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再思考:市场在哪里?

可穿戴设备再思考:手环手表降温 医疗健康领域现机遇

在国外,Jawbone、Fitbit、Pebble、耐克等公司都推出了智能可穿戴设备,这些产品也在国内受到创业者的追捧——开始模仿推出类似的产品。这里面模仿最多的就是以Jawbone为代表的智能手环和以Pebble为代表的智能手表。

但是,国内的可穿戴设备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在一轮轮宣传造势之后,各家公司在产品的推出上往往不尽如人意,要么是跳票要么是产品推出后难以让用户满意。

而且在国内进入可穿戴设备的大多是创业公司,互联网巨头大多数还处在观望状态。虽然一些大公司也推出了智能硬件产品,比如随身WiFi和路由器等,但这些硬件设备仍然偏传统,并且更多为试水性质。

反观国外,2014年开年两件大事都和智能硬件及可穿戴设备。一件是谷歌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 Labs,另一件则是谷歌宣布其正在研发具有血糖监测功能的隐形眼镜。另外,谷歌也计划在今年正式商业化推出谷歌眼镜。

似乎国内的情况和国外有很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也让创业者开始反思,在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成为趋势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真正把握住机会?

智能手环和手表的市场在哪里?

“用户在哪里”是国内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面临的最大问题。看似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些产品的用户,但无论是手环还是手表,都不是生活必需品。

对智能手环来说,目前包括Jawbone在内的产品,主打功能是跟踪运动情况和睡眠情况,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的需求。虽然人们都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未雨绸缪”的意识。

因此智能手环在国内的用户基础其实很小。很多人关注智能手环仅仅因为其有趣,并非真正需要。而是否需要一款产品,才是人们买单的最重要原因。

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产品宣传时关注度高,推出后效果平平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老生常谈的硬件制造的困难导致产品不断跳票,无法按期推出

用户是否真正需要的问题,在智能手表上同样存在。

“智能手表做出来很简单,做好很难。用户买了之后能干什么这个门槛,我们到现在也不能说完全跨过去了。”智能手表创业公司映趣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王小彬告诉腾讯科技。

映趣科技新推出的主打产品是inWatch Z,其主要目标用户是商务人士。王小彬对inWatch Z的定位是商务人士的第二部手机——商务人士往往需要两部手机,而第二部手机往往只需要较为简单的功能,可以用智能手表代替。

inWatch Z是第一代in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