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5:可穿戴领域的人机融合

12月24日消息,随着2014年年关逼近,人们回过头来反观今年推出的所有移动和可穿戴设备,我不禁想知道为什么这些设备很多都没有利用人的身体。

我们都知道人机融合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到来;但是现在不妨猜测一下,也许人机融合将率先出现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上。

我如此想并非空穴来风,今年涌现出来的几款产品激发了我。

其中之一就是Thync,这是一款头戴式设备,能够使头部的骨头振动。头骨振动产生电子波形或者超声波形,来指示大脑内部的神经通道。当特定神经通道受到了刺激,就会引发用户心理状态或者能量水平上的一个转换。

Thync从Khosla Ventures公司获得了1300万美元的资金。Thync公司表示其将于2015年推出其产品。

Interaxon公司开发的头戴式设备Muse能够检测神经活动,所以用户可以通过生理反馈实现更多的冥想状态。

另一款可穿戴产品来自于Cicret公司。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这款产品表现势头一直很强劲,获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该公司研发的智能手镯包含一个很小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在用户的前臂上投射出一个屏幕或者用户界面。用户就可以使用这一投射出来的影像触摸屏。

然而,很多人认为Cicret公司研发的智能手镯完全就是胡闹。但是人们对这款设备的兴趣和关注则透露出乐观信号。对于使人的身体成为科技产品之一部分这个主意,人们很喜欢就,而就该款智能手镯而言,所使用的人体部位是皮肤。

就头戴式设备Thync而言,为了能够在没有皮肤和骨头帮助的情况下产生出神经信号,可能需要一些十分扰人的方法。但是再一次,头戴式设备Thync使得用户的头部成为了该款设备的一个延伸部分。

工程师也应该喜欢这个主意。由于人们设法把更多的技术塞进更小的空间,新科技产品中的空间不足问题开始日益凸显,而把这些科技产品中的某些核心功能从科技产品中卸载下来,植入到人体的某些部位,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而言可谓是一个锦囊妙计。

科技产品目前的处境是,在科技设备有限的物理空间之内,科技设备的特色和功能的整体表现通常完全受到了限制。

如果头戴式设备Thync以及Cicret公司研发的智能手镯为此提供了例证的话,我们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会看到更多的智能产品将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形式来利用人的身体,把人体作为智能产品的一个天然延伸,从而实现人机融合。

展望2015年,为了克服科技产品空间瓶颈,将科技产品的某些核心技术植入人体,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点子。相信这一技术会获得人们的亲睐,从而鼓励科技公司在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助推可穿戴设备真正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