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世界通信展都是行业和用户了解通信和手机行业发展的一个好机会。然而和往年不同的是,在MWC 2015上,可穿戴设备超越手机,成为了新主角。
三星、LG、华为、中兴……如果你来到这些全球知名的手机制造商展台里,会发现人潮最密集的区域并非手机展台,而是智能手表、手环、虚拟现实眼镜等新鲜产品出现之处。
“手机已经不再酷了,包括iPhone,”一位对LG智能手表兴趣满满的参观者对企鹅智酷表达了他的想法。另一位来自美国的科技爱好者同样对于可穿戴设备热潮保持着充分的乐观——“当很多人都至少拥有一部手机时,你就得想想他们还需要什么。”
VR眼镜:也许比手机更伟大
在整个MWC 2015展会上,三星的展台是最受关注的。最新发布的S6和S6 Edge旗舰手机自然是三星在会场上推荐的重点,但令人意外的是,更多科技爱好者却在现场追问三星的工作人员:“你们的Gear VR眼镜在哪里?”
这是一款被三星“藏起来”的产品。只有出示媒体证件(展会方认证的Press身份),才会被邀请到三星展台的一个独立空间中,里面有两位工作人员向媒体展示这款三星配合S6系列最新升级的虚拟现实眼镜——等待体验的记者们排起了队。
Gear VR的核心功能是提供3D效果和沉浸式的娱乐体验。戴上这个眼镜后,你可以通过它欣赏手机里的娱乐游戏和影视节目,还可以透过手机摄像头观察真实世界——是的,这款头盔式眼镜需要捆绑三星手机一起使用,并在手机上启动对应的APP。
这款产品有一些“小毛病”,例如头盔戴起来还是稍重,不利于长时间使用;位于眉间的那个调控滚轮过于干涩,难于操作;还有部分应用的匹配性尚未达到完美,例如一款配合3D图册的APP,会偶尔有崩溃的现象。
这些小毛病和不成熟可能就是三星要把它“藏起来”的原因。但抛开这些,我们从未来和变革的角度去审视它,这款产品可能会比三星的手表手环拥有更美好的前程。它所带给三星的可能机会有三个:
1.颠覆式体验:
和其他可穿戴产品比,眼镜的最大优势和风险都是同一个:它的交互体验是与传统数码设备全然不同的。谷歌(微博)眼镜的失败之处正在于此,他们希望通过一种全新的体验,去操作和过去完全相同的事情——在眼镜上收发短信、拍照,甚至还要访问社交网络……今天重新审视谷歌眼镜的选择,确实等同于自杀。
三星Gear VR和不久前微软推出的全息眼镜产品,都从谷歌眼镜身上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因此他们不再要求眼镜去做手机上完全可以做的事,而是提供了全新的颠覆式体验——当你通过VR眼镜观看视频,你所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画面,而是整个世界。随着你抬头低头,左右晃动,你所看到的影像也会跟随动作平滑切换。当我在现场通过Gear VR欣赏一段海底风光视频时——真的有那么一些瞬间,我感觉自己就在水中。
2.边际价格和产品组合:
由于需要捆绑最新的三星手机使用,因此Gear VR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而更像是手机上生长出来的一个可穿戴扩展配件。这一定位决定了它的定价不会太高,如果你完整的购买了这一套产品,那么除了酷炫的眼镜,你还拥有了一款时髦的旗舰手机。
过去虚拟现实设备的最大推广问题,是它们的使用场景不是全天候的。很多用户不愿意花费高额价格购买一个只有在周末闲暇时才会戴上玩一会的东西。而三星通过把眼镜配件和手机组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尴尬。
3.新的商业机会:
我们通过手机玩游戏,看视频,常常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画面或体验更好,而是因为方便。Gear VR所代表的虚拟眼镜则有可能突破手机的这一长期瓶颈——这种沉浸式的3D体验,存在着颠覆传统影院观影和大型PC或主机游戏的可能。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所有的好莱坞大片都同时提供虚拟现实眼镜版,并且售价不菲时,你会更明白三星们今天干了什么。
智能手表:群雄提前防御Apple Watch
今年MWC上另一个可穿戴热潮就是智能手表。华为在展会开幕前一天发布的HUAWEI Watch点燃了这场火焰,在随后的展会中,LG、三星、华为、中兴等厂商,都在重要位置向世界推广着自己的手表类产品。
当然,这场智能手表热潮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苹果宣布3月9日召开发布会,届时很可能发布关于Apple Watch的更多信息。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所有展出智能手表的厂商,都在有意无意的呈现出与苹果手表的“差异化”。华为的手表是圆形表盘,看上去更像MOTO 360——那是一款被评价为“可能比苹果手表更好”的产品;LG同样是圆形表盘,而且提供了3个物理按钮(比苹果多),他们还在现场开去了一辆可以通过手表发动引擎的奥迪汽车……
中兴的智能手表更特别。他们的手表真的就是一块表——屏幕上的指针和表盘都是真的——这款智能手表是一种传统表盘和智能芯片与传感器的嫁接产品,它的智能体现在可以和手机联动,测试运动状态等信息——但你不要期望它的表盘会出现千变万化的内容。
上述三类智能手表产品,差不多代表了今年MWC,乃至目前整个产业对于智能手表的整体态度和研发趋势——尽可能地和苹果不同,尽可能地和手机不同,并且拥有手机功能之外的独立价值。
1.圆形表盘:
并不是说苹果手表是方的,其他人就一定要做圆的——但从目前的趋势看,圆形表盘从外观、UI界面和互动切换,都更自然和美观。因此,未来的智能手表的外观趋势会更多的走圆形路线,至于苹果是否会放弃执念,改用圆形表盘——乔布斯时代也许不可能,但库克还真不好说。
2.脱离手机的独立价值:
智能手表更多的开始呈现出“独立意识”,这无疑是一种正确选择。早期的智能手表更多定位于手机的“第二屏”,平时收收短信,接打电话……这种产品设定从目前看并没有抓住用户的需求,因此一直不温不火。当然,还有一些极端玩家直接把手表做成手机,非常反人类。
最新一波的智能手表产品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与手机联动成为一种可选的功能,但不再是必须。这类新产品会在手表中加入独立的网络组件,例如WiFi、Sim卡等,并增加更多传感器和芯片设备——这时的智能手表开始成为新的生态中心,人们才能够开始认真对待这样的产品——在手腕上按一下,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
3.成为控制中心:
关于智能手表的第三种趋势,是提供更多的扩展连接功能,扮演“控制器”的角色。LG让智能手表可以发动汽车,这即是用手表替代车钥匙——过去手机有过类似设定,但显然,手表从外形和操控上,比手机更接近于钥匙。
同样的可能性还会出现在更多领域。例如智能门锁,智能家居等等。无论睡前躺在床上关闭电灯,还是在客厅远程关闭厨房的火炉——手表都是比手机更好的随身选择。
企鹅智酷总结:可穿戴设备要“转正”了
过去可穿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设计上存在强烈的“手机思维”。这与主要参与者都是手机厂商有很大关系。人们把可穿戴设备定义为手机的“第二屏”,并想当然地认为“不方便掏出手机时可穿戴设备就有了使用场景”……现在想想,这种使用场景的预期,是多么的盲目乐观和不切实际。
当我们对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忧心忡忡时,今年的MWC大会上,终于有了新变化。
更多的智能手表和手环开始告别“手机中心论”,它们更加独立,拥有自我的应用场景,并且开始有了初步的“生态意识”。
Gear VR等虚拟眼镜设备,则给可穿戴设备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谷歌眼镜的失败让很多人开始质疑和争论“眼镜到底能不能智能化”——其中苹果特别扮演了重度批判者的角色,这家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CEO表示,眼镜智能化在交互上是不可行的。
但三星Gear VR和其他沉浸式虚拟现实设备,给智能眼镜打开了新的窗口——智能眼镜绝非是“另一个手机”,它的商业可能性更大,连接的领域更广,看到的世界也更精彩。
实际上,可穿戴设备的终极使命可能只有两个:让人们通过佩戴它们更容易地连通外界,以及让人们通过佩戴它们更加了解自我。
后一个使命已经通过各种芯片和传感器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信息追踪处理和可视化、精准化的结果呈现,这一条路在逻辑上是很清晰的,也正因为如此,所有可穿戴设备商和用户对于产品中拥有更多更适用的信息采集模块,基本上没有争议;
前一个使命则存在更多的变数和可能。在万物互联的未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可穿戴设备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不仅需要相关配套产业链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更需要有野心的产品做出更勇敢的探索。