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扎克伯格的人间正道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里弗斯(Jeff Reeves)认为,尽管Facebook(62.62, 2.38, 3.95%)收购Oculus的交易引来一片质疑,但是对于志在未来的科技巨头而言,这才是人间正道。扎克伯格在为公司的长期未来考虑,这其实是利好消息。

以下即里弗斯的评论文章全文:

是的,我确实觉得Facebook为Whatsapp拍出的190亿美元有出价过高的嫌疑,同理,他们最近收购Oculus VR花了20亿美元,也不能说没有类似的问题。

可是即便如此,甚至即便这些交易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还是不同意许多人说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g)疯狂的批评。

如果你是Facebook(FB)这样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你就会明白,收购Oculus这样的交易,正是你不得不去做的。

要么做这样的交易,要么就冒慢慢死去的风险,二选一。

我们当然可以在道德的层面上去谈论这些问题,比如Oculus是被炒作成收购对象的,或者Facebook不甚合理的双重股权结构使得扎克伯格拥有了近乎独裁者的权力,可以任意做出他认为合适的决定。

我们也可以怀疑社交网络巨头根本不可能有效地将Whatsapp的4.5亿用户转化为营收来源,或者是Oculus永远都不能赚钱。

可是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一家科技公司如果想一直占据顶峰,就必须进行大胆的交易,必须比别人看得都更加长远。

因此,尽管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Facebook的决定是对是错,但是投资者显然是没有理由对扎克伯格和他的策略指手画脚的。

那些出色的交易

撇撇嘴,说Oculus交易根本没意义,这是谁都会做的事情。上周,Facebook的股价下跌了大约10%,显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市场不买这笔交易的账。

更不用说,当我们看到人们使用这种奇怪的虚拟现实眼镜的照片,不禁莞尔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不过整体而言,当扎克伯格的大脑思维超越了目前的Facebook平台,指向他认为的市场未来发展方向,我想,这才是他的大脑履行了正常的职责。

在将来,对于我们的工作而言,虚拟现实会与GoToMeeting电话会议一样有用吗?在将来,我们的孩子们和奶奶们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聊天,感觉是不是肯定要好过Skype上的普通聊天?

我无法确切回答,任何人都无法确切回答。不过,既然谁也不能准确预知科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家科技公司所能够做的最好决定,就是依据直觉行事。

有些时候,这样的决定会带来非常丰硕的成果。

比如2005年,谷歌(1134.89, 20.38, 1.83%)(GOOG)收购了一家鲜为人知的小科技公司,花了估计大约5000万美元。一段时间内,这交易始终不开花不结果,但是到了2007年,第一代iPhone抢滩市场后,交易的价值凸现出来了——他们收购的那家公司叫做安卓。

现在距离最初的交易时间已经接近十年了。我们可以说,当初哪怕最乐观的谷歌工程师,也不敢想象智能手机在今日的世界上会如此普及——而且,每五部智能手机当中,就有四部使用着安卓系统。

如果你对安卓系统不感冒,那我们再说说另外一笔交易,2006年谷歌花了16亿美元收购一家只有一年历史,当时本质上是零营收的公司YouTube.尽管目前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一家机构日前评估过,谷歌的视频部门2013财年为公司贡献了大约56亿美元广告营收,超过谷歌帝国506亿美元总广告营收的10%.

甚至,哪怕从不以“性感”迷人的微软(41.42, 0.43, 1.05%)(MSFT),在互联网高潮时代也做出过一些动作。2000年,他们花据说是2000万美元到40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视频游戏公司Bungie Software.那时Xbox还没有面世,市场上流行的只有收购对象的Halo.

过去大约十年当中,视频游戏系列产品卖出了成万上亿,也为微软带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而且更有战略意义的是,这也让微软获得了传统的个人电脑软件之外又一个可靠的营收持续来源。

心多大未来多大

如果你是一家科技公司,你想做的不正是这样的交易吗?遗憾的是,你能够做成的机会是有限的。

2013年度,Facebook的运营现金流为42亿美元,而同时他们还有115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这就使得他们拥有了在未来几年挥洒梦想的机会——那,为什么不想得更远大一些?

Oculus本质上说来和Facebook的现有业务并不兼容。

不过,这都不重要。

其实,对于一家科技公司而言,最糟糕的就是花费大量金钱在自己的业务周围建起高高的围墙……然后坐视自己的业务一点点枯萎下去。

2002年,惠普(33.23, 0.87, 2.69%)(HPQ)斥资250亿美元收购了个人电脑公司康柏。收购的意图是强化自己现有的个人电脑业务,挑战戴尔,但这同时也消耗了本来可以投入高度有利可图的服务器和储存业务的资源。

在还没有智能手机,甚至笔记本都不那么普及的年代,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就开始抱怨,说惠普的这一决定让自己的业务面变得狭窄了。现在,甚至有意见认为惠普应该将个人电脑业务拆分出去,无疑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当初批评意见的正确。

或许还有一种行为比深沟高垒更糟糕,那就是处于绝望中的企业胡乱抓救命稻草。

还是拿惠普举例子吧,比如他们2010年12亿美元收购Palm的交易。后个人电脑时代的压力巨大,公司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了。

可是,最后的事实却证明,如果没做好,还真的不如什么都不做。到2011年年底,惠普自己杀死了WebOS,并且进行了和交易总成本大致相当的减记。

Oculus既不是那种可以帮助Facebook建起围墙的“安全”选择,也不是他们出于实际需要收购的。这笔交易就是出于直觉,出于强烈的意愿,最糟糕不过是事与愿违,而成本,Facebook完全承担得起。

短期内,投资者肯定会不开心,因为一切都没有担保。可是,扎克伯格显然是在努力思考下一个十年,而不是下一个财季,对于公司的长期前景而言,这当然是件好事。

不久前,《华尔街日报》有一篇重头报道,题为《现金与偏执推动科技巨头并购狂热》。对于他们的这种想法,我在情绪的层面完全理解,但是我们同样该看到一些交易背后的抱负,以及对将来可能落伍的恐惧。

说回到Facebook,扎克伯格的抱负就是要给全世界人使用互联网沟通的进程打上自己的烙印。这家意味着,他必须花钱去收购那些尚在幼年的企业和理念,哪怕短期不会有利润,但却得到了为未来构筑平台的梦想和可能性。

当然,我并不是说Oculus就一定会成为Facebook撬起地球的支点。可是,如果你想在未来的岁月当中依旧保持科技行业的霸主地位,就必须学会像Facebook这样行事,而不是坐拥海量现金,只依靠内部的人才创新和进行供应链收购——是的,你懂的,我说的就是苹果(541.65, 4.91, 0.91%)(AA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