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和各种智能软硬结合项目成为新宠之后,智能家居这个大帽子又重新被巨人们从垃圾堆里捡出来,洗洗干净,就来到今年的CES见人。很多的公司把一些产品和概念包装一下,就纷纷推出SmartHome什么的口号。但实际上,很多所谓的智能家居产品别说可用性,连未来的可扩展性和可改良性都谈不上。
巨人玩这个可以理解,就算仅仅是布局,在战略上也是有占坑的必要性。但有些小创业团队也蒙着眼乱闯进来就有些奇怪了。比如有一个展位在展示智能门锁,实现了用遥控器在电视上开锁,这个场景,仿佛在十年前就看到过。然后更加奇葩的是,他们演示在电视上用画中画功能打开猫眼视频监控时,居然是长时间的黑屏。
当然,和十年前相比,现在很多技术都有了稳定的发展,也不是什么都停留在胡扯上。比如扫地机器人,就已经可以进入智能家居第一梯队了。但如今,在扫地效率和外观设计上取得平衡的产品依然没有,而且价格还都极贵。这个技术水平基本已经成熟的产品,应该还是有着异军突起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可以称之为小米式风口。
除了扫地机器人,这次的CES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展示也依然有其他亮点,比如SONY和TOSHIBA的概念式体验就做得很棒。也许他们没有强调智能家居,只是把触控屏做到无所不在。也许是洗脸盆前面的数据镜子,告知你一些或者想知道的信息,比如天气、你睡眠情况,健康建议,股票行情这些;也许是试衣镜对今天天气的建议穿着,甚至是某网店新款的推荐试穿。而SONY的体验房间做到极致夸张,不但墙上挂着的屏幕,连整张餐桌,都是触摸屏。
这种都是触摸屏的产品本身不难做,难的是数据和应用的有效性,以及最最重要的,人机交互设计。智能家居的困境就在于此,他们并没有在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上去下功夫,而是过于贪婪,在还没有通吃用户之前,就想着如何制定标准,划地称王。比如国内那些传统家电巨头,一个个都在制定一揽子解决方案,制定自己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数据中心。意图就是这个控制中心出现之后,不管是谁的智能家电,要加入这个家庭,就必须服从该控制中心厂商的标准。好吧,其实就算最擅长抢各种地盘的360,他们做路由器的时候,都还不敢这么想。
智能家居不需要第二个路由器,互联网的部分还交给互联网,自己只需要把数据的IO逻辑和接口做漂亮就可以了。比如一个好的电视机,不能只支持自家牌子的路由器和NAS,应该是所有路由器和NAS以及其他第三方设备接入之后,都可以直接在电视上显示相关的功能和接口。如果能有现成的路由器接口ISO360250之类的东西当然好,没有的话,大家多谈一些合作先做出来才是正道。因为,技术发展太快,制定行业标准这种事情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也就是说,如果智能家居还回到十年前去走自定义标准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只有在现有的平台上尽量多的互相兼容,尽可能地开放更多的数据接口,这条路才能走通。开源硬件也许可以成为后工业标准时代的强力支持。要解决鸡同鸭讲的难题,现在去统一鸡语还是鸭语都不恰当,因为品种太多,不但东北鸭和西南鸭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东北鸭一年还能把语言进化三次。只有把沟通简单化、透明化,模块化,才能在一定的时间维度上做到有效沟通。再者,互联网时代,在产品集群上规划太多,不如把当下一个产品迅速、稳定地推出。扫地机器人和电视盒子加路由器也许已经在快速成型,客厅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客厅完成后就轮到厨房了,厂商们不要再开系统化、标准化的通宵会议了,能做好一个算一个,那样的话,才算有点真能看到智能厨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