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2014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以及同一时间在京举行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可穿戴设备成为热点,其大多与智能手机连接,不仅移植了手机的电话短信等基础功能,还实现了部分移动互联网应用。业界指出,因技术难题未突破,应用及市场培养期较长,未来五年内可穿戴设备恐怕难成气候。
“智能”概念遭热炒
一般来说,智能可穿戴通讯设备是指穿戴在身上、或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便携式设备,它不仅仅是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智能化。
近日,在由国内创新者社区“极客公园”举办的创新大会上,北京商报记者看到,仅智能手表、手环就有十几款产品展出,大多是来自北京、深圳、杭州、青岛等地的创业团队,它们往往借助App(应用软件)、蓝牙或NFC(近场通信技术)等方式与智能手机相连,作为智能手机的第二屏或配件功能。
此前,包括三星、索尼以及盛大果壳、TCL、金立均已在国内市场发布了智能手表产品,将手机的接打电话、查看短信、拍照、定时提醒等功能移植添加至智能手表上。
对此,北京一家从事智能手表研发的土曼科技联合创始人钱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不同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概念具有碎片化、多元化的特点,由于手表的用户群广泛,同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因此成为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首个热门战场。
而以Jawbone UP手环为代表的智能腕带则主要迎合了当下消费者对自身健康、运动日益重视的趋势。除此之外,“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旗号还进一步扩展至体重秤、血压计、居家灯具等领域。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厂商所热炒的可穿戴设备实际还只停留在智能手机的基础功能的延伸,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市场要规模发展,其背后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应用生态等的支撑,而显然大多数厂商还并不具备条件。
技术可用性不成熟
可穿戴设备是近来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但在消费市场上却并未受到青睐,这是因为其可用性远未成熟,技术难题、应用生态等问题都并未解决。
博思咨询CEO龚斌指出,当下来看可穿戴设备的可用性并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就操作方式而言其依托的仍是触控操作,一些手势体感操作、交互操作等方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运用得不尽如人意,更遑论可穿戴设备。
此外,电池续航能力成为智能设备的重要短板。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从事智能手表研发的厂商处获悉,产品的电池最多能维持两天的使用,用户往往需要一天充一次电,这并未给生活带来便利。要改善这一问题,需要芯片厂商提供超低功耗的处理器支撑,但目前还很难实现。
不少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辐射问题提出质疑,因可穿戴设备长时间与人的皮肤身体直接接触,或对人体的辐射危害要高于智能手机。尤其有多家厂商针对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推出的可穿戴产品,如定位防失踪、健康监测等,如何将辐射危害减少到最小也是摆在硬件厂商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
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需要全新的生态系统支撑,需要一个适合可穿戴设备特性的开发平台,扩充应用数量和质量,而要建立这一系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有观察人士指出,科技巨头苹果较早就开始研发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甚至聘请时尚界、奢侈品界的一些专业设计师,希望将可穿戴产品打造成能够与人的服装、形象融合的时尚产品,但直到今天也并未推出产品,这一方面表明了苹果并未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保持谨慎态度。
用户市场培养期长
“万事不俱备,东风却吹起来。”龚斌如是形容当前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他指出,现在这一领域资本市场和硬件厂商很热情,但市场的最重要一环——消费者却很冷淡,也就是说,对消费者来说可穿戴设备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需求并不强烈。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也随机采访了50多名消费者,他们生活背景、职业类别、年龄等各不相同,有超过60%以上的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等表示不感兴趣,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是“不需要”。
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张先生直言:“智能手表的作用基本与手机重合,就拿拨打接听电话来说,对着手表打电话总感觉怪怪的,通话质量也不一定能保证。其他像玩游戏、拍照就更不如智能手机的体验更好了。”
可穿戴设备对大众消费者并无太多吸引力,只是局限在“极客”等非主流的科技发烧友或者时尚方面相当小众的市场中,而大众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产品的认知、接受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乐观来看这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据前不久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发布的统计数据预测,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3亿台,是2013年的10倍之多,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迎来爆发。然而在此之前,可穿戴设备市场还有较长一段时间的培养阶段。
另有专家认为,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商业模式不清晰,涌入这一领域需要资金、研发人员、技术资源的强力支撑,一些盲入投身其中的中小型团队,要想维持下去困难重重,或将沦为市场的“炮灰”。
应用软件匮乏成最大短板
目前,可穿戴通讯设备之所以难落地,最大的难题是缺少足够的应用软件支撑。
从三星、索尼以及国内的盛大果壳、TCL等厂商推出的智能手表来看,用户可使用的应用软件仅有几百个,即使现有的一些应用也大多是从智能手机端移植过来的,或者仅是基于传感器的简单计算形成的,如跑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热量、睡了几个小时等等。
正是由于生态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当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仅是作为智能手机的附属衍生品,或者配件产品而存在的,这一定位决定了这些可穿戴设备的作用是可以被替代的,由此用户的反映是“可有可无”。
业内专家指出,发展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决定未来可穿戴设备市场爆发后,谁能占据制高点的关键。
前不久,英特尔已砸出百万美元吸引全球开发者,不难看出,错过智能手机大潮来袭的英特尔自然不想再失去可穿戴设备的机会。对于国内许多涌入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众多厂商来说,也应重视生态系统的打造,若只是一味地复制移植智能手机的功能和应用,恐怕将很难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