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的冷思考

kitchen_top

【编者按】本文首发自公众号吃饭吧,作者Alex。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关于智能硬件的发展到底是怎样的?今天我想详细说下这件事,以及下一步我认为的方向。

智能硬件这一波浪潮是从11年下半年开始的,当时我见到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各种手环。比如Jawbone这个。

一开始,我也觉得挺唬人的,因为这个手环的特点可以测算你的睡眠程度并且测算卡路里的情况。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这个东西好像见过,至少让我想起了90年代的跑步鞋和计数器搭配。

随后,我看到了周围有人买了这个东西,有段时间还跟神仙一样,每天戴在手上,每天测量。但用了一段日子,就没见着了。

随后,就出现了这么几类智能硬件:3D打印机、智能腕表、智能秤、智能路由器、智能盒子、智能电视、智能眼镜、智能虚拟设备等等。

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引来众多创业公司和巨头。但站在2014年这个时间点再回头来看看,智能硬件市场恐怕没有想象那么美好。

用一个样本分析下,首先就拿Jawbone这个手环来看,它的设计思路跟所有的智能硬件一样,都是首先拿APP当做入口,然后用各类传感器、陀螺仪组合,形成一个健康闭环系统。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发现它这本质上只是一个记步器,但是加上其他一些传感器以及将数据和互联网同步之后,这款产品和普通记步器就有了天壤之别。这样一款产品的价格是多少钱呢?1299,人民币。

OK,按照“只要国外有,天朝照一定会山寨”的思路,马上国内就在12年初就出现了所谓的咕咚手环。但从多路数据来看,咕咚手环卖的并不好,你如果登陆京东,去看看咕咚,它只会告诉你,599的手环还行,但就不让你看销量。而且,别人的CEO申波也直接说了,咕咚手环核心是促进用户更多运动,但并非万能。“如果一个人不愿意跑步,那我们或许无能为力。但一个人原本能坚持跑步1个月,用了我们的产品,因为有记录、分享等等,或许能坚持跑6个月甚至更久。”申波说。

手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市场上所有的手环都是丑爆了。还是拿Jawbone举例,一个塑胶产品套在手腕上,你想想你什么感觉。我曾经在亚马逊上看过一些顾客的抱怨:夏天的时候,这个手环极其容易带着汗珠,非常不舒服。

跟这个产品一样类似的就是智能手表了。从目前看到的情况,所谓的智能手表也就是仅仅集成了通讯、生活服务等功能的一个小显示屏。可就是这么个东西,仍然面临着丑到爆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手机都是方形显示屏,不由得让人想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集市上那种极其廉价的手表。

对于这个问题,宝格丽的设计师就曾经说过,智能手表暂时无法取代设计师设计的手表。这个观点也得到市场的认同。就比如苹果的IWATCH,直到现在仍然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原因还是因为设计和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从Jawbone及其类似的公司的经历来看,智能硬件厂商面临几个重大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极其致命的。

第一,客户的痛点在哪里?

智能硬件跟软件一样,要知道客户的痛点。比如软件里面客户的痛点就这么一些—-互联、购物、安全、便捷、知识等等。那自然而然,可以出现类似腾讯、阿里巴巴、360、知乎这样一些互联网公司,因为他们满足了客户在某个方面的痛点。

但硬件领域怎么满足?硬件领域想要满足的客户的痛点,恐怕会更麻烦,原因有两点,一是,硬件领域本身是一个生产过剩市场。仔细想想,所有的智能硬件的基础原型都是市场上有的东西,无论是手表、手环、秤、路由器等等,这些东西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局面,就是原有的东西不智能,我重新改造一下之后就智能了。二是,硬件领域想要赢得客户的口碑需要一段漫长的质量验证过程,而且门槛很高。什么意思呢?硬件不是像软件一样,是完全免费的,它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所以消费者会比来比去,不然也就不存在卖场这一说了。既然有比较,就有选择成本,我选择了A就肯定会很大概率上不会选择B,因为我不是那么有钱同时买两个一样的东西放家里,这跟软件市场上,同时下载两个东西在手机上是根本不一样的。

这两点就阻碍了客户展示自己的痛点,也妨碍了厂商去解决客户的痛点。比如说,客户如果告诉你我想要一个更好的硬件,难道这个时候你就能第二天解决这个问题吗?显然不现实。

但软件厂商完全可以加班一个通宵,第二天就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消费者一般都是知道硬件修改不易这个观点的,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告知你他们的选择。所以智能硬件厂商想找到客户的痛点,非常不容易。

从我的观察来看,目前各大公司在硬件市场上的布局呈现出典型的走一步看一步的样子,不敢拿所有的赌注都放在智能硬件领域。

即使苹果这样的公司,其最大的利润来源也是传统手机领域,而不是新兴的智能硬件领域。

第二,成本怎么解决?

软件厂商的成本可能就来源于团队的工资和各种服务器费用,但硬件厂商远远不止这些,对于国内智能硬件的创业公司来说,硬件的最大成本和最大的困难就是供应链。智能硬件的创业涉及到硬件的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元器件的采购,作为一家不知名的创业公司,和世界顶级芯片厂商谈判的时候会非常困难。这不是拿多少钱去砸就能砸出来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智能硬件回归到了正常经济学的范畴:投产–成本–推广–利润这个模式。而不是软件市场上这种免费–推广–利润这个模式。因为硬件脱离不了实体经济,所以硬件厂商的成本非常之高。

在这方面,丢人丢的比较到家的就是土曼手表,一个去年9月份就应该出来的智能手表,跳票跳到了12月份,最终在2月份出来了,但注意,只是出来了一个样品。然后无限期跳票到现在。

从后来各方信息来看,基本就是太理想化了,没有考虑到成本因素。

还有一个成本没有考虑的就是客户的选择成本,智能硬件设备坦白的说,目前还是面对的屌丝理工科男生,这部分人群对于未来有极强的分析和期盼,他们会尝试未来的新鲜事物,但这部分人群的购买能力并不强。

而对于更多的家庭主妇和购买实力极强的中年客户而言,他们不会去接受一个智能硬件,因为“差不多就行”这个观点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并且他们认为智能硬件还不如SONY、GE这些品牌来的实在,即使那些东西一点都不智能,他们也认为无所谓。他们不会为了一个什么鸟牌子就换自己的选择。

当然,有一个产品除外,就Tesla,这款车由于实在是够酷,所以很多土豪非常喜欢。

第三,够不够专业?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智能硬件创业团队,都不够专业。什么意思呢?都是一帮懂软件不懂硬件,或者懂硬件不懂软件的人组成的。

他们只是知道一方面,但对于这个产品的深层次运用基本还是懵懂状态。比如说,咕咚手环吧。

这家公司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肯定做不成了,于是13年就果断做电子秤,产品是一台体重秤。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台秤可以记录体重变化并进行简单分析,但是对于有减肥等特殊需求的用户,则可以将数据提供给咕咚网在减肥和身体健康方面的合作伙伴,从而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健康建议。

但问题又来了,这个电子秤应该要跟医疗健康的专业机构一起联接,然后给客户建议。但是大家仔细想想,国内有多少医院能闲的蛋疼跟你一起来分析这种没生病的鸟客户群体呢?

这就是典型的不够专业。

这种不够专业在诸多公司里面都有。再举个例子,比如最近360推出了一个智能按键,叫做智键(至贱),3.99元的一个东西,本意是什么呢?就是一键启动,一键拍照等等,但问题也出来了,哪些人会显得无聊每天用你那个一键启动手机,拍照,这样的人得有多闲啊,他闲成这样他老板知道吗?如果知道了,他还有个什么时间来拍这个啊?

很多时候,硬件公司就是太自以为是了。

在上篇里提到的三个问题是智能硬件创业公司和大公司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这么几个字:门槛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从这一年多,各创业公司反复试错的情况来看,智能硬件厂商还有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用户习惯。

什么意思呢?我之前说的那三点都是智能厂商会碰到的问题,但最难的问题还不是那三个,而是客户对你的东西根本没有信任度。

我们先退回到一个软件市场的思维来观察下。就以微信为例吧。我第一次知道微信,是2010年上半年,这个节奏点算是比较到位了,因为张晓龙也就是在3月份推出的微信,当时模仿的版本是苹果的talk box这个东西,而且当时我从周围的挨踢男的眼神中看到了不屑。

但这个东西很快就基于腾讯强大的营销能力走红了。走红的路径是这样的,首先是尝鲜人群,紧接着就是90后,特别是90后的高中生和00后初中生,再就是工作人群,接下来是日常屌丝人群,最后才是家里的父母。

等到了父母这个层面的时候,微信已经完成了市场覆盖。

这个路径看上去是很美好。可它仅仅适用于软件市场,完全不适合硬件市场。为什么?因为软件的接入和退出成本非常低,我喜欢我就用,我不喜欢我干嘛用,完全可以卸载。

但硬件能这么做吗?完全不行的。一个基本的消费者,在面对同类型产品的时候,他考虑的第一件事不是买不买,而是好不好?他会比来比去,找出性价比最高的那个,而不是看上去最为智能的那个。

因为消费者从内心讲,认为智能硬件只是一个噱头,而实用和好用才是他们关注的。举个例子吧,最近kickstarter上推出了一个智能家居,叫做智能砧板。其实是一个塑料的方块物体,很像砧板,里面内置了传感器,能够记录食物的重量、蛋白质含量、你切菜的速度等等各种数据。

OK,这个产品在北美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中国使用就是扯淡了。第一,中国的厨房习惯是红案白案一起用,而且中国的厨房对于砧板的使用到了极致,切菜、配菜全部都要用到这个东西。你能想象你在切菜秀刀工的时候,这个时候砧板告诉你,重量是多少,蛋白质是多少,卡路里是多少?这个时候你有这个闲心吗?第二,中国人的特点是注重饮食的搭配,但这种搭配不是到了厨房才进行的,而是在买菜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的。所以这个产品也就在北美市场可以玩一玩,国内市场基本就是玩去了。

消费者对于产品没有绝对的信任度是阻碍智能硬件市场进步的最大阻碍。还有一个阻碍,就是中国居民的消费层次。

中国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吃饱就行,吃好不过分也行。因为中国人的哲学是中庸,适度、平和、得当就是最好的。

可智能硬件市场的哲学不是这样的,智能硬件是要做到极致的。怎么讲呢?单个智能产品传导出来的理念就是这个产品一定要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以我最近看到的一个智能插座来看,就有这个特点。

这款智能插座的主要目的就是监测室内耗电量的分布情况,监测电费的波动情况。这个东西有用,可中国人的家庭消费习惯是这样的,能不用电的时候,坚决不用电;能用电的时候,绝对要把电用足。而欧洲和北美的消费习惯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空调或者电器都在运转,那当然需要一个耗电监测,但中国人最大的监测器就是你家里那个常年对你唠叨的妈,她心里的账本比这个鸟智能插座要实在多了。

目前,中国人现在的消费层次远远达不到智能硬件市场的消费层次。全国还有一半的农村人口,城市里面也不是那么多人都喜欢智能硬件,只有少部分前卫的人群很喜欢这些东西,所以这样一算,智能硬件市场相对来说就是个小众市场里面的小众市场。

前几天,我跟本地的一架无人机厂商谈了很久,本来我是想做一些产品宣传片的,但聊来聊去就说到了智能硬件的前景问题。他告诉我的数据,国内无人机市场根本没有打开,一年能有1万台销售就很好,而90%的销量全部投放到欧美市场,因为那边的低空飞行政策明朗,而且收入相对较高,能够支撑这个产品的后续保养和投入。

而国内的无人机市场基本都是政策客户,一年能做到300台就是极大的成功了。但300台无人机基本就是个保本或者微利的状态。

那么智能硬件市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资本涌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扎堆呢?

其实还是一个趋势的问题。就像2002年的时候,PC机遇到了最大的一次变革,显示器变革,从CRT转移到LED市场,那个时候我还在打游戏,但坚决反对换CRT,为什么?因为CRT显示器无论从清晰度还是显示速率都远远强过LED屏幕,可LED屏幕就是趋势。

两年后,随着LED屏幕的大幅度降价,CRT市场就崩塌了。

这也是一个道理,大家都纷纷涌入智能硬件市场,是因为传统领域的这些东西都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只有由于固有的市场壁垒,我们这些正在攻城的野蛮人,暂时没办法攻入城内而已。

但只要给一点时间,或者一次天降大雨,就能破门而入了。

最后,讲一讲智能硬件领域的几个误区。

现在做智能硬件的人越来越多,还纷纷把自个说的那么高大上。其实,你们不是第一波做智能硬件的人,并且不是最聪明的。

深圳,世界寨都,山寨的天堂,这里孕育了全球最早的一波智能硬件浪潮。时间在2004年,也就是MP4极其流行的年代,那个时候,最好的智能硬件创意或许就是智能腕表,当时有部分MP4厂商,已经推出了量产版的智能腕表,继承了通话和MP4功能,只是受制于WIFI技术不够成熟和电池续航技术,没有继续推进而已。

随后,深圳的很多厂商都有一些惊人的创意。比如可穿戴设备中的虚拟游戏技术,这些都是在深圳都被验证过的。

我们这样一群新一波的智能硬件野蛮人,都只是在前人的路上继续行走而已,并没有那么神圣和让人敬仰。

既然要走这个路,就必须要有一些合适的路径,要规避一些误区。而我最近看到的一些例子,显然就是跟这些误区有关。

第一,喜欢无谓投入。

智能硬件的前期投入非常高,主要是两点,一个是模具投入,一个是量产押金。虽然说全国各地的代工厂商多的吓人,但所有的代工厂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量产,你说的天花乱坠都是扯淡。代工厂商别人靠走量生存,他不管你什么概念,你就是一个苹果公司,最终还不是要找富士康代工。而很多创业公司喜欢玩概念,一开始就投入100万,开模、玩APP,这些都玩妥当了,再来想怎么进行下一步。

我觉得除非是后台资本足够有耐心,否则任何一个公司这样玩,都是烧的快、死的快。

第二,不喜欢问市场。

前几天,有个做智能鞋垫的哥们问我一个问题:如果我卖1万个鞋垫会不会收回成本。我直接问了一个问题,你考虑过有些人是脚臭这个问题吗?他愣住了,问我,什么意思?我说,如果脚臭,你就是卖一个金鞋垫给他,他也不会有感受,他只会买一个让他不会脚臭的鞋垫。

很多公司一开始就假设别人喜欢自己的产品,你怎么知道别人会喜欢?这两天,墨迹天气这个公司推出了一个硬件产品叫做“空气果”,999块钱,被市场骂的半死,一个放在室内的球,只有监测空气的功能,就卖999块钱,那我到底是买了个球回来还是买了个爹回来?

就这个样子,墨迹的CEO昨天还出来说,这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小步。我只能默默的在后面接一句话,也是你开始摆烂的一大步。

很多公司都是喜欢自我陶醉,认为自己只要把产品设计的好看,别人就是JJ硬起,冲过来让你随便开宰。拜托,大家都很忙,没空跟你瞎白活。

如果设计真的那么NB,那小米前天的小米平板就不用照抄IPAD MINI2了,直接用最牛逼的IPAD AIR多好啊。

世界不是那样的。

第三,不喜欢低端东西。

一提到智能硬件,各大公司想到的最牛逼的一点就是互联互通,用上最先进的传感器,最好的科技结晶。但智能硬件大牛们,你们考虑过一个问题没有。你开发的这么先进,最终的使用者就只有一个人而已啊。

当然,你想象的场景是没错,上班用你的智能汽车,路上用你的智能手机,睡觉用你的智能床垫,恨不得你连别人啪啪啪的时候,都想别人用你的智能杜蕾斯。你最终的目的是要形成一个生态闭环。

但你想过没有,你想象的这些场景都是在YY。

一个人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在用最智能最好的东西,因为顾客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人的需求根本还是在于情感、小范围、被认可。

这才是智能硬件的初衷和核心,一味靠高大上的东西会让大家觉得被科技奴役,从而产生极强的逆反感。

举个例子吧,大家可以去翻翻各大家居网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所谓的冷色调和科技感的设计,被抛弃的程度远高于小清新或者是小温暖的混搭风格,即使科技感里面充满了各类科技,但大家仍然需要的心灵的慰藉和那轻轻的诉说。

这两天断断续续讲了这么多,算是我对智能硬件市场的一个总结和判断吧。总体而言,我认为智能硬件市场会在2015年爆发,而且会有几何倍数增长,而2014年就处在这个时间点的前期,所有的厂商都必须好好备战。

当然,已经死过去的厂商就不提了。

可能走到最后的厂商,必须要有这么几个元素:情感、小范围、口碑。

如果超出了这些,就会陷入小米这几天一样的苦战—-被夹击的境地。而那个层面恐怕就是资本和资本的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