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栋:产业互联网蓝图

先说一个有趣的例子。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声势夺人,一众B2B类型的公司莫不人人自危,担心BAT入侵的有之,希望嫁入豪门的有之。股市上更有腾讯概念股、阿里概念股之谓,凡是靠上这几颗大树的,股价往往一鸣惊人。于是,传统业的大佬们出于各种考虑,心生犹豫,咱是不是也去朝贡一下?试试应手?

当我把产业互联网蓝图抛出后,大家顿生豪气,原来我们可以更牛的。BAT仅仅是互联网在消费端茁壮成长的开端。更多的市场机会,更大的市场空间,在于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再造。这也是团队最终把报告标题定为《寻找产业界的BAT》原因。

在产业互联网蓝图中,有三个关键词,产业生态、大数据、生产性服务业。

在“大数据栋察”的《中间市场》系列文章中,一直在探讨组织的边界,传达的一个明确的理念就是企业不能自我设限,把企业组织的疆域自我限定为公司,企业家思考的原点应该是企业上游、下游、合作伙伴组成的生态圈。这就是产业生态的概念。企业家首先要考虑产业生态的繁荣。那些领袖级的企业家不但造就了伟大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培植了繁荣的产生生态。公司转型,也将带动整个产生生态的转型。产业互联网首先要求就是必须具备产业生态的思维。

蓝图中特别标识了“核心企业”,要求至少核心企业的领导,具备产业生态的视野和格局。担负整个产业生态转型升级的责任。否则也就谈不上核心企业。

生产性服务业并不是新概念,早在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就提出这个概念。生产性服务业区别于消费性服务业,涵盖金融、通讯、物流、交易市场等等现代服务业,主要服务于制造、流通等领域。上次我在佛山调研,许市长提到整个佛山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的惊人规模,但是金融服务业等仅仅占工业总产值的5%不到。也就是说,至少在佛山这个传统的以制造为核心的城市,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如果看整体的生产性服务业,更是出于起步阶段。这就提出一个区域转型发展的大课题,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生态的升级和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新型的服务业巨头,也可能再造传统的公司,再上新台阶。

前几天和代表湖南省委的专家聊湖南省的产业升级思路,就是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但问题在于,产业生态如何与生产性服务业对接融合?答案就是“大数据”.

产业生态的数据资产,是衔接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生态的纽带。这些数据资产包括生态中的供应链数据、企业经营数据、物流数据、还有其他的市场交易数据等等。按照《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一书的观点,这些数据资产,不但构成评估生态内企业信用评估的基础,还可以提前侦测生态的健康指数。如此重要的数据,过去可能散落各处,没有积聚成为资产,也就发挥不了大数据的纽带作用。

借助大数据,对接产业生态和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互联网的灵魂,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