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阿里如何从“云”打到“端”?

马云经常在他“不小心”泄露出来的内部邮件里传达些宏伟的战略构想。而在一个多月前的内部邮件中,他详述了阿里今年的战略,用了“从云打到端”这5个字。

所谓“云”和“端”就是Cloud和App,即基于云计算形成的大数据和移动客户端。而上周牢牢占据媒体头条的“融信吞恒生”的报道,就是对这5个字的实盘演练。

来看看阿里目前已成型的云——B端(机构端)小微商户的工商信息、营收额度、信用状况、产品供求、物流售后等数据,加上C端(个人端)用户的消费偏好等行为数据,再加上连接两端的交易通道支付宝衍生出来的数据,构成了目前我们看到的交易数据云。

这朵云对于支撑阿里电商构想已经足够,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遇了以腾讯为代表的社交数据云的狙击,而向投资理财等金融行为数据云拓展是阿里突围的可行路径——所以阿里推出了余额宝。

可截至目前,阿里的金融数据云仍然比较粗糙,不足以辐射至马云想要的端。

所以马云发起了一场资本吞并战,目标直指占据国内证券账户兼柜台系统、银行理财业务平台、信托核心业务平台、期货核心系统大半壁江山的恒生电子。他目的很简单:通过对银行、基金、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支撑,配合自己去年底推出的“聚宝盆”金融云服务,把阿里云在金融的这块空缺补上。

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从此以后,金融大鳄们再也不需要自建或租用IBM、甲骨文昂贵的IT基础设施,也不用每隔几年向行业应用开发商采购软件,只需要在阿里为它们“贴心”搭建的后台系统上面开展业务就可以。不过,金融大鳄们也许会打个寒颤:你阿里在支付、代销、理财上啃我的肉也就算了,现在还直接切到我骨架上来。

至于马云4年前就叫嚣要改变的银行,将会通过恒生电子轻易切入85%的理财业务后台系统。而阿里将可能把这一优势复制到自己发起的民营银行上,示范效应很可能让其他银行成为阿里的拥趸。

总之,经此一役,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后台交易、结算、投资等核心数据都要从阿里系平台过路。阿里自然是不可能直接掌握这些数据的,但完全可以在法律与商业契约允许的情况下渗透已有业务衍生的业务之中。总之,它离金融数据云成型又近了一步是不争的事实。

无怪乎有业内人士用“抢入口式的收购”来定义阿里的资本邀约,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最近国内信息技术(IT)系统搭建的另一大玩家深圳金证科技停牌,有传言称该公司将被互联网巨头收购。

除了在“云”上的动作,阿里在“端”上的动作也颇让人眼花缭乱。阿里似乎来了个转向,暂不跨界挑衅银行,而是牵手保险小伙伴开拓钱多的领域,例如影视文化。

娱乐宝就是最鲜活的例子。不管娱乐宝背后借过的渠道到底是信托计划还是基金子公司,也不管动机到底是纯粹想产生高额资本收益,还是有心盘活影视文化投资,但产生的效果无疑是提升了淘宝移动端的活跃度,并锁定了很大一部分电影受众喜好的精准数据。

此连番动作都是对马云“从云打到端”的呼应。有趣的是,马云在内部邮件里还颇有情调地为云端战略配了一句唐代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而实际呢?似乎是“财大气自粗,哪管惊大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