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太蠢了。」Hartmut Esslinger,苹果设计总监与 Snow White 设计语言之父,这样说道。「我为什么要把廉价的电子器件戴在手上,让它代表我的感觉?」至于 Fitbit,人气火爆的健康追踪手环,Esslinger 把它归为「骗钱的玩意儿」。「我当然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累了」,言下之意是,这一设备最为骄傲的功能,即计算每日消耗的卡路里,其实根本不值一提。Esslinger 的评价或许有失偏颇,但同时也反映了可穿戴设备领域中的根本问题:设计。
可穿戴科技将带来颠覆性创新
据行业调查公司 Canalys 的数据显示,今年将有 1700 万只可穿戴设备走入消费者家庭。那些科技巨头,例如 Google 和三星,已经在这一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三星的智能手表和 Google 眼镜是最好的证明。此外,今年晚些时候,苹果也将涉足智能设备领域。
除了媒体的持续关注,以及时尚界跟风,可穿戴设备吸引力仍然不足。对一个 2017 年出货量预计将达 4500 万的产业而言,可穿戴科技产品的销售量明显低于主流产品。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市场,而是设计。
文化还是商品?
在其著作 A Fine Line – How Design Strategi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Organizations 中,Esslinger 提出了公司内部多少会存在的争论:做文化还是做商品。总的来说,产品可以既是文化现象又是一个商品:既在顾客的生活中拥有一席之地,又在价格上占据优势。但 Google 眼镜算是个例外: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线,此后的可穿戴设备似乎更向后者靠拢,即并未给用户的生活带来特殊价值。
Esslinger
想想智能手表吧。它看起来集合了两种产品的性能:手机和手表。问题在于,它的功能并不全面,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手机的存在。没有手机,那所谓的智能手表就只是一个类似 Fitbit 手环的健康追踪设备。如果现在的智能手表有炫酷的设计,没准还会有些用处。但问题在于,它们没有。
Fitbit 的弱点与「Glasshole」
作为「第一款」得到大众青睐的可穿戴设备,Fitbit 计算用户的行走里程,并将其转换为消耗卡路里数量。2011 年 Fitbit 首次在电商网站 Grommet 上开放订购,一天之内就宣告售罄,并占据了公司当季一多半的销售额。「这是个疯狂的时代,」Grommet 联合创始人 Joanne Domeniconi 表示。「顾客的需求远远超出我们所能提供的。」设备如此火爆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它的独特设定,即将健康概念与移动性结合起来。
据 New Deal Design 创始人,即 Fitbit 设计者 Amit Gadi 所说,Fitbit 的灵感来自于女性胸衣。最初他想要制造一个可以带在身上的环状物品。随后的设计稿中出现了各种原型,从腕环到钩子直到现在的手环。产品获得的好评和用户间口口相传的效应使得 Fitbit 近几年销售额一直居高不下。
Amit Gadi
但今年早期,公司遇到了一个问题。四月份,FDA 要求 Fitbit 公司召回其产品,理由是手环的橡胶材料会引起过敏。
这一消息的背后是广大对手环质量不满意的用户。
28 岁的 Patrick Chang 去年已经用废了两只 Fitbit 手环。他自称,第一只突然停止工作,而第二只在他爬楼梯时掉了下去。「它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Chang 说。Chang 是果粉,正在等待苹果进军可穿戴市场。与此相似,Greg Gunn,社交管理平台 Hootsuite 开发副总裁,一名跑步爱好者,发现 Fitbit 与手机同步数据会出现问题。在他发布的推文中,Gunn 仔细描述了一系列问题,而且随后也不再戴它了。
智能手表或许是可穿戴领域中的黑马,但它同样也存在问题。尽管像三星这样的主流制造商已大举进军可穿戴市场(苹果可能也将在今年秋季发布 iWatch),但无论怎么说,智能手表都不属于主流市场。
开创了新产品线的 Google 眼镜仍然需要找到最适合其使用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与其说帮助,不如说它是对生活的一种干扰。在公众场合戴着它的用户被戏称为「Glasshole」,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名字。更糟的是,因为相关隐私问题,电影院已经禁止顾客佩戴 Google 眼镜进入。
智能手机设计与可穿戴科技
澳大利亚创业者 Scott Burgess 去年把他的 Fitbit 换成了 Nike fuelband。在去纽约旅行途中,他需要手环帮助记录自己的行程。但除此之外,Burgess 觉得设备并没有太多用处。「数据总是有用的,但除此之外的东西就很鸡肋。」这位 Continu 的 CEO 如此表示。
Scott Burgess
Esslinger 认为,目前可穿戴设备的设计被智能手机的思维禁锢了,即产品需要被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这种情况下,产品的硬件部分相当于为软件服务提供支持平台。例如,手机的功能就是为应用提供运行平台。
对于可穿戴设备,目前最重要的产物就是数据。而没有具体应用场景的大量数据,可能会让消费者吃不消。
「用户想要答案」,行为分析公司 gilt 的数据科学家 Vivienne Ming 解释道。「他们并不需要大量的数据。」Ming 借助一系列可穿戴设备来监控儿子的糖尿病情况。他 6 岁大的儿子手上戴着 Basis 智能手表,Ming 修改了手表程序,从而使它能向 Google 眼镜发送血糖浓度提醒。「可以说,是可穿戴设备帮助他活了下来」,Ming 说。
Vivienne Ming
Ming 自己也带着一只智能手表。过去两年中她也一直戴着 Google 眼镜。
戴着 Google 眼镜时,Ming 一直是人们好奇的对象。为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她干脆开始提供一些信息,例如寻找最近的旅游景点或者告知天气情况,以此应对好奇的人们。不过当在公司开会时,情况就不同了。据她表示,戴着眼镜见客户会给人一种「心不在焉」的感觉。
可穿戴设备:概念设计的挑战
「可穿戴设备制造商需要仔细想想,如何将纯粹的身体感受转化为综合体验」,Burgess 如此表示。
「对可穿戴设备来说,概念上的真正挑战是如何让身体接受它。」Esslinger 是最初推出可穿戴产品原型的人。如今的智能手机拥有电脑能实现的大部分功能,但多数时间中它们都只是呆在口袋里。而可穿戴设备,例如 Google 眼镜和智能手表,是更合适同时也更能体现用户个性的产品。
Esslinger 表示,设计可穿戴设备的原型并非易事,这需要设计者拥有综合知识,包括用户喜好、文化背景、产品的制造材料和外观。如果将这些因素很好地融入设计中,将为用户带来更优秀的情感体验。苹果就成功运用了这一策略,它同时也是第一批在用户交流中加入情感因素的科技公司。Esslinger 承认,如今的大批量制造产品终将面对其局限。「差异性、用户定制及使用体验同样会增强这一局限性。」
根据 Ming 的理解,这里的「差异性」主要针对数据。
「我心目中的可穿戴科技是这样的概念:它是一种产品,但它想要提供一种服务,而让我付费的正是服务本身」。对她而言,任何可穿戴设备的实质都是其提供的内容。「内容能说明一切。」通过整合多个设备所追踪的数据,从而提供综合内容,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理想状态。例如,多个设备与感应器所感应到的亚临床症状(例如心跳、出汗和紧张程度)可以被用来预测躁狂性抑郁症。
Gadi 同样不看好智能手表。在他的设计公司会议室里有一张裱起来的图,上面印着公司目前的研究成果。图上有一个三角形,硬件和软件处在其中,外面被服务、社区和品牌等因素紧紧围绕。
目前来说,这一理念或许太过超前。
但对 Gadi 来说,这一理念已经浓缩在了产品 UI 设计中。Gadi 将它比喻为可穿戴科技为设计提供的土壤。「理想的设计不会让用户感受到它的存在。」
据他所说,PC 时代的产品形态不再适合如今的可穿戴设备。从产品的物理形态来看,这一转变早就发生了。现有的例子包括用橡胶(而非金属)制作 Fitbit 手环的腕带部分,从而确保设备的灵活性。
可穿戴科技:前路艰难
抛开对可穿戴设备设计的批评不谈,Esslinger 仍然认为,可穿戴科技的到来是大势所趋。「前方的道路其实很明显:科技与我们的身体将更加紧密结合,最终附在我们的皮肤,甚至融入我们的身体中。」这里,Esslinger 引用了 Marshal Mcluhan 的话,表示新科技的发展在开始总是艰难的。
而对于可穿戴设备这一行业来说,优秀的设计将会帮助它更快发展。
来源: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