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正抢滩非洲:下一个投资的好去处

硅谷正抢滩非洲:下一个投资的好去处

“今天的肯尼亚内罗毕就是十五年前的印度班加罗尔。” 在飞往南非的红眼航班上, 乔尔-塞兰科这位往返华府与非洲逾十年的创业老兵,与邻座的我窃窃私语,激动的眼眸点缀着幽暗的机舱。乔尔是DateDyne的创始人兼CEO,他特别看好以内罗毕为代表的非洲小硅谷和IT外包市场,面对逐浪渐高的非洲热潮感触颇多,谈性甚浓。当得知我来自Google,乔尔好奇地问道:

“你们的热气球什么时候飞到非洲?它能解决非洲上网难的老问题吗?”

硅谷宣言:让所有人都能上网!

近两年的硅谷异常热闹, 互联网和IT巨头们频繁发力,或结盟或独闯,聚焦一个重要而深远的主题:推动新兴市场国家的网络普及, 让所有的地球人都能享受网络时代的红利。

2013年10月,包括Google、Facebook、Yahoo等的廉价互联网联盟(Alliance for Affordable Internet) 发表了最新的行动计划,希望通过业界、政府和国际组织的互动,构筑开放、多元、竞争的宽带市场环境。同年8月, Facebook集结 Nokia、Samsung 与 Qualcomm 等公司,宣布创立Internet.org,致力于将上网的权利带给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非互联网人群。另外, 谷歌发布了新的“Project Loon” 潜鸟计划,希望通过漂浮的气球把互联网带到世界的穷乡僻壤。另一巨头微软也不甘示弱,高调宣布了其“4Afrika Initiative”项目,计划为非洲的更多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

这些组织或项目比较集中的奋斗目标包括降低互联网价格以提高可负担能力、增加本土化的在线资源与服务以提高互联网可用性、改进网络带宽和性能以支持多媒体应用,以及加强互联网知识普及和IT社区建设。包括Google热气球项目在内的单一计划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它们体现的探索创新、乐观精神与全球视野却是开拓新航线所必须的。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大胆地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所有人都将用上互联网;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发表白皮书,直言“接入互联网是一项基本人权”,期待最终实现全球的网络互联。

非洲新兴市场的宽带接入和互联网应用还是一片蓝海,尚待开发。全球普及互联网符合硅谷业界全球扩展的远景使命, 同时也将为非洲带来跨跃式发展效应。最新一份题为《走向数字化的狮子》的调研报告显示:互联网对非洲经济的影响巨大,已给非洲带来数千亿美元的GDP。非洲大量的发展案例显示,连通技术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份由国际电信联盟和麦肯锡咨询公司联合进行的调研报告也善意地提醒,这一数字仍明显低于互联网对其他新兴和发达市场的贡献水平,并建议非洲政府继续增加创新和投资,加快宽带服务在非洲的推出。

解读硅谷巨头们所描绘新兴市场拓展蓝图,不难发现其要点在于未雨绸缪、积极对接、培育市场、谋求双赢:一方面,可以帮助新兴市场加速信息化和跨越数字鸿沟的进程,服务客户,赢得口碑;而另一方面,可以在海外市场开土拓疆,趁着蓝海变红前,抢占先发优势。

非洲魅力的背后

是什么吸引了硅谷巨头们对非洲大陆的关注,又是什么启动了它经济发展的引擎?来自联合国、经济学人智库、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哈佛商业评论等的公开数据揭示了非洲崛起背后的原因。

第一,庞大的市场潜力:54个国家, 10亿多人口,52个百万级人口城市,2030年城市人口达到50%。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十个国家中,6个在非洲。以平均居民净收入来衡量,非洲有20个国家超过印度,有12个国家超过中国。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2013年和2014年经济增长率预报分别为5.4%和5.7%,将位列世界经济增长最快行列。

第二,人口红利:非洲劳动力将在2020年激增到1.63亿;到2035年,非洲劳动力人数将超过中国,到2050年非洲将占据世界劳动人口的25%;目前超过40%的非洲人口年龄低于15岁。相比而言,巴西和印度在30%上下,中国和美国只有20%,日本不到15%。在高出生率的影响下,非洲的人口结构越来越年轻。

第三,移动通信业迅猛发展:许多非洲国家在固定电话市场还未发展成熟起来的时候就引入了移动通信技术,在一些国家,许多人第一次接触通信技术是通过手机。2000年非洲手机普及率仅为2%,如今高达78%,并将在2015年达到84%;2011年,非洲大陆电信运营商平均下调18%的通话费。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移动互联网流量在未来4年内将增长25倍;今天非洲市场智能手机占有率仅为3%,将在2015年上升至15%。

第四、20%的政府开支用于教育:非洲用于教育上的费用大约是经合组织成员国OECD政府(11%)的两倍。2008年,非洲小学入学率已达76%,10年间上升了14个百分点。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数据,非洲2002年只有32%的人接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但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48%。

当然,非洲面临着快速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还很多, 如许多国家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每日生活不足一美元的人群占全洲人口的41%,非洲经济增长率并未达到消除贫困的效果,不少国家严重依赖石油及其他原材料的出口,在寻找发展道路的进程中还要走很长的奋斗之路。

最近,我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参加了围绕互联网环境的商务考察和社区活动,置身于陌生环境其中,所见所闻见闻感触良多。首都达喀尔超过百万人,清晨或傍晚,蓝天下海风中,年轻一族在海滨路上奔跑锻炼,充满活力与朝气。移动通信业竞争激烈,三大运营商Orange、Tigo、Expresso的广告牌铺天盖地,推销移动电话卡的流动大军随处可见。

Google、Microsofte、IBM、HP等跨国公司均有本土机构,带动着区域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几位在Google达喀尔工作的同事,积极乐观,实践着将信息带给全世界的使命。所到小学、大学或是社区,强烈感受到人们对互联网和IT知识的渴望,他们非常珍惜与硅谷工程师的互动机会,主动寻求帮助。简陋的网吧里,年轻人熟练地访问YouTube、facebook或Google,落后的网速并不能带来完美的用户体验,但却开启了?望世界的一扇窗口。其实,影响互联网服务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电力系统的不稳定,不期而至的断电提醒着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另外,知识和观念的提升还有待时日,云计算模式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可以节省大量的单机购买开支。本土化线上资源的缺乏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公众拥抱互联网的热情。

寻找互联网全球化的航海图

谈及全球化市场扩展,就绕不开中美这两个互联网大国。抛开纯技术交流、商业模式复制或资本投资的互动模式之外,中美这两大互联网应用市场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大独立生态系统。

硅谷巨头集体兵败中国市场所遇到的问题,无法用创新以及之前被证明为成功的商业智慧来解决。同样,完胜本土市场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在国际化和海外布局上也鲜有成功案例,在欧美市场影响力甚微。现在中美互联网都初步形成了寡头格局,必须抛开中美两极的传统视野,着力聚焦于大有潜力的新兴市场,主动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大陆,正可谓“风物长宜放眼量”,如UC优视科技董事长兼CEO俞永福所言,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企业,正面临着一次集体走出去再下南洋的好机会。

通往新大陆的航路上危机四伏:语言、文化、用户、市场环境,每一个未知因素都让人望而生畏。那么开拓海外市场的航海图在哪里?“华为路线”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成功案例: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活学活用“农村包围城市”,选择发展中国家作为前沿阵地,步步为营,然后反攻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

另一个值得深度解读的案例是大航海时代前夜郑和与哥伦布的远航活动。15-16世纪初,中西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但产生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郑和七下西洋,时间比哥伦布航海为早,  条件更优越,船队规模更大,然而却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并开启了新时代的崛起。为什么同是航海活动却会产生如此明显不同的结果呢?解读提炼历史表象下围绕文化传统、组织形态、价值取向等的经验教训,对制定21世纪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战略规划大有裨益。潮起潮落的背后是积极进取、开放乐观的探险精神和全球化视野,我坚信它们同样指引着21世纪互联网全球化的航路方向。

“哥伦布日”当天,我同事麦海力西装革履,很是精神。原来来自家乡意大利的风险投资商要与他见面,打探硅谷新动向。他一边轻轻敲打着刚刚带回的非洲鼓,一边兴趣盎然地对我说:

“我的建议只有一个——请投资尼日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