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入股美的背后:智能家居产业链躁动

美的与小米(滚动资讯)的牵手,有望成为智能家居产业链的催化剂。

“智能家居还在跑马圈地阶段,美的和小米的合作对整个行业有推动作用。”12月15日,物联网开发平台——机智云的总经理黄锡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就家电行业而言,这种合作将对其他厂商带来触动。

事实上,在万物互联(IOT)的产业愿景之下,智能硬件以及其中最为核心的智能家居产业已被普遍视为下一个风口。来自Harbo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智能硬件的出货量为20亿部,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到80亿部,其中家居领域将达到37.45亿部。

TCL多媒体CEO郝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软件+硬件+服务”的结合体,未来行业中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对于产业链企业来说,核心就是“软硬结合,硬的要做到最硬,软的要做到最软”。

不过,黄锡雄坦承,目前智能家居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要在炙热的概念之下,做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当前呈现出来的销量还不成比例”。

产业链状况

黄锡雄告诉记者,智能家居的产业链条包括芯片原厂、模块厂家、器件代理商、控制板卡厂商、家电厂商、销售渠道等环节。

就芯片环节而言,由于智能家居产品对低功耗有很高的要求,这决定了其不会在产品硬件本身进行大容量的计算,而是会将计算部分交给云计算后台进行处理。因此,智能家居产品的芯片关键的不是处理器,而是用于连接的部分。

理论上来说,WiFi、蓝牙、移动通信网络都可以承担成为连接的技术形式。但正如华为轮值CEO徐直军此前在上海MBB论坛(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所言,4G技术在承担物联网连接上由于速率、网络时延等方面还力有不逮,移动通信技术要在物联网上真正有作为要等到5G。

黄锡雄介绍,蓝牙技术主要用在可穿戴等消费电子产品上,目前智能家居的连接主要通过WiFi,而为了降低功耗,这种WiFi又主要采取嵌入式的方式。

目前嵌入式WiFi芯片的原厂厂商主要是国外的高通、博通、Marvell、德州仪器,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雷鸣(Realtek)。中国大陆的新岸线等刚刚涉足这一领域。

这些芯片厂商是智能家居的源头。黄锡雄表示,他们的下一个环节是模块厂商,而中国有不少模块厂,比如汉枫、思存、古北、庆科等。这些芯片模块厂商对应着一定的上游原厂,比如庆科做博通,汉枫做联发科,古北做Marvell,思存做高通等。

由于模块厂商在智能家居产业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领域也获得了资本的垂青。比如说,杭州古北获得了京东和奇虎360的投资,汉枫获得了百度的投资,庆科获得了阿里巴巴的投资。

小米自身做了芯片模块,并写了自己的协议,并用于此前发布的路由器、小米盒子等产品中。黄锡雄认为,路由器市场在有电信运营商、公开市场等的提前下,小米产品无法形成刚需,小米最近又发布了空气净化器,但光靠自己来做还不够,“它希望把自己的模块开放给家电企业”。

“这里面的核心是互联互通。”黄锡雄认为,只有迅速做大市场规模,才能在跑马圈地阶段抢占话语权。

不同流派

黄锡雄认为,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美的与小米的合作是资源互补、能力互补,其中,美的大家电、小家电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而小米在电商、互联网营销方面有作为传统家电企业的美的难以企及的优势。

“我相信这个动作对家电企业的触动会比较大,大家将会快马加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黄锡雄说。

尽管美的与小米宣称双方的合作是开发式的,但在黄锡雄看来,这种合作模式还是有一定的捆绑意味,“小米跟美的合作了,长虹、海尔、海信会怎么想?”

事实上,作为家电企业的海尔也主导了自己的U+平台。理论上,U+平台通过开放的接口协议,不仅可以让任何品类的家电、不同的服务接入到平台中,而且可以让用户与各种资源在系统上进行交互,通过U+可以给用户满足不同需求,这是一个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海尔通过U+可以把自己的设备连接在一起,但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作为竞争对手的同行使用,则有待观察。

另外,阿里、腾讯、百度以及京东等应用服务提供商,也基于各自的优势,试图成为智能硬件的平台。

黄锡雄表示,一个家庭中的智能家居产品不可能全是某一品牌,应该是各品牌混合,因此,在互联互通的愿景下,第三方平台就有了生存的逻辑。

“我们定位为物联网的中间件。”黄锡雄表示,机智云就是希望以独立第三方的角色参与到智能家居产业链中,向上可以对接各种智能硬件平台,对各种硬件进行兼容;向下可以连接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存储、数据管理、社交网络、支付、内容等。

目前,机智云连接的智能硬件有200万部,该公司亦获得了来自经纬创投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