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应当保护隐私权

世界杯足球赛开幕了,你曾相信章鱼保罗的神奇预测能力吗?据说其背后是一个强大的专家团队根据一系列数据分析而得到的结果。

大数据的企业也获得投资界的青睐。6月12日,以色列大数据初创公司SiSence获得3000万美元的融资,亮点在于降低了企业参与大数据的门槛,将数据处理的过程搬到了云端,帮助客户作出合理预测,而无需借助大内存的设备。

无论在科技界、体育界、投资界,有关大数据的新闻总是此起彼伏。甚至有人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视为继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之后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当然也有人说,3D打印技术将引领一场科技革命。谁来引领科技革命可以交给时间去回答,但我们更关注,大数据和云端技术之下的个人隐私权保护。

美国白宫5月发布了《大数据白皮书》,鼓励使用数据以推动社会进步,比如在智能制造、医疗保健和教育领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开始逐步向社会开放医疗和健康方面的大数据。但数据的应用也被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用于辨识个人身份,以至于美国的数学家为保护隐私开始抵制NSA.

大数据技术无疑拥有强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寻找太空中遥远的星球,还可以分析气候和能源数据,带来有意义的科学发现,甚至通过采集数百万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数据样本,以确定哪些新生儿可能感染潜在的致命性传染病。还能管理电网间的调配需求,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力等。

但数据的整合可能导致个人隐私的泄露。现在很多手机软件,都可能使个人身份碎片化的信息直接复原。全球定位系统的跟踪、闭路电视的监视无处不在。个人文件与记录以前以纸为载体存放在家中,后来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储于电脑硬盘内,最后以多种文件格式同时储存在本地与可供多台终端访问的云端。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发展,相关隐私权的法律与政策都必须作出调整,以保护人类核心价值观。在过去的30年里,短信、电子邮件与其他交流平台已成为私人通信的手段,在数字世界里,信息可以被获取、拷贝、分享、精确翻译并且无限期地保存。

历史学家梅尔文·克兰兹伯格的科技第一定律认为:“技术既无好坏,亦非中立。”科技可以服务公众,也可以伤害个人。美国2014《大数据白皮书》也认为,“越来越多的私人数据会产生,并在他人的控制下保存。保证数据的安全是当务之急。”

但毋庸置疑的是,大数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21世纪将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从各国对大数据产业的重视程度中可见一斑。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大数据”战略、英国“数据权”运动、日本“ICT”综合战略、韩国大数据中心战略等开启了全球大数据时代,先后推动大数据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在国内,全国政协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百度正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利用大数据预测流感疫情;甚至微信游戏背后也蕴藏大数据的逻辑。

大数据为何被发达国家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它的来源是什么?美国2014年《大数据白皮书》作出以下解释:数据的数量正快速增长,格式越发多样,来源也越发广泛。有些数据是“天生数字化”,特别创造出来用于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系统,存在于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或GPS定位中。有些数据是“天生模拟”,从物理世界中发散出来,但不断被转化成数字格式。比如手机、相机或摄像设备录制的语音或可视信息等。

大数据是美国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网络安全战略、国家ICT产业发展战略的交叉点。大数据技术领域的竞争,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英国通过大数据战略强化数据采集和分析,推动大数据新技术从实验室到商业应用的转化。日本政府提出“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阐述2013年至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要建设成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

法国把大数据列为大力支持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加拿大通过宽带建设和对大数据建设的支持,保障信息化时代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德国IT行业协会BITKOM发表报告称,大数据业务2014年有望增长59%,营业额达61亿欧元,到2016年有望达到136亿欧元。

根据Wikibon发布的最新市场报告,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年度复合增长率为31%,2016年收入将达437亿美元,其增速约为信息通信技术(ICT)市场整体增速的七倍之多。九次方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其中提到,未来5年中国将形成社会大数据、商品大数据、社交大数据、企业和金融大数据为主的大数据阵营。

大数据技术在为商业和科技领域创造价值的同时,别忽略了在社会道德和伦理之间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