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雷锋网·中国硬件达人秀·智能健康专场的活动感想。
诡异的现场
在雷锋网的智能健康沙龙上,众多的同业创业竞争对手,以观众的身份,默默地围观一小群先行者的尝试和理念。而分享嘉宾们也不约而同地尽量淡化自己产品的细节,更多地展示自己已经取得的市场业绩和市场理念。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开始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台下的同行们挥舞橄榄枝:表示在如此险恶的创业环境中,只有大家抱团取暖,才能增加活到最后的几率。当然,台下依然是一片沉默。这大概是雷锋网举办的历次沙龙中,迄今最安静最诡异的一次。
沉重的背景
在今天的中国,医疗话题是如此的沉重,以至于其中时常渗透出些许血腥污秽的气息。很难理解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明知虚无缥缈,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骗局欺诈之中,无法自拔。生老病死的痛苦和困顿,不是亲身经历,就无法体会医疗“神话”对于患者和家属的诱惑能有多大。
几十年来,医疗方式和能力的变迁,让越来越多的人从中获益。但医疗不仅关乎生命,更与用金山银海都不足以形容的巨大利益相关。而医疗体系及其相关产业,对公众而言,无异于一个充满迷雾和不确定的黑箱。即便体系中人,也不敢说可以随便将这个存在了大半个世纪的庞大系统,看得上下里外通透。
于是,“健康”就成了所有正统医疗之外,几乎唯一,也近乎“普世真理”的一个泛概念。各种似是而非的学说、理论和产品,借着这个名义泛滥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不断吸引更多“跨界创新”与之产生交集。智能硬件迅猛发展的当下,这两个新鲜热辣的概念的碰撞,也就是理所当然。
有趣的现象
纵观目前可以看到的各种“智能健康”产品和概念,本次雷锋网沙龙等参会嘉宾,的确很有代表性。有几个有趣的现象可以归纳一下:
这可能是雷锋网历次沙龙中,中英文词汇夹杂频率最高,听众理解和一头雾水两极分化最严重的一次。因为参与分享的嘉宾中,正根儿医学专业出身和海归占了大多数。
参与分享的产品,无论针对医院还是公众,真正的核心价值,依然是在采集数据。产品的商业模式也没有突破一般智能硬件目前普遍感染的“云端大数据”顽疾。
即便是数据采集,也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站得住脚的信息供需逻辑,即患者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数据提交给云端。至于那些直接用于医院的设备,则更没考虑过,医院内部信息体系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云端,究竟是否存在兼容的可能。
来源于IT行业的“传统”信息逻辑,比如社交网络化、云端、大数据等等,与来自医疗体系的基本概念,如临床数据、诊断依据、数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等等,两者之间在所有已经展现出来的产品中,基本上都还是两张皮,贴在一起,但彼此基本没啥关系。或者,在一些产品中,某一张皮根本就不存在。
在被问到患者在家里采集的数据如何让医生用于诊断,或是医院里的设备怎么让患者花钱买回家使用时,我们能得到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可以约等于“期待将来”。换言之,即便现在这些产品真大大规模上市,患者实际跟过去买了个具有神奇功能的理疗仪、血糖仪没啥差别。到了医院,该让你做什么检查还是得照做,所有这些设备采集的各种信息,恐怕不会有哪个医生会据此来做诊断甚至连认真看一眼都难。
这真的是令人沮丧的现状,但创新之所以难能可贵,正在于化无为有,能人所不能。医疗体制的黑箱再错综复杂,也不可能被既得利益者们长久禁锢,以致彻底丧失进化的能力。
星火之光
在沙龙的分享过程中,拥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几位嘉宾,都反复强调着一个原则。即医生必须依靠数据进行诊断,而每个患者的数据都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这个原则隐含着如下一些延展:
对诊断而言,准确可靠的数据采集非常重要。——这应该就是为啥换个医院看病总被要求做重复检查的原因之一。
数据采集的频率和周期,影响采集结果;采集的结果影响诊断。——所谓留院观察,其实就是增加检查时间,就是增加数据采集的数量。
目前几乎所有临床数据的采集,都只能依赖医院。——因为所有检查都只能在医院做,越好越精密的检查,越是只能去好医院大医院去做,也就难怪大家都要挤到三甲医院抢着挂号了。
因此,除非住院之类特殊情况,医生只能看到患者来院检查时的少许数据,以及患者自我描述中包含的一些含糊信息。考虑到医患之间专业知识的不对等,双方身心状态的对比,以及根本无法回避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基本上也就不能再对这些非数据信息抱什么希望了。——医患矛盾里,有多少是因为问诊阶段相互“听不懂”对方的话而引发冲突的?
由此可见,谁能为医生长期提供患者准确有效的临床数据,谁就具备了撬开医疗黑箱的发力点。如果这种数据的采集还能不必依赖医院稀缺的设备资源,也不需要患者学习太多的专业操作知识,甚至完全无须患者干预,那么这个发力点就很可能演化成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模式革新。
是不是觉得上面的描述很耳熟?可穿戴、智能化、大数据、云端汇集、个性化管理和定制……智能硬件现在正时髦的属性啊!如此鲜明的特征吻合,大家谁也不比谁傻,体制内外,看明白的大有人在,付诸行动的就在眼前。
前路正长,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老套俗话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到临头,如何撬动医疗黑箱,远不是几句豪言壮语,一篇性能指标就可以简单完成。这其中,越是出身这个黑箱,越是了解这其中的游戏规则,试图革新的决心和意愿,似乎反而越小。无论是首选海外市场,还是拿下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其实都不过是对真正难关的一种迂回。
传感器和算法影响数据采集精度,临床数据规范决定采集方式进而限定ID设计目标。智能医疗设备研发团队在研发实力上的高门槛已经无可回避。再加上现有医疗体系中,一线医生、财政/行政管理、药监/卫生监管、社保/维稳等等,纵横条块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牵扯,唐吉可德挑战风车都比这个更有希望一点。
因此,身为旁观者,我们真的没理由指责、嘲笑他们缺乏勇气,不敢尝试。也就更能体会他们一声声呼吁身边的同行:要抱团,要合作才更有希望活下去!是多么的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