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站在“风口”的产业

小米以79元的低价推出小米手环不到一个月,映趣科技首席执行官王斌就在凯盛TMT峰会上表示,将做一款在价格和功能上足以挑战小米的手环。不久前,上海果壳电子有限公司传出将于9月上旬推出世界首款圆形智能手表——果壳智能手表GeakWatch二代。而最早研发智能手环的国内厂商咕咚8月8日推出了“咕咚ROM”,让软硬件分离的概念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仅是众多可穿戴设备中的小小代表。2014年被业界称为可穿戴设备爆发增长的产业元年。这个站在“风口”上的新兴产业,正在将智能书包、智能眼镜、智能耳环、智能腰带等可穿戴设备一股脑抛向市场,但其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也随之暴露无遗。

“跳票”背后硬件技术尚存硬伤

谷歌在2012年开发出一款集手机、GPS导航和数码相机于一体的智能眼镜Project G lass,开创了可穿戴设备先河。随后,苹果、三星等纷纷跟进。中国科技企业也不甘落后,继果壳电子在2013年率先发布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4款产品后,百度、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以及一些手机厂商也纷纷推出可穿戴产品。

“随着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兴起,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正迎来高速增长,将逐渐成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核心,不同形态的可穿戴设备将从各个方面进入人们生活。”研究机构艾媒咨询首席执行官张毅介绍,到2015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将达到114.9亿元。

“可穿戴设备目前对国内企业来说是挑战大于机会。”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表示,可穿戴设备需要更具创新性和人性化的设计,需要芯片级的整合设计能力,而微机电系统等传感芯片以及知识产权储备和工艺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跳票在IT界是指厂商不能够按照计划按期推出产品及宣布延期。“当前,很多公司做可穿戴设备都会面临硬件上的跳票。”王斌认为,硬件不同于软件可以先做一个雏形,然后周期性地更新换代,哪怕硬件只出现一个小问题,整个方案都要推倒重来。映趣在做可穿戴设备时,就曾因为一片玻璃等了4个月,不仅拖慢了其他产品线的运作速度,也延长了之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

“去年,咕咚在做第一代手环时由于工艺难度高,投入不够,无法如期交货而导致跳票,就被已预定产品的用户骂了半年。”咕咚网联合创始人司建铭表示,“企业要做到技术可控才能去承诺这个预期。”为此,咕咚近日发力做出了全球第一款跨硬件平台的ROM,它能为更多的智能手环提供功能接口,设备厂商可以自行设计产品外形,不断添加硬件模块,而所有可能出现的功能都可由咕咚ROM通过快速迭代实现。

这就是软硬件分离带给设备商最大的好处。平台厂商可以专注于构筑可穿戴设备的底层,实现软件个性化和云数据服务;硬件设计师则可以开发出智能脚链、项链、戒指、肩带,以产品的多样性进行互补。不过,眼下能够将软件与硬件进行嫁接者还为数不多。

大数据互联互通尚待时日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看来,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相辅相成,可穿戴设备是数据的入口,而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够让用户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国外,众多可穿戴设备厂商在前期都会选择将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作为交换,用户要无偿将测得的数据与企业共享。不过,国内没有太多厂商选择这种“大方”的数据收集模式,多是各自为阵,自己培养并收集用户的数据信息。

王斌坦言,映趣的平台虽然也会适时地开放,比如对接智能家居行业或是汽车行业,但更多情况下,主要对接自己的用户和硬件。因此,映趣离大数据还很远,能做的就是关注“被标记”的数据。

与映趣不同的是,咕咚正在致力于做大数据平台。司建铭介绍,咕咚正在以运动健康作为切入点做平台。这个平台向两端开放,向上游可以抓取很多硬件厂商,然后将汇总的数据传递到下游的服务商,来进行监控管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虽然咕咚积累的数据和用户已经足够大,也找到了很多合作伙伴,不过,这些数据产生的价值要到5年后才会体现出来。”司建铭表示,目前,咕咚关注的还是小数据,即挖掘个体数据和个体数据的趋势,并推出与之息息相关的产品。

“在数据打通、数据分享中确实遇到很多问题。”春雨掌上医生创始人毕磊认为,数据打通的成本目前还很高,而且缺少一个相对标准化的平台进行数据的分享和分析,在实践中就难以向每一个可穿戴设备厂商提供对称的信息服务和市场导向指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尽管已经有企业开始聚焦建立大数据的采集聚合平台,提高数据挖掘、搜索和分析等数字运算能力,但背后信息的产权问题成为制约平台快速发展的瓶颈。

从“概念化”到“创新化”不是一步之遥

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出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 -LTE)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即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可穿戴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可穿戴设备,并迅速抢占市场。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推出的部分可穿戴设备是在一些细节上的“微创新”.以手环为例,目前国内企业推出的或正在研发的智能手环就已经达到十余种,具有颠覆意义的特色产品并不多。即便是形形色色的可穿戴医疗设备,也基本在围绕“健康”概念延伸产品链,多数仅提供运动计步、卡路里消耗、热量计算、睡眠监测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几项功能,同质化严重。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仍未出现专门为可穿戴定制的主控芯片,某些厂商宣称的专用芯片也是基于原有平台进行一些优化设计而来。在已面市的产品中,多数搭载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没有专门的OS适合在可穿戴这样的小系统上运行。然而,可穿戴市场是一个多样化的市场,Android Wear也只能满足部分需求,不可能达到Android系统在手机市场的地位。在传感器方面,通常可穿戴设备主要涵盖运动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生理健康类传感器。其主要难点是目前仅运动传感器在可穿戴设备上采用较多,医疗健康类传感器由于尺寸、精度及价格等方面的原因,还无法大规模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上。

“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雷军的小米手环似乎正借力腾空而起,但纵览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究竟能否成就下一个十亿规模的市场?看来,相关厂商只有不断推出具有颠覆性创新的产品,才有可能真正吸引消费者。站在“风口”的可穿戴设备企业,将在市场检验中一步步明晰其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