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电视爆发的元年,那么今年必定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各大互联网企业不断为自己的互联网电视喝彩助威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其自主的互联网电视究竟渗透率有多高,其在发展进程上必须跨过的几道门槛。
就目前情况来看,互联网企业通以推行自主硬件终端进入互联网电视领域,是想通过给传统电视生态体系的冲击,借此来从中渔利。但出乎意料的是,以海信、创维为首的传统电视品牌企业在推进其互联网化进程的速度上如此之快,互联网企业仅仅成为了推动行业变革的鲶鱼,从中却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
数据:互联网品牌“不入流”
根据中怡康发布的2013年度彩电市场销售数据显示,智能电视已经成为彩电市场的主导产品,2013年约五成彩电销量来自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年增长率为56.84%,远高于8.66%的彩电整体年增长率。
在零售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二十的电视品牌中,并没有看到去年在媒体上传的风声水起的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电视品牌的影子。而海信、创维、TCL、康佳、长虹等传统电视品牌在2013年零售市场占有率均超过10%,占据了前五的位置,其中海信更以15.34%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成为中国液晶电视的销量冠军。
尽管去年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新一轮智能电视大战赚足了用户的眼球,但在市场份额上仍然没有对主流电视的行业格局产生太大的变化,而现实的销售数据更是给这些品牌结结实实的泼了一盆冷水。实际上,电视与手机、路游、电脑等其它行业不同,其在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用途上有着其特殊性,互联网企业想要彻底的颠覆现有的电视产业,仍然需要跨过电视制造工艺、销售渠道渗透的两座大山。
短板:制造工艺成为致命问题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或许可以半年换一个手机,但很少有半年甚至一年就换一个电视的。电视作为耐用型消费品,往往对于制造工艺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这些很难通过电视配置、价格等标准参数体现出来,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体验以及最终的电视使用寿命才是决定电视制作工艺的关键。
而电视制作制造,往往需要电视厂商有一个长时间的技术沉淀和制造经验的积累,这些对于电视行业的“新进者”——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是不具备的。海信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简志敏说“就拿屏幕来说,不是一块面板就能代表画质的,在这块面板的背后,需要有技术池的支撑,引擎技术、模组技术、颜色处理技术,这一系列的技术它们又有多少?”
即便是在现在都采用集成配件的情况下,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厂家组装起来的东西组装起来也一定是不一样的。暂且抛开这些不谈,目前互联网企业推出的电视似乎也并没有出现跨时代的产品。除了价格战、单纯提高配置以外,他们的电视,似乎更多的还都是停留在打造一个新型概念方面,并没有太多创新的技术。
实际上,在互联网所标榜的打造智能电视时代的大平台方面,传统品牌电视企业速度并不算慢。在内容平台方面,因为传统厂家与其他互联网内容企业不存在竞争关系,他们比互联网企业更容易在内容上进行整合,比如说,乐视的内容资源平台更主要的集中在乐视网,而其他的内容平台或许在今后会加大对乐视TV的封锁,而海信、创维、TCL等家电巨头则不存在内容整合的障碍,他们整合了包括乐视在内的大量内容资源平台,相对于互联网企业,他们的整合性更加全面,也更加具有吸引力。
差距:渠道渗透非一日之功
除了在技术方面之外,销售渠道也是互联网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即使现在国内网购市场已经逐渐普及,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电视这种相对笨重型的产品,在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网购并不是首选。就连京东这样在国内以强大的物流实力著称的B2C企业,也承认其在地县级还没有完全覆盖到。再加上这些地区用户消费观念的限制,互联网企业可能需要耗费很多的教育成本。
反观传统企业,从CRT时代的“国产崛起”,线下销售渠道就已经成为了传统企业最为重视的方面。以海信为例,其在国内有上千个线下销售渠道,除大型的电器连锁专卖店之外,郊县级的专卖店和零售店不计其数。而且在与电商合作上,传统品牌也在很早开始就与京东、苏宁等有深入的合作,并且在仓库、物流对接上也更有优势。
即便抛开销售渠道不谈,售后服务对于互联网企业也是很大的考验。小米手机曾经被售后保障头疼不已,网上关于因为干了小米售后而发财了之类的段子更是数不胜数。拿近期传统电视品牌的一个案例来说明,相信就足以让互联网企业难以望其项背了。近日,海信又增打了包换时间——保证30天包换,随时上门进行维修,进一步拉大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服务差距……
2014年的大幕徐徐拉开,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家电企业的“智能电视”之战,必将重燃战火,“赔钱做买卖”是互联网企业推动传统市场变革的根本所在,2014年,小米、乐视必将继续做这份买卖,但在把钱递给广告商的同时,更应该给自己的经营基础修修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