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落地公有云

与亚马逊不同,IBM要把全部产品整合,为用户提供不同的公有云服务模式,并且特别强调本地化过程。虽然IBM在公有云领域起步较晚,但其产品线优势和原有的庞大客户群,将成为亚马逊最强有力的挑战者。

参战者

微软:软件才是云计算的核心能力

董军

2011年,微软正式提出“服务+设备”战略转型方向,“云+端”则是另一种表述方式。在微软的规划中,“云”将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企业和个人客户,“端”将是使用云服务的各种终端设备。微软的转型方向得到业内的普遍认可,但转型速度显得缓慢。2013年7月,CEO史蒂夫·鲍尔默宣布将会离职,原因是 “董事会不满变革慢”。

其实,微软在云计算方面行动最为积极,也一直被业界看作是云计算时代最重要的玩家之一。在中国市场,微软表现得尤为积极,是第一家通过变通的方式,将公有云带入中国的国际巨头。2012年11月1日,微软宣布联手上海市政府、世纪互联把其公有云服务带入中国。今年5月22日,微软Windows Azure正式在华落地。目前,已有2000多家客户正在使用由世纪互联运营的中国Windows Azure,其中70多个是可口可乐、人人网这样的大型知名企业。

“时间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微软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公有云落地不是简单地搬过来就可以为中国客户服务,从落地到运营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微软Windows Azure中国区总经理严治庆说,“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服务上的细节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解决这些细节问题的难度有时候如同大海捞针,而且有很多‘中国的特殊性’。”比如中国网络的孤岛和互联互通问题,中国有着全世界最为复杂的基础网络环境,在为客户服务时就需要协调运营商才能够解决问题。严治庆认为,微软已经在中国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布局,随着与不同客户的深入合作,Windows Azure展现了非常接地气的服务方案和意识,能更好地与国内客户进行融合。严治庆坦言公有云落地中国并不容易,对于其他较晚落地中国的竞争对手,想要达到相对理想的服务状态,是需要付出相应的时间成本的。

微软的另一个优势是从平台到软件的能力。微软是一家软件公司,云服务通俗来讲是三层:底是硬件设备,中间是平台软件,上层是应用软件。越往上层走利润空间越大,离客户越近,布置实施也越快。而微软天生就是一家软件公司,在云计算上可以更好地贴近用户。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 世纪互联(22.4, 0.96, 4.48%),曾经自己做过云服务业务,但失败了。世纪互联首席财务官萧尚文告诉记者,世纪互联本身是做基础设施服务的,在做云计算的时候把事情想简单了。公有云最重要的是平台,把应用、数据都放在上面安全可靠地动行,必须要有非常强的软件能力,不是几百个工程师加加班就可以搞定的。这次云计算尝试的失败,让世纪互联懂得软件的重要性,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云的蛋糕很大,不需要所有的东西都自己来吃,可以跟合作伙伴一起来做。”他认为,世纪互联与微软的合作模式非常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