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有趣、不实用——这是很多民众对带有智能语音产品的普遍印象。
从能听人话的电视遥控器到能说人话的音箱,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打出“智能人机交互”的旗子,然而,我们真的像广告里所说的那样需要这些产品嘛?
一、要会说话的客厅 还是要会说话的厨房?
在笔者近日所做的随机采访中,多数民众面对“会说话的客厅与会说话的厨房,你更想要哪一个”这个问题,近八成访民都选择了后者,其原因很简单——在炒菜做饭或是洗衣服的时候,更需要一个能听话的“好帮手”。
那么问题来了:眼下,为什么智能语音选择了可穿戴设备或是电视、音箱等客厅家电作为自己的发力点呢?
对于这个问题,李强军认为,科大讯飞选择从电视作为家电领域的出发点是顺应大局,“在电视市场,讯飞所积累的客户资源已经足够丰富,与此同时,我们还同TCL、海信、长虹等国内6大主流电视厂商建立了合作”,因而智能语音进入客厅是水到渠成的决定。与此同时,李强军也指出,当前语音家电市场尚处初期,“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会主动考虑到在做菜的时候能通过语音技术辅助自己”,而更多地是由厂商引导其使用新产品。此外他也认为,在个人家庭中,人机交互最多的当属人与电视机,而正常家庭花在厨房里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选择从客厅下手也是相当合理的。
然而,讯飞“产品引导市场”的观点也受到了其它业内人士的质疑。
针对厨房交互时间短这一点,云知声CEO黄伟在接受搜狐IT专访时就表示,尽管客厅人机语音交互时间长、厨房短,但客厅的交互需求度远不及厨房,换而言之,智能语音这个“帮手”给用户的帮助更大、更有效。因而,“时间决定论”也并非一定科学。
相反,在黄伟看来,语音交互扎堆可穿戴设备与客厅的主要原因,部分是由硬件决定。新兴领域格局尚未敲定,初创企业对互联网的运用、决策都更加灵活,相比之下,传统电商无论是产品线亦或是渠道都“船大调头慢”,“需要协调沟通的地方太多”,因而,语音人机交互在白电市场虽然消费者认可度高,但发展速度一定会相对缓慢一些。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这样的疑问:更高级的语音交互意味着要有更大的语音数据资源,当前能hold住在线输入的数据库,也能同样hold住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嘛?
以苹果Sir、谷歌Google Now为例,无论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系统,两家企业都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积累个人数据资料,然而即便如此,Siri和Google Now的表现也不尽人意,更何况单靠语音一项起家的其它企业呢?
“数据方面足够了用”,对于这一问题业内倒是不太担心,就国内市场而言,讯飞云服务已经铺盖当前70%以上的语音APP接入的产品,而云知声方面也表示,只要能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语音数据需求,对于其他劳务类的日常语音需求也不是问题。
二、车载智能语音 说的比唱的好?
苹果CarPlay、谷歌AndriodAuto,两家大佬相继出售,似乎汽车“能听”、“会说”离我们不远了,然而事实呢?
近期,北美市场公布了一项汽车消费报告,调查显示,2014年出厂的新型汽车对智能语音的搭载率相当之高。在主流汽车品牌中,以本田、起亚、斯巴鲁为首的日韩品牌、美国本土品牌特斯拉的搭载率可达100%,大众、福特的搭载率分别为99%、96%。然而,尽管新车搭载率相当之高,但在售后投诉中,“语音识别”以8.3%的高投诉率,被北美消费者评选为“最令人不满的汽车功能”。
与此同时,车载语音助手的安全度也遭到了广泛质疑。美国犹他大学在一项调查中指出,综合比对各项让司机分心的原因,智能语音系统要比其它因素高出3倍有余。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任美国国家交通运输安全委员会主席Deborah Hersman也指出,“80%~90%的交通事故是认为造成的,人机语音交互会让事情更加恶化”。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Bryan Reimer也承认,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车载语音是安全的。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造成智能语音在汽车市场处境如此尴尬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点:
1.功能复杂,实际对操作的需求远超过人们预期。
以凯迪拉克为例,“操作太复杂”正是其CUE车载娱乐系统遭到诟病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需要更快的处理器以及更敏感的麦克风”,Delphi Automotive电子及安全部门副总裁Glen DeVos如是指出。然而,包括现代在内的多数汽车制造商,目前还是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式——以智能手机为桥梁,人语音命令手机,再由手机APP调动汽车。
但事实却是,此举虽借助了技术相对成熟的智能手机,但是犹他大学在后续调查中发现,手机智能语音本身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回应”,又何来更好地协调人与车的沟通?
不管苹果怎样反驳外界对于自家CarPlay和Siri的质疑,相信用过的消费者一定心知肚明:不是回复驴唇不对马嘴就是只会调出Safari让你自己查。更何况相对于手机联网,车内联网的复杂程度更高,数据传输受阻、网络不稳这些都会让“手机+汽车”这一搭配雪上加霜。
2.语音接受识别度低,车内识音抗噪是重中之重。
“不可否认,车内噪音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哈曼国际集团总裁Dinesh Paliwal指出,尽管在汽车语音市场哈曼已有一定规模,但哈曼声学部门目前仍以软件抗造为主,在硬件抗造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语音识别不受车内乘客正常交流影响,抗“该抗”的噪——在前排和后排间创造一个噪音屏蔽“声波墙”。也就是说,既要让乘客正常说话,又不能干扰到前排司机同汽车的对话——“我们认为,这一点在像中国一样的市场应该会受到欢迎,因为车内有2人甚至2人以上的情况很多”。
在国内市场,以科大讯飞为首的诸多语音解决方案企业已经有了一定进展。对此,讯飞市场部负责人李强军表示,在大于100KM/H的环境中,目前国内市场只有讯飞语音识别率可以超过90%,这对于噪音源及环境都相当复杂的车内来说非常重要。在具体产品方面,李强军也指出,想要推动车载语音真正发展,这需要来自汽车制造商的更多努力。“(鉴于)车载场景对噪音相当敏感,因而我们同车厂的合作方案多数以软硬件结合为主”,加之离线语音技术对于网络不畅通的车内环境算是“对症下药”,李强军认为,车载语音的未来发展还是相当光明。
据了解,目前讯飞已同奔驰、宝马等众多主流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并在奔驰全球语音识别抗噪评测中拔得头筹。
无论是客厅还是厨房,无论是车载户外还是家居室内,智能语音作为一种新技术必然有其局限性,但大势所趋,2015年这股星星之火或将开启自己的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