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王恩东:硬件重构是融合架构云DC前提

  10月23日,浪潮集团今天在北京举行 “Inspur World 2014” 浪潮技术与应用峰会,来自全国的近3000名政府、企业和垂直行业的客户,以及技术专家与业内人士参加了本次盛会。该峰会是浪潮集团两年一度的前瞻性技术盛会,与会者能够体验前沿技术成果,感知未来创新趋势。据悉,本届峰会以“数聚智慧,云领未来”为主题,展示了浪潮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时代下,以数据为中心的软件、硬件与服务战略,并就大数据、云计算、云数据中心等热点话题同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Inspur World 2014”上,浪潮发布了以云中心、云服务、云安全、云伙伴为四大方向的总体云战略。在以数据为中心的云建设模式中,浪潮在IaaS、PaaS、SaaS层也分别展示了业务上云、数据整合、创新应用的云建设三步法。其中,作为此次大会的重要战略发布之一,浪潮还针对IaaS层首次发布融合架构战略,发力云数据中心市场。

浪潮王恩东:硬件重构是融合架构云DC前提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 王恩东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让数据中心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爆炸性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走向融合架构的云数据中心将是大势所趋。”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表示:“软件定义+硬件重构=融合架构。融合架构产品应该首先完成硬件的重构,才能真正实现软件定义。”

  中国云数据中心市场更具前景

  目前,我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如火如荼。社交用户近10亿,日增数据300TB,电子商务用户近5亿,数据近100PB,这表明我国互联网已与面向全球的美国互联网规模接近。在传统行业方面,以电信、电力为首的用户数量早已超过美国,电信数据规模超过30PB,电力数据年增长超过20PB,这意味着我国传统行业的需求已经成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需求。预计到2016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三分之一,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市场。

  随着这些新兴技术和应用模式推动数据中心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传统数据中心在扩展性、效率、运维、能耗、安全五大方向上正面临新的挑战,这主要源于传统数据中心的“固态”现状。传统数据中心多采用服务器、存储设备堆集及外部网络连接的架构模式,虽然虚拟化技术的使用让计算、存储具有了一定的“流动性”,但却无法完全虚拟化I/O,造成不同系统间的IT资源仍未实现高效的共享、灵活的流动。这就导致数据中心的系统扩展性受限、效率不高、能耗浪费、运维费用高居不下、安全管理复杂等问题,难以适应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对IT基础设施的要求。

  用户希望能够整体掌控、管理自己的数据中心,希望数据中心能够“快、简、稳”,实现业务上线快、迁移快、切换快,让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运维、使用都变得简洁、简单,同时使应用和基础架构解耦,保证各中心业务稳定运行。新时代下,走向融合架构的云数据中心将成为大势所趋。

  浪潮融合架构三步走战略

  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趋势下,浪潮认为,走向融合架构的云数据中心将具备开放融合、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灵动成长四大基本特征,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将是确保用户解耦应用和基础架构,保证商业弹性和降低TCO的有效途径。软件定义的核心在于软件,但实现的前提是融合架构的产品,因此,融合架构产品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前提和关键。浪潮将基于此,推进云数据中心的融合架构战略,以硬件重构为核心,最终实现软件定义和硬件重构的真正融合,帮助用户构建灵活、简单、高效和低成本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支撑用户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业务运营和增长。

  据悉,在融合架构战略框架下,核心改变来自CPU、内存、I/O等硬件资源的解耦与重构,这让数据中心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的全虚拟化、全自动化成为现实,并通过软件定义实现业务感知的按需资源组合与配置,实现系统的弹性伸缩和超大规模持续扩展,真正实现数据中心像一台计算机一样运行和管理。为此,浪潮将分三步推进融合架构产品的开发:

  第一代产品的总体特征是,按照资源需求,进行业务匹配,服务器即计算机,软件以虚拟化管理为特色。具体来看,在硬件层面,将计算、I/O和存储之外的散热、电源等部件进行模块化集成,初步简化产品;在软件层面,在虚拟化的基础上开发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对资源池进行统一管理。这一阶段实现的是软硬件的初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