这次发布会可以看出,亚马逊力图整合更多资源,以使得生态系统更加完整。在此次发布会上,北京、宁夏、工信部都有高层领导助阵,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高层也都在会上发言。此外,网宿科技是AWS中国地区的推荐CDN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亚马逊的咨询合作伙伴包括:云果信息、竹云科技、奔步科技、云络科技和日立咨询(中国)等;技术合作伙伴包括:东软、趋势科技、Madeira等。

亚马逊相比微软、IBM虽然姗姗来迟,但似乎已做足了准备。

重中之重

公有云服务已经成为亚马逊成长最快的业务之一。美国投资银行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师预计,亚马逊公有云服务到2015年的估值将超过500亿美元。

在亚马逊创始人、CEO贝索斯的计划中,AWS可能将成为亚马逊公司的最大业务,云计算正在慢慢向亚马逊的支柱业务演进。而对于全球刚刚起步的云计算市场,亚马逊已经真正走在前列。根据科技市场研究公司Synergy报告指出,三季度云计算市场的容量为25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6%。其中,亚马逊AWS的收入猛增了55%,市场份额也有增加。其中,亚马逊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微软、IBM、谷歌、Salesforce等所有对手的总和。当然,这个数字是针对公有云的统计,不包含私有云。从这个数字来看,亚马逊已经成为公有云市场绝对的领导者。

如今,AWS已经成为亚马逊成长最快的业务之一。美国投资银行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师预计,AWS到2015年的估值将超过500亿美元。

在发布当天,AWS高级副总裁安迪·杰希表示,中国对AWS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AWS期待帮助各种规模的企业使用云计算服务。据记者了解,AWS中国团队已经运作很长时间,主要是在生态系统的建设、合作伙伴的选择以及云计算的本土化方面。作为亚马逊的重中之重,安迪·杰希表示AWS在中国将全面本地化,包括与本地企业合作,云界面本土化,7×24小时普通话技术支持,建设本地的营销团队等等。特别是现在最为敏感的数据安全问题,亚马逊提出,AWS中国区与其他区域隔离,以完全符合当地的法律。这是首个在中国做出如此承诺的外资公有云。

引发连锁反应

亚马逊是有名的价格杀手,无论是其传统的电商零售业务,还是Kindle电子书业务和云计算业务,这也正是最让其竞争对手紧张的地方。

中国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云计算服务商?安迪·杰希给出几条建议:经验丰富的,功能上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创新节奏快的,有全球业务支撑能力的,价格合理的,生态系统完整的。显然,安迪·杰希的建议是按照亚马逊的标准来“制定”的,但以上这些也确实是亚马逊在公有云方面已经展现出来的优势。

比如说经验。亚马逊正式提供公有云服务已经有近7年时间,并且一开始就“吃自己的食”,即在服务尚未成熟的时候,内部其他部门就被要求使用这些服务。这让内部很痛苦,但也让亚马逊比竞争对手提早很多年就直面服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7年的运营中,亚马逊已经积累了大量用户。经验将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跨越的一道屏障。

再比如价格。安迪·杰希透露,AWS在过去6年多时间已降价38次。亚马逊的价格理念是在每一项业务上,都力图以更低成本体现更高价值,贝索斯相信不断低价带来的飞轮效应:用户的增加能带来更多的使用量,就能让亚马逊继续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这能减少成本,进而支持亚马逊继续降价。而在这过程中,得到好处的是整个系统,因为这种加速过程能产生更多创新,并给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更多功能和服务。亚马逊是有名的价格杀手,无论是其传统的电商零售业务,还是Kindle电子书业务和云计算业务。这也正是最让其竞争对手紧张的地方,特别是对IBM、微软一向追求利润的公司而言。

正是因为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遥遥领先,这次落地中国才会引起众多云计算公司的密切关注。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亚马逊根本不懂中国,很难彻底本土化,赢得中国客户的认可。同时,亚马逊落地中国复杂的合作关系,虽然会得到很多有利的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但也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干预,或将影响亚马逊自身的决策。短期来看,本土化和自主权将是亚马逊公有云在中国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曹开彬认为,亚马逊落地的时间点比较好,但亚马逊多方合作的模式不利于云的运营,多方合作需要多方协调,而云需要快速响应。

挑战者

IBM:公司转型就靠云计算了

董军

2013年对于IBM来讲,是比较难熬的一年:业绩下滑,裁员,与亚马逊的竞争中丢掉云计算大单……但在IBM看来,作为百年企业,IBM经历过数次转型,也数次起死回生,今年遇到的困难都是转型中必须的经历。

在IBM的规划中,未来四大方向是云计算、社交、移动计算、大数据分析,而云计算则是这四个方向的核心纽带。IBM中国早在2010年就专门成立了云计算事业部,并在三年多的时间中,渐渐找到方向。

前不久,在第四季度的销售誓师大会上,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要求他的300多位销售人员“找到你心目中的客户,融合今天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媒体技术,帮助客户去圆他的梦。”IBM公布的第三季财报显示,因为整体硬件营收降低17%,该公司营收下滑4%。硬件市场的衰退使得公司已经连续6个季度收益下降,IBM必须加快向新业务的转型速度,才有可能避免危机的爆发。2010年云计算被确定为IBM的四大增长领域之一,IBM CEO罗睿兰提出了到2015年IBM云计算收入达到70亿美元的目标。

从2010年将云计算作为重要的转型方向,IBM就开始摸索与试错。IBM的首席技术官Sabbah前不久访华时表示:“成功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不是一蹴而就,我们不断调整,中间充满很多挫折。”他参与的每一次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变革中,都经历了这种回环曲折的发展模式,最终我们都取得了进步。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新的市场和技术变革需求做匹配。

从硬件到软件的全系列产品,以及服务、咨询方面的能力,使得IBM在私有云方面相对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公有云上,IBM的SEC相比较亚马逊的AWS、微软的Azure,市场声音还很单薄。不得已之下,IBM于2013年7月以20亿美元收购了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SoftLayer,并花费10亿美元推广其公共云计算业务。开始大步流星地追赶。上一季度自IBM第一次公开发售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公司从中获得了10亿美元的收入。

2010年IBM中国就成立了专门的云计算事业部,“当时投入的资源是IBM全线产品,从硬件、软件、服务、咨询等,把所有东西整合起来,给用户提供一个平台。对我们的挑战就是不同部门的人、有限的资源如何整合?”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三年多时间,IBM通过整合、创新,为用户提供新的云计算服务。

2013年7月31日,IBM公有云通过与首都在线合作的模式落地。至此,IBM基本完成在中国云计算布局。王胜航告诉记者,IBM摸索后形成的三种公有云落地战略:一是积极寻求IBM公有云SCE、SCE+与本地有资质合作伙伴的合作;二是帮助用户建设以智慧城市和行业云为主导的公有云平台,但IBM并不参与云平台建成后的运维和管理;三是利用IBM公有云技术,与合作伙伴共建本地公有云。IBM与首都在线的合作则属于第三种合作方式。在王胜航看来,中国市场巨大,用户需求复杂,不可能以一种云满足所有需求,这三种模式也体现出当前中国公有云发展的特点,在不同行业中的各类企业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因此他们实现公有云落地的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

王胜航认为,云计算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本土化:“进口车在中国有专卖店,但车的设计和制造都在国外,技术没有植入到中国来。IBM现在就是把技术带到中国来,从设计到销售、维护、质量跟踪都在国内落地。我们要做事情不仅仅是开一个门店卖国外的东西,而是真正把公有云技术带到中国来,与中国本地的云计算运营商一道成长。”

与亚马逊不同,IBM要把全部产品整合,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公有云服务模式,并且特别强调本地化过程。虽然IBM在公有云领域起步较晚,但其产品线优势和原有的庞大客户群,将成为亚马逊最强有力的挑战者。

参战者

微软:软件才是云计算的核心能力

董军

2011年,微软正式提出“服务+设备”战略转型方向,“云+端”则是另一种表述方式。在微软的规划中,“云”将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企业和个人客户,“端”将是使用云服务的各种终端设备。微软的转型方向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但转型速度显得缓慢。2013年7月,CEO史蒂夫·鲍尔默宣布将会离职,原因是 “董事会不满变革慢”。

其实,微软在云计算方面行动最为积极,也一直被业界看作是云计算时代最重要的玩家之一。在中国市场,微软表现得尤为积极,是第一家通过变通的方式,将公有云带入中国的国际巨头。2012年11月1日,微软宣布联手上海市政府、世纪互联把其公有云服务带入中国。今年5月22日,微软Windows Azure正式在华落地。目前,已有2000多家客户正在使用由世纪互联运营的中国Windows Azure,其中70多个是可口可乐、人人网这样的大型知名企业。

“时间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微软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公有云落地不是简单地搬过来就可以为中国客户服务,从落地到运营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微软Windows Azure中国区总经理严治庆说,“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服务上的细节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解决这些细节问题的难度有时候如同大海捞针,而且有很多‘中国的特殊性’。”比如中国网络的孤岛和互联互通问题,中国有着全世界最为复杂的基础网络环境,在为客户服务时就需要协调运营商才能够解决问题。严治庆认为,微软已经在中国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布局,随着与不同客户的深入合作,Windows Azure展现了非常接地气的服务方案和意识,能更好地与国内客户进行融合。严治庆坦言公有云落地中国并不容易,对于其他较晚落地中国的竞争对手,想要达到相对理想的服务状态,是需要付出相应的时间成本的。

微软的另一个优势是从平台到软件的能力。微软是一家软件公司,云服务通俗来讲是三层:底是硬件设备,中间是平台软件,上层是应用软件。越往上层走利润空间越大,离客户越近,布置实施也越快。而微软天生就是一家软件公司,在云计算上可以更好地贴近用户。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 世纪互联(22.4, 0.96, 4.48%),曾经自己做过云服务业务,但失败了。世纪互联首席财务官萧尚文告诉记者,世纪互联本身是做基础设施服务的,在做云计算的时候把事情想简单了。公有云最重要的是平台,把应用、数据都放在上面安全可靠地动行,必须要有非常强的软件能力,不是几百个工程师加加班就可以搞定的。这次云计算尝试的失败,让世纪互联懂得软件的重要性,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云的蛋糕很大,不需要所有的东西都自己来吃,可以跟合作伙伴一起来做。”他认为,世纪互联与微软的合作模式非常互补。

在微软之后,IBM、亚马逊的公有云相继落地,微软有没有压力?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在回答记者这个问题时,首先把IBM的竞争排在外面:“IBM在任何市场都不是一个云服务的供应商。”在他看来,云服务和简单的数据托管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贺乐赋认为,真正算得上云计算服务商的主要是三个公司:亚马逊、谷歌、微软。“其他公司提供的所谓的云服务,都是在干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