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家电的话题从来没有这么密集地被提及和讨论。如果说2013年是智能电视的元年,那么2014年就可以算是智能白电的元年了。
正从单一产品向多品类进化
电视等黑电属于给人们提供娱乐的家电产品,其智能化最直接的意义是让使用者玩得更开心,而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电则是减轻人们劳动强度、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家电产品,这样的产品智能化才会真正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切实提高一个档次,因此在我看来,白电智能化比黑电智能化意义更重要,也更复杂。
其实白电智能化的起步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早在2010年前,海尔就推出了一款智能空调,这款产品首次具备了智能安防、远程监控及管理等功能。2011年,西门子也推出了i-Dos洗衣机,这款洗衣机采用了智能自添加系统,可以一次性添加洗涤液,让洗衣机自己判断每次需要的剂量,然后实现自动添加。2013年,三星展示了一款能上网的冰箱T9000,这款冰箱配备了一块10寸触控屏,支持WiFi联网,可以读新闻、看天气预报或者发Twitter,用户还可以在多终端上同步菜谱,冰箱还能自己生成购物清单,然后和冰箱中已存的食材进行比对,来判断需要补充的食材。
类似的产品还有不少,智能化的冰箱、洗衣机、空调早已经出现,只不过还都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而且让用户看来更偏概念性一些,缺乏真正的实用场景。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白电智能化又得以推动,今年白电领域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智能”,而且今年的智能与以往不同的则是整体化更强。
海尔白电今年整体的战略就是U-Home智慧家庭,日前,海尔一款智能路由器产品被曝光,海尔所谓的智能路由器其实是一台智能家居主机,可以控制家电,还能与电动窗帘、灯光等设备端联动,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了研发工作,将于近期上市,拥有了智能家居主机搭建平台,海尔的整个家电系统就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智能起来。此外,海尔还刚刚推出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用户只需12秒就可以实现与所有智能家居终端跨品牌、跨产品的互联互通。
和海尔相比,美的可能更激进一些,它已经在前几天发布了M-Smart智慧家居战略,据介绍,美的智慧家居战略的核心在于“一个智慧管家系统、一个M-Smart互动社区和一个M-BOX管理中心”,通过M-BOX管理中心,可以实现25个品类的互通互联,打造空气、营养、水健康、安防四个管家系统。
系统化、整体化推进是今年智能白电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白电厂商都不太愿意讲智能白电,而更愿意讲智慧家庭类似的说法,以突出一体化的区别,像长虹不久前也大张旗鼓地推出了CHiQ智能冰箱,但这样单一产品地推进和海尔、美的比起来就有些太小儿科了。
目前仅是缓慢起步期
美的在发布M-Smart战略的时候宣称,未来三年斥资150亿元,加速引领美的向智慧家居创造商转型,而在我看来,美的的大力布局是好事,但也确实无需太着急,白电智能化或者说智慧家庭远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日前,奥维咨询发布了关于智能家电发展的预测报告,预测显示,智能冰箱目前的渗透率仅为1%,2015年可达到6%,到2020年为38%,智能空调和智能洗衣机情况略好,目前渗透率分别为5%和4%,2015年渗透率可达到10%和15%,而2020年渗透率则可达到55%和45%.
单看这个发展预测,会感觉白电智能化进度还是相当可观的,至少明年就可以在10%上下,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智能白电的发展和智能电视对比起来看,就会有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数据同样显示,智能电视在去年渗透率就已经超过了五成,而明年可达到85%,到2020年渗透率则高至93%,93%的数据意味着届时已经几乎全部的电视都是智能电视了。
去年智能电视渗透率高达51%,但是有多少人感觉到了电视的智能呢?之所以渗透率这么高,是因为一种厂商把智能电视的价格压低,当消费者去买电视的时候,发现多了个所谓“智能”功能的电视和普通电视一样的价格,甚至更便宜,那不管是不是用得到,有什么理由不买呢?基于价格或者其他因素的诱惑,而不是让消费真正因为需要这个功能而去买,那这样的普及意义似乎也并不大。对于家电厂商而言,智能电视是卖出去了,还要解决的是开机率的问题,开机率上不去故事还是不好讲,如果大家把智能功能做成了开机即用,哪怕你只是想通过机顶盒看看电视,也要启动智能界面,在厂商的统计数字上,开机用户就增加了一个。如果智能白电在2020年才能依靠类似的办法达到五成甚至不足五成的渗透率,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心生绝望的事情吗?
虽然各大厂商都在积极推进白电智能化,但升级的障碍依然颇多,奥维咨询分析师王亮亮认为,白电智能发展速度相对电视较慢,主要原因有三点:一、白电本身不具备彩电特有的显示优势,如果要在白电产品上加上屏幕显示,无形中又大幅增加了产品成本,只能令普通百姓望而却步;二、白电产品如果只实现简单的智能控制,如远程开关、操控等,其意义并不突出,产品的溢价能力并不高;三、目前不少白电企业的空冰洗产品即使同属一品牌,也是隶属在不同的技术研发部门,在智能集控的整体协作性还不高。
实际上,目前海尔、美的等厂商大张旗鼓做出来的智慧家庭产品,离真正的实用还有相当的距离,目前的产品仍然只是一个雏形而已。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智能白电目前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而且起步期会相当长,要想达成真正的智慧家庭,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未来可做的还很多
目前所谓的智能白电实现的功能还比较基础,用智能来形容并不是太适合,只能算是功能更丰富一些而已,即便是海尔、美的这样从集团层面来推动白电智能的厂商,产品之间的关联性也并不算强,基本是一对多的关联,产品之间多对多的互动还很显见。
如长虹CHiQ智能冰箱内置了摄像头,可以对冰箱中的食物进行识别,来判断冰箱的存储状态以及食物的新鲜程度,并将相应的数据同步到手机上,告诉你该去购买了,但对于“大妈”们而言,随手拉开冰箱看一眼就一幕了然了,哪里需要这么复杂的“智能”?如果你说这样的智能产品是为了出门在外也能查看相关信息,我倒要问一句,你出差时发现冰箱里的苹果已经腐烂了,冰箱是能够帮你把它扔掉,还是能帮你去买几个新的回来?目前的智能,大多是为了智能而智能,梦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干程度都超乎我们的想象。
如果你通过这个例子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白电智能化现实和梦想的差距,我再举一个例子。三星新推出了一款智能洗衣机,这款智能洗衣机最大的特点在于出门在外也能洗衣服,从设置洗涤时间到加水、投放洗涤剂都可以通过智能判断来自动实现,但是,我不在家的话,谁帮我把脏衣服扔到洗衣机里?洗完了之后洗衣机能帮我把衣服晾到阳台上吗?或者它能帮我把衣服叠起来放到衣柜里面?这一些显然都是做不到的。
日前有外媒报道称,三星将推出一款手势操作系统,借助于手势及体感操作让智能电视最终成为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枢纽。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三星正与一家专注于体感控制的公司VTouch探讨合作事宜,这家公司透露,他们的虚拟交互软件能够准确判断用户意图,在不远的将来甚至可以取代触控屏幕和实体按键,三星拥有全线的家电产品,同时也拥有各种移动化设备,在不同消费电子产品之间的互通互联方面,三星的一些想法着实值得参考。
我认为,远程控制只是白电智能化过程中一个过渡阶段,远程查看家电的设备状态或者控制某一产品的开关意义并不大,白电智能化最终要实现的应该自动学习和自动控制的结合,无论是冰箱、洗衣机还是空调都可以学习主人的生活习惯,如果主人喜欢空调温度调到22摄氏度,那么空调自己就不应该每次都固执地将温度设置到26摄氏度,主人洗衣服的时候习惯少甩干一会,让衣服去晒太阳,洗衣机自己就不应该按照固有程序把衣服搞得拿出来就能穿,人工智能般的自我学习也应该是在满足用户使用习惯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按照机器自己的意愿去进化,当然,人工智能般的智能化可能是白电最终的理想状态,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事情。
不要为智能而智能
智能化是各大家电厂商为白电找到的一条发展之路,从目前来看,这确实也是为数不多能够刺激白电增长和迭代的一个方案,通过发展智能白电促进公司的股价飞涨也显示了资本市场对这一方案的认可,但我们要看到的是,有个别厂商为了智能而智能,推出一些华而不实的“智能”功能,纯粹为了刺激股价而非让消费者体验到切实的智能,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我认为,在实现人工智能般的白电智能化之前,以下这些是可以考虑的:
1、避免无谓的智能
比如远程查看白电状态信息,远程控制热水器、洗衣机开关,单纯做这样的功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从一开始就考虑体系化
虽然目前海尔、美的等厂商已经在面向全线家电做智能化升级,但一些实力欠缺的厂商仍在从单一产品入手,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日后你发现购买的智能空调或智能冰箱无法接入家中整体的智能系统或者控制方式和其他产品迥异,你会觉着是一件不能忍受的事情,在做智能白电的时候,应该从一开始就考虑日后体系化及跨产品互联的问题。
3、增加控制终端的多屏互联
除了自带的遥控器,智能化白电基本都具备手机或平板的控制功能,如果将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多屏都能利用起来,并且实现控制端的无缝切换,体验可能会更好。
4、丰富控制功能
比如白电产品可以多增加一些感应器,如体感感应器,这样隔空操作就将成为现实,如温度感应器,这样空调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自动开启,如空气质量感应器,这样净化器也可以在空气恶化的时候开始工作;语音空气功能可以不要仅限于通过遥控器来操作,家电产品本身可以增加语音控制功能,比如洗澡时两只手都被占用,可以语音控制花洒喷水;此外还可以强化预设功能,空调可以预设定时开关,电热水器也可以定时加热,这样的功能比远程单纯的开关要实用。
5、售后范围扩展,同样实现智能化
比如白电产品可以增加智能自检功能,检测到产品某一配件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自动给厂商发信息,厂商售后部门联系用户进行维修服务,厂商还可以和供应商保持合作,如洗衣机检测到洗涤液不足时、冰箱检测到食品短缺或过期后、空调检测到需要加氟时等等,白电除了将相应的信息显示在用户的控制终端上,同时发信息给厂商和对应的供应商,厂商或供应商和用户确认是否进行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